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热是什么?鹦鹉热怎么办?鹦鹉热症状有哪些?

位于颈前部的甲状腺负责合成甲状腺激素,这种激素对所有体细胞的正常工作都很重要。在某些情况下,甲状腺变得不活跃并产生较少量的激素,这种情况称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存在一些身体器官不活跃的问题,引起疲乏、发冷、体重增加、皮肤干燥和嗜睡等症状。当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得非常低时,症状会加重,可能会引起一种称为黏液性水肿昏迷的严重疾病。粘液性水肿性昏迷,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病人,由于体内循环中甲状腺素,长期处于不足或缺乏的状态下,病情发展的严重阶段。无论是原发性甲减或继发性甲减,未适当治疗均可发展为粘液性水肿昏迷。本病发展缓慢,多见于老年女性,有明确的甲减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病史,发病均有明显的诱因可寻,如感染、应激或应用镇静剂等。常在寒冬季节发病,临床表现为极度低代谢状态——低体温、二氧化碳潴留、缺氧甚至昏迷。如未及时救治,死亡率极高。

别称

鸟热

概述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此种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鹦鹉热大多是最常见于中青年人。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表现为肺炎,所以这些报告的数据可能低估了实际发病率,部分患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并未被确诊为鹦鹉热。

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其他鸟类或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或宰杀病禽,均可能被感染。鹦鹉热也可以在人与人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医院工作人员也应注意防护。

症状差异较大,可以长期无症状,或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初期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症状,有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肝炎。

鹦鹉热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潜伏期通常在 5~14 天。症状多样,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等特征。

首选四环素治疗,包括多西环素或盐酸四环素。

可引起非典型肺炎。

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可高达 21%,抗菌药物应至少用 10~14 天,以减少复发[1]。

症状

鹦鹉热临床表现多样,轻症患者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严重的表现为非典型肺炎和全身性疾病[2]。

鹦鹉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鹦鹉热的常见症状包括:

高热

寒战

头痛

肌痛

咳嗽、咳痰

鹦鹉热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轻型病例可于 7 天内恢复,较重病例热退较慢,病程可达数周,可波及全身组织器官,若病情持续进展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

结膜炎

呕吐、腹痛和腹泻

关节炎

心肌炎

心内膜炎

脊髓炎

脑炎

脑膜脑病

视神经炎

黄疸性肝炎

多器官衰竭

病因

鹦鹉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鹦鹉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

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其他鸟类或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宰杀病禽,均可能被感染;

鹦鹉热也可以在人与人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

哪些人容易患鹦鹉热?

接触患病鸟类。

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鸟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照顾鹦鹉热患者

就医

如接触鸟类后出现发热、发冷、头痛,伴明显肌痛等鹦鹉热的相关症状,患者应及早去医院接受诊治。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向医生提供与鸟类动物的接触史,以便医生及时进行与鹦鹉热相关的检查,早期对疾病做出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发热;

头痛;

肌痛明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抽搐;

严重肝功能损伤,如全身皮肤黄染;

咯血。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鹦鹉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及禽类接触史,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有高热、相对缓脉、剧烈头痛、肌痛、肺炎表现,且有与禽类接触史,医生会考虑本病。

之后会进行血常规检查、病原体检测、血清学检测、胸部 X 线片等,已明确诊断。必要时对接触过的可疑鸟类做病理及病原学检查,以确诊传染源及患者被感染的过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身体有什么不适?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近期有无接触过鸟类、其他禽类?

生活环境中有无鸟类、禽类存在?

近期是否接触过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能否描述目前症状的严重程度?

接受过什么治疗?是否有好转?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鹦鹉热?

是否具有传染性?

需要隔离吗?隔离多久?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后多久可以缓解?

能否治愈?是否会复发?

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治疗

针对病原体的首选药物为四环素,其次为红霉素口服。服药 1~2 天即可退热,症状也会缓解。不能进食者给予补液,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辅助呼吸。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患者需隔离治疗,以防经呼吸道传播。

首选口服四环素,其次为红霉素。

患有严重鹦鹉热肺炎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联合静脉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合理用药,一般 2 天后体温即可下降。但肺部病灶吸收较慢,平均 6 周,长者可达 20 周,因此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可高达 21%,抗菌药物的疗程应不少于 10 天,以减少复发[3]。

日常注意

注意加强隔离。

确保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补充足够的营养,以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为主。

大量饮水。

预防

接触患病禽类是患鹦鹉热的高危因素,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接触禽类或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

去正规的宠物店购买宠物鸟。

在清理鸟笼或被鸟粪污染的表面之前,先用水或消毒液湿润表面,避免吸入扬起的粉尘。

接触鸟类或粪便后,要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洗手。

对于带病禽鸟,应交由专门防疫人员处理,接触带病禽鸟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时,需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兆坤堂蜜炼三蛇胆燕窝罗汉果川贝枇杷膏的功效与作用-兆坤堂蜜炼三蛇胆燕窝罗汉果川贝枇杷膏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盐酸吗啉胍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吗啉胍片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