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源性水肿是什么?肾源性水肿怎么办?肾源性水肿症状有哪些?

肾上腺增生(adrenal hyperplasia)是一种以肾上腺实质细胞数量增加、腺体变大,内分泌功能增强、激素分泌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疾病。肾上腺增生常引起内分泌紊乱而导致多种疾病

概述

肾源性水肿是指任何原因导致的肾小球滤过减少或肾小管重吸收增加,是水和钠排出减少,引起组织疏松部位不同程度的水肿。常见的疾病有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受损,导致大量的蛋白从尿中排出,从而使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引起水肿。肾炎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多余的水分不能排出,导致水钠潴留引起水肿。

引起肾源性水肿的主要疾病为肾病综合征和肾炎综合征。本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 5~14 岁多见,男性多于女性。

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水肿,肾病综合征导致的水肿常从下肢开始,呈凹陷性。肾炎综合征导致的水肿常从眼睑、颜面部开始,呈非凹陷性。肾病综合征伴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严重者可并发感染、肾静脉血栓形成,危及生命。肾炎综合征伴有血尿、少尿、高血压、蛋白尿,严重者可并发肺水肿、高血压脑病、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

当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大汗淋漓、咳痰呈粉红色、突发腰部疼痛,剧烈头痛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行相关处理。

根据不同的疾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肾病综合征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炎综合征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休息、利尿、降血压等。治疗难点在于以上两种疾病治疗周期较长、易复发,反复发作可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日常中有水肿明显和高血压者应严格限制盐的摄入,摄盐量为 1~2 g/天。少食油腻食物,如红烧肉、溜肥肠等。应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肉、牛肉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及时应用抗生素治疗,杀灭细菌,避免细菌引起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导致肾脏受损。加强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等,采用以上方法可防止病情加重及降低发病率。

症状

常见病因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免疫、炎症、遗传等因素有关。

免疫反应: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和内皮下引起免疫反应。通俗讲就是免疫系统未能起到真实有效的自我防御功能,过强攻击或过弱无法防御。

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包括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可产生多种炎症介质,炎症介质可通过收缩和舒张血管影响肾脏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可分别作用于肾小球及间质小管等不同细胞,影响肾小球部位的细胞正常增值和分泌功能。加速细胞的破坏导致本病。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人患此病者,则本人患病风险增加。通常于出生后 3 个月内发病。

危险因素/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因素的人群更容易出现肾源性水肿:

反复发作的上呼吸道感染:患急性扁桃体炎。

应用肾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阿昔洛韦。

营养不良的人群。

患有多种慢性病人群:高血压病、糖尿病。

病因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水肿,肾病综合征伴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肾炎综合征伴血尿、少尿、高血压、蛋白尿。

水肿:肾炎综合征最先出现于眼睑及颜面部,重者 2~3 天向下可遍及全身,呈非凹陷性(按压后凹坑不明显或迅速恢复)。肾病综合征多从下肢开始,重者可向上遍及全身,呈凹陷性(按压后出现深坑,恢复较慢)。

肾病综合征:

大量蛋白尿:有的患者可看到尿液的颜色改变,比如发浑、发白等。

低蛋白血症:蛋白降低后,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使水分从血管内漏出,造成水肿。

高脂血症:即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

肾炎综合征:

血尿:可见尿液发红,呈洗肉水样。

少尿:患者自觉尿量比以往减少。

高血压:患者自觉头痛、恶心、呕吐。

蛋白尿:尿液中蛋白含量较肾病综合征少。

伴随症状

肾源性水肿通常可能伴有一些其它症状,不同的伴随症状可能提示不能的疾病:

肾源性水肿伴发热、尿少、扁桃体肿大等:多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源性水肿伴皮肤紫癜、关节痛、黑便等:多见于过敏性紫癜肾炎。

肾源性水肿伴血糖升高、视力模糊等:多见于糖尿病肾病。

肾源性水肿伴血脂升高、低蛋白血脂:多见于肾病综合征。

就医

何时就医?

出现下列情况应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水肿:表现为眼睑、颜面部或下肢出血水肿,呈指凹性(按下一个坑,回弹较慢)或非指凹性(按下后皮肤迅速恢复原来的平整度)。

血尿:表现为尿液颜色改变,发红、呈洗肉水样。

少尿:表现为尿量较以往减少,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

一旦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肺水肿:表现为呼吸困难、口唇发紫、大汗淋漓、不能平躺,必须坐着才能呼吸、咳痰呈粉红色。

血栓形成:好发于肾静脉,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腰痛、血尿、少尿。

电解质紊乱:常见有低钠、低钾和低钙。表现为厌食、乏力、嗜睡和抽搐等。

就诊科室

肾内科。

内分泌科:如出现肾源性水肿伴血糖升高、饮水增多、爱口渴等情况,建议到内分泌科就诊。

就医前准备

就医前,请准备好既往病史资料及用药信息,并认真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准确、快速的判断病情。

水肿的部位是先眼睑肿还是先下肢肿?

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最近一个月内有没有发热、咽痛等症状?

有没有冠心病、心力衰竭这些疾病?

有没有患高血压、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

之前在别的医院看过吗?诊断的什么病?用过什么药?

有没有对哪些药物过敏的情况?

家里人有这样的情况吗?

常用检查

医生通常采用以下方法来诊断肾源性水肿及明确肾源性水肿的病因。

视诊:医生可通过观察患者水肿的部位及范围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

问诊:询问患者最近有无感冒、服用过什么药物等来对本病做出初步诊断。

尿常规及尿蛋白定量:通过此项检查可明确尿液中是否含有红细胞以及红细胞的多少,24 小时尿蛋白定量可准确的测出尿液中蛋白的含量。对判断本病的严重程度以及治疗后是否好转有重要的作用。

血清蛋白、胆固醇和肾功能:通过血清蛋白和胆固醇的测定,可明确血中蛋白的含量以及下降的程度,若胆固醇测定大于 5.7 umol/L 可诊断为高胆固醇血症。对诊断肾病综合征有重要意义。通过肾功能的测定,可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肾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用细针穿刺肾脏部位,取下一块肾组织,放入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等。可准备判断出病变的组织类型,指导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治疗

治疗原则和方法

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如肾病综合征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肾炎综合征一般采用对症治疗,如休息、利尿等,无需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能起到抗炎、抗免疫的作用。抑制肾小球的炎性反应和免疫反应,减轻患者血尿、蛋白尿这些症状。常见副作用有肌肉萎缩无力、血糖升高、骨质疏松等。

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有很强的抑制免疫作用。主要用于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好或肾病综合征频繁复发。常见副作用有脱发、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等。

利尿:如呋塞米,可使尿量增加,减轻水肿。

卧床休息:主要针对肾炎综合征,需卧床休息 2~3 周,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正常、可下床轻微活动。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护理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严格遵医嘱用药,定时定量,避免私自减量或停药。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当出现病情恶化或恶心、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就医。

复查:服药期间遵医嘱定期复查,可能查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蛋白定量等项目。

饮食:水肿明显和高血压者应限制盐摄入,盐 1~2 g/天。少食油腻食物,如肥肉、肥肠等。选择优质低蛋白饮食,如鱼肉、鸡肉、牛肉等。

运动: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2~3 周,病情缓解后应避免剧烈运动,采用慢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每天锻炼 1~2 小时。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单次血检将可以快速发现癌症

2023-9-14 23:23:44

药品

吡罗昔康凝胶的功效与作用-吡罗昔康凝胶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