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性角膜炎是什么?水痘性角膜炎怎么办?水痘性角膜炎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是指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的与周围神经功能相关的症状,是糖尿病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不受控制的高血糖损害神经及血管是该病的主要病因;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史、肾脏疾病、吸烟是该病的危险因素。脚麻是早期典型症状,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饮食保健、预防护理等积极的干预措施治疗原发病糖尿病,控制血糖水平。老年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病情一般不是十分严重,但是,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病死率较高。遵守糖尿病食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为本病预防的主要手段。

概述

症状

临床表现

水痘引起的角膜病变一般比较轻微,预后较好。主要表现为弥漫性角膜基质水肿、盘状角膜基质炎和树枝状角膜炎。

角膜基质水肿多于水痘发病后4~5天出现,表现为角膜基质弥漫性轻度或中度水肿,伴有后弹力膜皱褶及少量房水细胞,可引起暂时性视力下降。本症为一过性体征,1周左右自然消失,不遗留角膜混浊和新生血管生长。

角膜基质炎多发生在感染水痘之后1~3个月,单眼发病,因早期角膜体征轻微且全身表现较突出,故常被家长忽略。较年长儿童可主诉眼疼,视物模糊。检查可见角膜中央呈盘状混浊,混浊区角膜增厚,伴后弹力膜皱褶。角膜后壁KP(角膜后沉着物)及房水细胞也较常见。

假树枝状角膜炎多发生于感染水痘后3~4个月。临床上此种水痘感染史常被家长忽略。

病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疱疹病毒科,人是其惟一的宿主,并且对其普遍易感。人初次感染为水痘,临床痊愈后,病毒可能在宿主神经节潜伏数日至数年,潜伏的VZV若被激活或人群再次感染VZV后均可表现为带状疱疹。故水痘和带状疱疹是同一种病毒引起的两种疾病。水痘患者多为儿童,为初发感染,带状疱疹则多为成人,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患者为潜伏感染。病毒的基本结构与疱疹病毒科其他病毒结构相同,本病毒只有1个血清型。

就医

检查

1.免疫荧光技术

可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或间接免疫荧光法,发现VZV抗原。

2.补体结合试验

水痘患者血清抗VZV抗体滴度升高,在其恢复期逐渐下降,至6~12个月,降到仅能检出的水平。用补体结合试验查到高滴度VZV抗体,抗HSV抗体则为阴性,因此可判断为VZV感染所致。

3.电镜检查

取假性树枝状角膜病变刮片,置于电镜下可发现类似VZV的病毒颗粒。

诊断

1.病史

发病前1~8个月有感染水痘的病史,尤其是儿童患者。

2.角膜病变

水痘发病后4~5天出现的一过性角膜水肿,发病1~3个月出现的盘状角膜基质炎以及晚期所出现的假性树枝状角膜炎等所呈现的特征性角膜病变。

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的临床表现和单孢病毒性角膜炎(HSK)相似,其主要鉴别点为:水痘性树枝状角膜炎多发生于儿童或婴幼儿,发病前3~4个月多有水痘感染史,而HSV性树枝状角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有感冒发热史。

治疗

本病有自愈倾向,对于弥漫性角膜水肿及盘状角膜基质炎,局部滴糖皮质激素眼液可加速消退。

对树枝状角膜炎,用机械刮除病灶的方法可使病变很快痊愈,抗病毒药物如碘苷、阿糖腺苷、三氟胸苷等,局部应用也有一定疗效。

预后

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可以改善预后。注意小儿防护。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伤湿祛痛膏的功效与作用-伤湿祛痛膏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维生素D2软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D2软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