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腮腺位于两侧脸颊靠近耳垂的地方,是最大的唾液腺。由于感染、腮腺导管阻塞、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腮腺可能会发生炎症,引发腮腺炎(parotitis)。腮腺炎有很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细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慢性复发性腮腺炎、自身免疫性腮腺炎等。
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等。
特征性表现就是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可一侧肿大,也可两侧同时肿大。
急性感染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腮腺局部红、肿、热、痛及全身发热以及发热伴随的其他症状。
流行性腮腺炎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非化脓性肿胀,表现为双侧腮腺肿大,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睾丸炎、卵巢炎、脑膜脑炎、胰腺炎等,但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还可能影响关节、其他腺体、器官等,从而引发相关症状。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的表现是,腮腺反复出现间断性肿胀,青春期前的儿童患者较多见。[2]
根据病因不同,治疗上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镇痛药等药物治疗为主,一般不建议手术。少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存在阻塞的反复多次发生的慢性腮腺炎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好,可考虑手术治疗。
日常注意劳逸结合,少吃油腻及酸味的食品和饮料,多吃清淡的食物,按时吃药;如觉病情加重,请及时就医。
只有流行性腮腺炎可以通过疫苗接种的方法预防。
症状
不同种类的腮腺炎,症状根据腮腺导管的阻塞程度,以及是否存在感染而略有不同。一般都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腺体肿胀、疼痛,有时导致面部变形,也有可能出现发热、厌食、全身无力等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深部脓肿,高热、局部肿胀、全身症状会加重。腮腺炎可导致下颌后隙感染、耳聋、睾丸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腮腺炎有哪些症状?
腮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细菌性腮腺炎:
经常出现进行性疼痛肿胀腺体和发烧。
咀嚼运动时,疼痛会加剧。
通常持续 5~9 天的双侧腺体疼痛和肿胀,伴有周身不适、厌食和发烧。
结核病相关的腮腺炎:有时在一个肿块腺体内发现结核病病理改变,且部分病例有结核症状[1]。
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肿胀。
病毒感染可能会侵犯全身其他组织器官,尤其是腺体、神经系统损伤常见,如耳聋、胰腺炎、睾丸炎、肾炎、心肌炎等表现。
慢性复发性腮腺炎:
多为双侧腮腺肿大。
腮腺区可产生轻微的疼痛及不适感,呈持续性。
有时可有异味等症状。
自身免疫性腮腺炎:腮腺肿大反复发生,如果没有其他组织、器官、腺体损伤,这可能是唯一的表现,患者常无明显症状。
其他症状:一些人还可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一般在发病初期的 3~5 天出现。
腮腺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腮腺炎的并发症一般见于多个器官和部位,包括:
咽旁间隙感染;
耳聋;
脑膜脑炎;
睾丸炎;
卵巢炎;
胰腺炎;
下颌后间隙感染;
干燥综合征。
病因
腮腺炎一般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此外,一些影响外分泌腺体的自身免疫病,也可引发该病。
腮腺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感染性:急性细菌性腮腺炎(化脓性腮腺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当处于脱水状态时,唾液分泌减少,抗菌能力下降,细菌经过腮腺导管上行感染,引起化脓性腮腺炎。另外,若存在腮腺淋巴结炎、邻近组织炎症等,波及腮腺时,也会引发腮腺炎。
病毒性腮腺炎:常见的病毒是腮腺炎病毒,此外还有柯萨奇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
免疫性:一些患有米库利奇病、干燥综合征等疾病的人,也有可能患慢性自身免疫性腮腺炎。
腮腺导管阻塞:一些疾病如唾液腺结石、黏液栓、肿瘤(多见良性肿瘤)等,可导致腮腺管及其分支堵塞,一旦发生堵塞,很容易出现细菌感染,从而引发该病。
病因未明:还有些腮腺炎类型,比如变性型涎腺肿大症、慢性非特异性腮腺炎、复发性儿童腮腺炎,具体病因不明确。
腮腺炎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腮腺炎的高发峰为冬、春季。
易感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未接种疫苗者,个体之间之间极易互相传染。
急性细菌性腮腺炎通常不传染,常因化脓形成脓栓阻塞腺管引起。
病毒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咀嚼和吞咽时疼痛,尤其是吞咽酸味食品或者饮料时,比如醋或柠檬汁,疼痛感明显。
发烧,体温达 39.5℃~40℃。
寒冷、头痛、咽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全身疼痛。
腮腺周围组织明显水肿。
容貌变形。
吞咽困难。
长期高热。
脱水。
有脑膜炎、心肌炎发作的征兆,如:抽搐、呕吐、严重心悸。
就诊科室
感染科
免疫科
医生如何诊断腮腺炎?
医生一般根据临床表现、体征来进行诊断。必要时,会建议患者做一些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报告可能会有下列结果:白细胞总数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上升,核左移,则可怀疑为化脓性腮腺炎;血尿淀粉酶增高,白细胞数正常及减低(但如患者伴睾丸炎,白细胞计数则可增高),医生则可能考虑是流行性腮腺炎。
腮腺造影。根据造影结果,可直观地判断腮腺导管扩长情况,更清晰地评判各腺体之间的损伤程度[4]。
唾液流率检查。用来评判口腔干燥程度,包括腮腺流率和唾液总流率等。一般通过咀嚼 5 克医用白蜡来检测,正常值参考范围是大于 0.05 ml/ 分钟。流率减低则说明依旧有炎症存在,流率过高说明可能引起了与神经相关的疾病。
放射性核素检查。判断腮腺炎的治疗结果,及是否需要继续治疗,尤其适用于无法进行腮腺造影者。
组织病理检查。这不是腮腺炎的常规检查,但如果决定要做手术,这一检查可在术后作为确诊手段,用来明确是否存在其他病变的可能,如咽旁间隙感染、结核病等。
其他影像学检查。主要包括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腮腺超声等,主要用于判断是否存在肿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发病之后出现过哪些症状?
除了面颌部肿胀疼痛等,身体其他部位是否有异样?
这些症状有没有不断加重的现象?
身边是否还有其他人近期也出现了相似的症状?
曾经接种过腮腺炎疫苗吗?
是否还有其他疾病?
近期服用的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您推荐哪种治疗方案呢?
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需要住院观察或治疗吗?
疾病是否传染?
如果传染,要如何防止传染给其他人?
平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这个病治疗后会不会复发,复发的可能性有多少?
治疗
以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干扰素、镇痛药等药物治疗为主;日常注意隔离;防治高热不退、反复呕吐、腮腺炎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的出现。
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和更昔洛韦利:是强效的抗病毒药物,可用于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炎。
西咪替丁:又叫甲氰咪胍,常用于抑制胃酸和抗溃疡。此药还可增强或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应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疾病效果良好。
干扰素:能干扰病毒的复制、繁殖,可有效遏制病毒侵袭和感染;小剂量干扰素可刺激免疫活性细胞产生更多的干扰素,进而促进抗病毒效果。
对于有头痛和腮腺胀痛情况者,医生会给予镇痛药。
肾上腺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主要适用于重症患者,以及并发脑膜脑炎、心肌炎患者。
对于继发睾丸炎或卵巢炎的儿童,若一边或两边睾丸肿胀并伴有疼痛,可用棉花垫和丁字带托起睾丸。成年患者少见。
手术治疗
少数急性化脓性腮腺炎,或者存在阻塞的、反复多次发生的慢性腮腺炎,药物治疗效果不好者,可以接受手术。
日常注意
注意劳逸结合,少食油腻,多吃清淡的食物,按时吃药。如自觉病情加重,请及时就医。
多注意休息,必要时卧床休息。
注意做好口腔护理工作,每天早晚认真刷牙,饭后最好漱口。
室内勤通风。
不要吃硬的食物或酸味食物,以及饮料、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疼痛感。
如果身体出现其他不适情况,或者感觉病情有加重现象,及时咨询医生。
预防
通过疫苗或药物的方法,可以主动预防,还应注意与腮腺炎患者保持距离。
接种疫苗,目前使用的主要是风疹、麻疹、腮腺炎三联疫苗。
室内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生活习惯,比如:
经常洗手;
勤晒、换洗衣被;
适当地锻炼身体;
多喝水。
尽量避免跟患者密切接触。
流行期间,尽量减少或不要到人群拥挤的场所;若必须外出,最好戴上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