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鸟热
概述
鹦鹉热又称鸟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此种衣原体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最初发现本病多见于玩赏鹦鹉者,故命名为鹦鹉热。
鹦鹉热大多是最常见于中青年人。但是由于并非所有的患者都表现为肺炎,所以这些报告的数据可能低估了实际发病率,部分患者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并未被确诊为鹦鹉热。
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其他鸟类或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或宰杀病禽,均可能被感染。鹦鹉热也可以在人与人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医院工作人员也应注意防护。
症状差异较大,可以长期无症状,或以肺部受累为主要表现。初期以不明原因的发热为症状,有时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肝炎。
鹦鹉热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潜伏期通常在 5~14 天。症状多样,通常表现为高热、恶寒、头痛、肌痛、咳嗽等特征。
首选四环素治疗,包括多西环素或盐酸四环素。
可引起非典型肺炎。
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可高达 21%,抗菌药物应至少用 10~14 天,以减少复发[1]。
症状
鹦鹉热临床表现多样,轻症患者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严重的表现为非典型肺炎和全身性疾病[2]。
鹦鹉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鹦鹉热的常见症状包括:
高热
寒战
头痛
肌痛
咳嗽、咳痰
鹦鹉热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轻型病例可于 7 天内恢复,较重病例热退较慢,病程可达数周,可波及全身组织器官,若病情持续进展可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包括:
结膜炎
呕吐、腹痛和腹泻
关节炎
心肌炎
心内膜炎
脊髓炎
脑炎
脑膜脑病
视神经炎
黄疸性肝炎
多器官衰竭
病因
鹦鹉热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鹦鹉热是鹦鹉热衣原体所引起,主要在多种鸟类之间传播和感染,偶然由带菌动物传染给人;
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鹦鹉、其他鸟类或家禽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羽毛及尘埃,宰杀病禽,均可能被感染;
鹦鹉热也可以在人与人间传播,患者应注意隔离。
哪些人容易患鹦鹉热?
接触患病鸟类。
接触带有病原体或生病的鸟类的分泌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
照顾鹦鹉热患者
就医
如接触鸟类后出现发热、发冷、头痛,伴明显肌痛等鹦鹉热的相关症状,患者应及早去医院接受诊治。其他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出现上述症状,患者需要向医生提供与鸟类动物的接触史,以便医生及时进行与鹦鹉热相关的检查,早期对疾病做出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发热;
头痛;
肌痛明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高热抽搐;
严重肝功能损伤,如全身皮肤黄染;
咯血。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鹦鹉热?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病史及禽类接触史,并进行全面体格检查。有高热、相对缓脉、剧烈头痛、肌痛、肺炎表现,且有与禽类接触史,医生会考虑本病。
之后会进行血常规检查、病原体检测、血清学检测、胸部 X 线片等,已明确诊断。必要时对接触过的可疑鸟类做病理及病原学检查,以确诊传染源及患者被感染的过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身体有什么不适?
症状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近期有无接触过鸟类、其他禽类?
生活环境中有无鸟类、禽类存在?
近期是否接触过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能否描述目前症状的严重程度?
接受过什么治疗?是否有好转?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鹦鹉热?
是否具有传染性?
需要隔离吗?隔离多久?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治疗后多久可以缓解?
能否治愈?是否会复发?
是否会留下后遗症?
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治疗
针对病原体的首选药物为四环素,其次为红霉素口服。服药 1~2 天即可退热,症状也会缓解。不能进食者给予补液,呼吸困难者应予吸氧,辅助呼吸。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患者需隔离治疗,以防经呼吸道传播。
首选口服四环素,其次为红霉素。
患有严重鹦鹉热肺炎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四环素和喹诺酮类药物联合静脉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合理用药,一般 2 天后体温即可下降。但肺部病灶吸收较慢,平均 6 周,长者可达 20 周,因此鹦鹉热治疗后的复发率可高达 21%,抗菌药物的疗程应不少于 10 天,以减少复发[3]。
日常注意
注意加强隔离。
确保充分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补充足够的营养,以高蛋白饮食如鸡蛋、牛奶、瘦肉为主。
大量饮水。
预防
接触患病禽类是患鹦鹉热的高危因素,因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避免接触禽类或禽类的分泌物、排泄物。
去正规的宠物店购买宠物鸟。
在清理鸟笼或被鸟粪污染的表面之前,先用水或消毒液湿润表面,避免吸入扬起的粉尘。
接触鸟类或粪便后,要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彻底洗手。
对于带病禽鸟,应交由专门防疫人员处理,接触带病禽鸟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时,需戴上手套及外科口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