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支原体是一种微小生物,约有 200 种,大部分是无害的。可能造成影响的是肺炎支原体、殖道支原体、人型支原体、解脲支原体、微小脲原体。
部分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不同类型的支原体感染后引发的症状也不同,可能的症状包括:
女性感染者可能出现性交痛、性交后阴道出血等症状。
男性感染者可能出现排尿刺痛等症状。
肺炎支原体如果引发肺炎,可能引发咽痛、咳嗽、发热等症状。
人型支原体会导致异位妊娠、流产等,还可能导致新生儿发热和感染。
脲原体则会导致阴道疼痛、异味或分泌物,尿道口肿胀等。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喷入空气中时即可能传播疾病,其他几类支原体大多是通过性行为传递。
为明确是否被感染,医生可能要求患者接受核酸扩增试验以明确病原体的基因。医生会要求患者留取尿样或用棉拭子擦拭阴道、子宫颈或尿道。
与细菌不同,支原体没有细胞壁。而许多抗生素都是通过削弱病原体的细胞壁来杀死病原体的,因此某些抗生素 (例如青霉素) 对支原体无效。目前主要用来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为氟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或红霉素)、四环素类。
为了避免支原体感染,性生活时应务必使用避孕套,还要避免性伴侣数量过多。
症状
部分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女性感染者可能出现
性交时疼痛;
性交后阴道流血;
出现阴道分泌物。
男性感染者可能出现
尿道炎(尿道是尿液排出身体的管道,罹患尿道炎时尿道会出现肿胀);
排尿刺痛或烧灼感;
阴茎分泌物。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可能出现
咽痛;
咳嗽;
发热;
疲劳;
头痛。
人型支原体感染患者
妊娠时期,被感染的妊娠者会出现
异位妊娠 (胚胎于子宫外生长);
早产;
流产;
病原体可导致母亲和胎儿同时被感染。
被感染的新生儿会出现
发热。
脲原体感染患者
女性感染者会出现
排尿疼痛;
腹部疼痛;
阴道疼痛、异味或分泌物;
尿道口肿胀;
尿道分泌物。
男性感染者会出现
尿道炎症 (尿道炎)
被感染的新生儿会出现
低出生体重;
肺炎;
血液中出现细菌,即败血症。
病因
支原体约有 200 种,大部分是无害的。可能造成影响的是:
肺炎支原体。
生殖道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解脲支原体。
微小脲原体。
肺炎支原体
肺炎支原体会引起肺部感染。大约三分之一的感染者出现名为“可走路的肺炎”的轻度肺炎。大部分患者 (尤其是儿童) 会出现“气管支气管炎”,这是支气管炎的另一种名称。
患者咳嗽或打喷嚏并将带有病原体的飞沫喷入空气中时即可能传播疾病。
人型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存在于约半数女性和少数男性的尿道和会阴部。身体健康者不必担心。人型支原体很少导致疾病。免疫系统 (身体对病原体的防御系统) 薄弱的女性患病风险最高。
人型支原体可通过性生活传播,也可在分娩时由母亲传播给新生儿。
对于女性而言,人型支原体可能与盆腔炎 (一种生殖器官感染) 有关。
脲原体
脲原体可在性交过程中传播。如果妊娠者被感染,其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子宫中的胎儿,或在分娩时将病原体传播给新生儿。
大部分健康女性的子宫颈或阴道中都存在解脲支原体和微小脲原体,少数男性的尿道中也有此类病原体。其通常不会造成任何问题。
就医
为明确是否被感染,医生可能要求患者接受核酸扩增试验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 NAAT) 以明确病原体的基因。医生会要求患者留取尿样或用棉拭子擦拭阴道、子宫颈或尿道。
为诊断脲原体感染,医生可采集以下部位的液体标本:
血。
羊水。
胎盘组织。
子宫颈。
尿道。
为了查明是否存在人型支原体感染,医生会检测患者阴道分泌物或尿液样本。患者会接受抗生素 (例如四环素类抗生素强力霉素) 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泌尿外科
治疗
抗生素治疗
医生可能建议应用以下某种抗生素治疗感染。
氟喹诺酮类,例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或红霉素。
四环素类,例如强力霉素。
患者用药时可能经历反复试错过程,这是因为有时病原体对药物无反应。如果第一种药不起效,医生可能处方另一种不同药物。
如果与被感染者发生性关系,就会感染生殖道支原体。患者可能需要应用以下某种抗生素进行治疗。
氟喹诺酮类药,例如左氧氟沙星和莫西沙星。
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
四环素类,例如强力霉素。
患者的伴侣可能也需接受治疗。
对于脲原体感染,医生会处方以下几种抗生素加以治疗感染。氟喹诺酮类,例如莫西沙星。
大环内酯类,例如阿奇霉素。
四环素类,例如强力霉素。
如果女性于妊娠期间被感染,新生儿可能也需应用抗生素治疗。
日常注意
避免不洁性行为,注意个人卫生,内衣、浴盆不混用,不随便使用公共坐便器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患者的浴盆或内衣裤要定期消毒,勤换洗,不要交叉使用。
避免不洁性生活,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可以避免生殖道黏膜受损伤,减少感染几率。
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减少致病的可能。
预防
在性生活中使用避孕套有助于预防生殖道支原体感染。
其他预防措施如下:
避免不必要的阴道操作。生殖道防御机制受到破坏或有侵入性手术(如人工流产)时,才会发生病原体入侵并致病,因此科学避孕,防止非计划妊娠而导致的人工流产。
注意不滥用药物,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避孕药类药物;不要滥用妇科洗液,可能会杀灭阴道中的有益菌、滋生霉菌,进而引发阴道微生态平衡失调,导致病原体入侵,继发支原体感染。
育龄夫妇准备怀孕前,建议双方进行解脲支原体检测,预防新生儿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