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老年甲亢),是指年龄 60 岁以上的甲亢,包括 60 岁以前患病延续至 60 岁之后,以及 60 岁之后才患病两种情况。甲亢发病率约为 1%,在所有甲亢患者中,60 岁以上的老年甲亢约占 10%~37%,且女性多于男性。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常见病因包括甲状腺本身病变及外源性摄入。甲状腺本身病变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亚急性及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引起的甲亢等。外源性摄入过多甲状腺激素也是引起甲亢的原因之一。家族遗传史,不健康的环境、生活方式,碘摄入过量等为本病的危险因素。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分为以下 3 种类型:自身免疫性甲亢,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约占甲亢的 60%~70%;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亢;亚急性无痛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伴甲亢。结节性甲状腺肿,分为多结节性甲状腺肿和单结节性甲状腺肿。外源性甲状腺激素所致甲亢,如碘诱发性甲亢等。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明显消瘦、心悸、乏力、头晕、昏厥、神经质或者神志淡漠、腹泻、厌食。可伴有心房颤动、震颤和肌病等体征,70% 的患者无甲状腺肿大。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治疗以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最常用。治疗关键点是控制甲状腺的功能;治疗难点是因为老年人常常合并一些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疾病,耐受手术能力差,所以手术治疗相对较少。如果不及时治疗,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会导致原本的疾病症状加重,引起机体内分泌紊乱,造成机体多系统功能障碍,同时可并发甲亢性心脏病、甲状危象等,严重时危及生命。老年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症状表现不典型,极易被误诊、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上要加深对该病认识,提高诊治水平。
概述
瑞列绦虫病是西里伯瑞列绦虫寄生人体肠道所致疾病。一般无特殊的症状,可有夜间磨牙、食欲不振、腹痛、腹泻、贫血等。
症状
临床表现
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在偶发的症状中又以胃肠道症状为主,如腹痛、腹泻、肛门瘙痒、食欲缺乏或消瘦。其他的症状还包括有夜间磨牙、流涎、贫血、白细胞计数增多等。
病因
成虫主要寄生于鼠类的肠道,偶见于人类。似囊尾蚴进入到鼠、人的小肠内发育成成虫。鼠因吞食带囊尾蚴的蚂蚁而受染。人也通过误食受染蚂蚁而感染此病。人体感染者多为儿童,幼儿常在地上玩耍,容易误食蚂蚁,发生感染。
就医
检查
粪便检查可发现虫卵,采用漂浮集卵法进行粪便检查可得到较高的阳性率,有利于提高检出率。
诊断
主要根据粪便检查发现虫卵和孕节即可确诊。
鉴别诊断
与短膜壳绦虫病相同。主要是与其他绦虫病相鉴别。可以通过虫卵的形态学差异来鉴别不同的绦虫病,如长膜壳绦虫头节细小有吻突但不具钩。复孔绦虫孕节为长方形,节片双侧均有生殖孔。
治疗
同膜壳绦虫病。首选吡喹酮,口服。阿苯达唑、甲苯咪唑也具良好效果。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