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种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是什么?同种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怎么办?同种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症状有哪些?

高肌酸激酶血症(hyper creatine kinase emia)是以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增高为共性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根据 2010 年欧洲神经病学联盟的界定标准,当血清肌酸激酶高于正常上限的 1.5 倍,即可定义为高肌酸激酶血症。无症状或轻症状(asymptomatic/pauci-symptomatic)高肌酸激酶血症的患者没有神经肌肉症状或症状轻微,但血清肌酸激酶增高,其病因复杂多样。无症状的高肌酸激酶血症是指没有任何神经、肌肉症状或体征(经过体格检查或辅助影像学检查能发现的身体的异常)的高肌酸激酶血症。此类患者群体包含三种,即正常个体、亚临床肌病患者和特发性高肌酸激酶血症患者。无症状性高肌酸激酶血症在世界范围和我国范围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暂无相关证据

概述

同种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是指同种个体间心脏移植,供者心脏作为一种异物被受体免疫系统识别并破坏和清除的过程。在无免疫抑制的情况下,同种抗原的存在可导致移植器官的结构损伤。心脏移植后,根据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发生的机制、时间和临床表现,可将其分为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三种。心内膜活检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可避免引起严重的心肌损伤和坏死,治疗不及时者会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症状

临床表现

1.超急性排斥反应

这种反应是受体对移植物的一种迅速而激烈的排斥现象,可在受体与供体间建立起血液循环后数分钟至24h内发生。主要表现为心脏恢复血液循环后,立即出现复跳困难,不能维持正常血压。

2.急性排斥反应

多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2~10周发生率最高。轻度和中度急性排斥反应,患者多无症状和体征。当重度排斥反应发生时,可出现周身乏力、低热、食欲缺乏、活动后心悸和气短等症状,可见颈静脉怒张、肝大、心脏扩大、奔马律、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和心包摩擦音等体征。

3.慢性排斥反应

慢性排斥反应多发生在移植手术1年后。常出现疲劳、呼吸困难、持续性咳嗽等不典型症状,即使发生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大部分患者也不会出现心绞痛,患者可突然死亡。

病因

心脏移植术后,致炎细胞因子表达,通过抗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细胞因子的作用而导致同种移植物的损伤。

就医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可以持续进行性增加,其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T淋巴细胞数目也急剧增加。

(2)心肌损伤标志物:发生严重排斥反应导致心肌坏死时,肌钙蛋白升高。

(3)免疫监测:包括抗体、尿微量蛋白等检查。

2.心电图

心电图是用于诊断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的一种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差。排斥反应的心电图表现主要有QRS波总和的电压变化、T波倒置、电轴右偏和心律失常。

3.影像学检查

(1)超声心动图:一般术后72h开始检查,发生排斥反应时,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增加,左心室舒张时间缩短,以及射血分数减少等,但其特异性低。

(2)X线:一般术后4周内心影形态比较固定,如果出现心影扩大、心包积液进行性增多、肺水肿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影像学表现,可考虑有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

(3)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和其主要分支分布、狭窄情况,心脏移植术后1年,患者应定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4.病理检查

心内膜活检是确诊心脏移植物排斥反应的金标准,其中右心室心内膜心肌活检是心肌活检最常用的途径。但这是一种创伤性检查,常可导致心律失常、心室壁穿孔、栓塞、穿刺部位出血和感染等并发症,并且频繁活检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

诊断

心脏移植术后,应高度警惕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定期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检查及免疫学监测,及时发现排斥反应。当怀疑排斥反应时进行心内膜活检,目前心内膜活检是确诊本病唯一的诊断依据。

治疗

1.超急性排斥反应

临床一旦出现超急性排斥反应要立即用强心药加免疫抑制剂治疗,目前临床上对于超急性排斥反应仍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唯一的治疗方法是立即去除移植的心脏,再次移植。

2.急性排斥反应

急性心脏排斥反应采用免疫“冲击”治疗,目前临床可以使用的免疫抑制药有很多种,这些药物可进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大多数心脏移植中心采取免疫抑制“三联”或“四联”方案,常用的药物为环孢素A、他克莫司、霉酚酸酯、硫唑嘌呤、皮质激素(泼尼松或6a-甲基泼尼松龙)、单克隆抗体、抗胸腺细胞球蛋白及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

3.慢性排斥反应

对慢性排斥反应尚缺乏有效的药物,术后在有效控制急性排斥反应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对减少慢性排斥反应有一定益处。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冬季养生吃红色食物 祛寒又养血

2023-9-27 23:23:44

药品

聚卡波非钙片(利波非)的功效与作用-聚卡波非钙片(利波非)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