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是什么?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怎么办?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症状有哪些?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简称为原发性甲旁亢,是指由甲状旁腺素过度分泌引起的钙、磷和骨代谢紊乱的全身性疾病,表现为骨骼病变、肾石病、高钙血症和低磷血症等。这一系列病理变化,可继发肾功能不全,这又进一步刺激甲状旁腺素分泌,加重了原发性甲旁亢。由此,原发性甲旁亢与肾病形成恶性循环,病情不断加重。本病年自然发病率为 25~30/万,女性多于男性,常见于成年人,发病高峰在 30~50 岁,但也可见于幼儿和老年人。国外病例则以 60~70 岁老年人最多,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 3:1,女患者以绝经后为多。本病主要病因是甲状旁腺腺瘤、增生或腺癌引起的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多及其继发肾病。本病亦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有大量放射线接触史。此病主要症状有高血钙、骨骼病变和泌尿系统等三组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合并存在,一般进展缓慢,常数月或数年才能引起患者的注意而就诊。其中高钙血症的症状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神经肌肉系统及消化系统的症状。治疗主要方法是外科手术治疗。关键和难点在打断原发性甲旁亢与肾病的恶性循环。本病可造成神经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系统的损害和相关并发症。如为甲状旁腺癌且已转移,则治疗手段有限,预后不良。

概述

氨基甲酸酯类用作农药的杀虫剂、除草剂、杀菌剂等,也用作灭蚊药、灭蟑药。该类农药分为五大类:①萘基氨基甲酸酯类,如西维因;②苯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叶蝉散;③氨基甲酸肟酯类,如涕灭威;④杂环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呋喃丹;⑤杂环二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如异索威。除少数品种如呋喃丹等毒性较高外,大多数属中、低毒性。中毒表现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易混淆;阿托品是其特效解毒药;禁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

症状

临床表现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表现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类似,症状相对较轻。中毒症状的开始时间与严重程度与进入体内的毒物量有关。生产性中毒一般在连续工3小时后开始出现,而生活性中毒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中毒症状。生产性中毒者开始时感觉不适并可能有恶心、呕吐、头痛、眩晕、疲乏、胸闷等;以后病人开始大量出汗和流涎(流口水),视觉模糊,肌肉自发性收缩、抽搐,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少数病人出现阵发痉挛和进入昏迷。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极大剂量的中毒者除外),无后遗症和遗留残疾。经口中毒者,症状进展迅速,短时间内出现呕吐、流涎、大汗等毒蕈碱样症状;服毒量大者可迅速出现昏迷、抽搐,甚至呼吸衰竭而死亡。

病因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中毒原因与其他农药中毒类似。生产性中毒多见于未采取适当防护措施或高温湿热环境下施洒农药,主要经皮肤和呼吸道吸入中毒;生活性中毒多见于服毒自杀或误服,为经口中毒。

就医

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胆碱酯酶活力低于正常。

诊断

主要根据农药接触史或服毒史、毒蕈碱样症状、胆碱酯酶活力下降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注意与有机磷农药中毒相鉴别。因农药包装瓶标出的化学名常与实际毒物名称不符,对难于诊断者,建议行毒物检测。

治疗

1.毒物清除

生产性中毒者立即用清水或肥皂水清洗全身,注意清洗毛发、腋窝、腘窝、会阴部等部位。经口中毒者立即洗胃,直至洗出液无色无味。

2.解毒治疗

阿托品为治疗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首选药物,疗效极佳,能迅速控制由胆碱酯酶受抑制所引起的症状和体征,首剂口服或肌注,必要时重复1~2次,不必应用过大剂量。由于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在体内代谢迅速,胆碱酯酶活性恢复很快,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需要性不大;有些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如急性西维因中毒,使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会增强毒性和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影响阿托品治疗效果,故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一般不使用肟类胆碱酯酶复能剂治疗。

3.对症治疗。

日常注意

生产中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及时去除农药污染衣服及清洗皮肤。加强农药保管,避免儿童、精神异常者接触。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开胸顺气丸的功效与作用-开胸顺气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

保健

男性经常裸睡有哪些好处

2023-8-19 23:2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