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损伤疾病是什么?脾脏损伤疾病怎么办?脾脏损伤疾病症状有哪些?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MAT)又称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chaotic atrial tachycardia,CAT),是心房内多个异位灶电活动引起的快速、不规则的房性心动周期。患者心动周期特征为心率大于每分钟 100 次,心电图波形异常。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是比较罕见的临床疾病,好发于老年人和儿童,但目前缺乏权威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统计数据。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常继发于其他基础疾病:老年人常继发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力衰竭、洋地黄中毒、外科手术等;儿童常继发于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病毒性心肌炎及各种先天性心脏病。老年患者的症状主要来自原发病,可表现为:心悸、胸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伴有心率增快至 100 次/分钟以上,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天不等,可自行停止,经常反复发作。儿童患者以呼吸道感染症状为主,主要表现为:咳嗽、气急、鼻煽(患者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烦躁、呻吟、面色苍白等。最关键的治疗是对基础疾病的治疗,以及去除诱因、控制感染、纠正心力衰竭等。药物包括服用美托洛尔、维拉帕米。老年患者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的可导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效果又差,因此病死率较高。患者有心慌、心率过快、心脏乱跳表现,需要尽快入院明确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疾病,消除诱发因素(喝酒、失眠等),积极配合药物治疗。

别称

脾破裂,脾脏损伤

概述

脾脏是一个血供丰富而质脆的实质性器官,外伤暴力很容易使其破裂,引起内出血。

脾脏损伤在腹部创伤中可高达 40%~50%,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脏破裂占 20%~40%。

脾破裂可分为外伤性破裂和自发性破裂。在外伤性脾破裂中,发生在腹部的开放性损伤,多由锐器伤造成,如刺伤、子弹伤等,往往伴有其他内脏的损伤;发生在腹部的闭合性损伤,多由摔跌、车祸、拳击等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作用于左上腹造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自发性脾破裂一般无明确外伤史,而脾脏发生了突发性或隐匿性破裂,临床少见,占全部脾破裂的 3%~4%,主要发生于病理性脾脏,多数仍有一定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体位改变等。

脾脏损伤的分类:

中央型破裂:破损在脾实质深部;

被膜下破裂:破损在脾实质周边部分;

真性破裂:临床上 85%属于此类,破损累及被膜,破裂部位多见于脾上极和膈面。

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特征。腹腔诊断性穿刺可抽得不凝固的血液等。

无休克或容易纠正的一过性休克,无其他腹腔脏器合并伤者,可在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影像学变化的条件下,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观察中发现继续出血,或发现其他脏器损伤,应立即手术。手术方式主要有脾修补术、部分脾切除术、全脾切除术。

“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脾脏损伤时,若条件允许,应尽量保留脾脏或组织,但严重破损,且出血不止者,不得不进行脾脏全切术。脾脏切除后,患者并发凶险性感染的发生率比正常人高 50~200 倍,死亡率高达 50% 以上。研究表明,脾脏虽不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器官,但具有抗感染、抗肿瘤等重要功能,根据血流动力学显示,脾脏切除后失去对高能量门脉血流的调节缓冲作用,容易引起原有侧枝循环再出血及脾静脉栓等并发症。

症状

临床表现以内出血及血液对腹膜引起的刺激为特征。

脾脏损伤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出血量大而速度快者,很快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伤情十分危急。

出血量少而慢者,症状轻微,除左上腹轻度疼痛外,无其他明显体征。

由于血液对腹膜的刺激而有腹痛,初始在左上腹,慢慢涉及全腹,但仍以左上腹最明显,同时有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

有时因血液刺激左侧膈肌而有左肩牵涉痛,深呼吸时加重,即 Kehr 征。

脾脏损伤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脾破裂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的危害和结局是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常见并发症包括:

大出血,出血性休克;

术后膈下积液和脓肿;

脾热;

血小板增多症;

呼吸系统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肺不张和肺炎;

胰瘘,是术中结扎脾蒂时损伤胰腺所致。

病因

在外界暴力作用下,腹部受到大力冲击,脾脏出现破裂,并造成大量出血。

脾脏损伤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外伤性脾破裂

发生在腹部的开放性损伤,多由锐器伤造成,如刺伤、子弹伤等,往往伴有其他内脏损伤;

发生在腹部的闭合性损伤,多由于摔跌、车祸、拳击等直接暴力及间接暴力作用于左上腹造成,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腹部损伤。

自发性脾破裂

一般无明确外伤史,但脾脏发生了突发性或隐匿性破裂,临床少见,占全部脾破裂的 3%~4%,主要发生于病理性脾脏,一般经仔细追询病史,多数仍有一定诱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体位改变等。

就医

腹部受到外力冲击,尤其左上腹剧烈疼痛时,应立即就诊于急诊科。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腹部在外力冲击后疼痛。

若疼痛剧烈,可呼叫 120 急救。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普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脾破裂?

通常,医生根据外伤史、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诊脾破裂。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超声波检查:可发现腹腔内积液,脾脏增大,尤其对被膜下脾破裂能及时做出诊断,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CT 检查:能迅速、 准确评估脾损伤程度及出血的部位、 大小及腹腔伴随性损伤。

诊断性腹腔穿刺术:空腔器官破裂可抽出胃肠内容物、胆汁或浑浊液体;实质性器官破裂可抽出不凝固的血液。

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一种侵入性检查,操作较复杂,有一定危险性。但诊断脾破裂的准确性颇高,能显示脾脏受损动脉和实质的部位。仅用于伤情稳定而其他方法未能明确诊断的闭合性损伤。 

脾损伤 Ⅳ 级分级法

Ⅰ 级:脾被膜下破裂或被膜及实质轻度损伤,术中见脾裂伤长度 ≤5.0,深度 ≤1.0 厘米。

Ⅱ 级:脾裂伤长度 >5.0,深度 >1.0厘米,但脾门未累及,或脾段血管受累。

Ⅲ 级:脾破裂伤及脾门部或脾部分离断,或脾叶血管受累。

Ⅳ 级:脾广泛破裂,或脾蒂、脾动静脉主干受累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近期有没有外伤?

腹部是否受到外力冲击?

左上腹部疼痛是否发生在剧烈咳嗽、打喷嚏或突然体位改变后?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目前有哪些治疗方法?

如何护理?

治疗后需定期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复查哪些内容?

治疗

脾脏在人体免疫功能中占有重要地位,如脾脏丧失功能,机体的过滤和清除血液中粘物质的能力、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功能和干扰素等水平降低,抗肿瘤能力和免疫调节能力等不能替代的免疫功能将受到影响。尤其儿童时期,机体免疫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的伤害将难以评估,保脾尤为重要。

非手术治疗

止血药;

抗菌素;

输血。

选择非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应遵循以下原则:

入院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或经过输液 1000 ml 后,血流动力学就能稳定。

神智清楚,有利于观察病情变化及腹膜炎体征。

根据 B 超显示,将肝脾闭合性损伤分为 Ⅳ 型,Ⅰ 型为挫伤型,相当于中央型破裂;Ⅱ 型为被膜下血肿型;Ⅲ 型为完全型;Ⅳ 型为严重破裂。Ⅰ~Ⅱ 型、部分 Ⅲ 型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要求伤前无脾脏病变,无凝血功能障碍,无腹腔内其他脏器的严重损伤,且年龄不超过 50 岁。

动态监测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

总之,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保留脾脏(组织)才是脾损伤治疗的现代观。 

手术治疗

当前,脾破裂的处理原则虽仍以手术为主,但应根据损伤的程度和当时的条件,尽可能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全部或部分地保留脾脏。下列手术方式可根据损伤的具体情况选用:  

脾修补术:适用于脾包膜裂伤或线形脾实质裂伤。  

部分脾切除术:适用于单纯修补难以止血,或受损的脾组织已失去活力,部分脾切除后有半数以上的脾实质能保留者。 

全脾切除术:适用于脾脏严重破碎或脾蒂断裂,而不适于修补或部分脾切除者。  

适当的手术前准备对抢救伴休克的伤员有重要意义。输入适量的血或液体可提高伤员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性。若经快速输入 600~800 ml 血液,血压和脉搏仍无改善者,提示仍有继续活动性出血,需在加压快速输血的同时,紧急剖腹控制脾蒂。活动性出血控制后,血压和脉搏就能很快改善,为进一步手术处理创造了条件。在血源困难的情况下,可收集腹腔内积血,经过滤后回输补充血容量。 

其他治疗方法

脾脏介入血管栓塞;

腹腔镜下止血;

绝对卧床休息,结合药物治疗。

日常注意

患者住院 2~3 周后出院,出院时复查 CT 或 B 超,随后每月复查 1 次,直至脾损伤愈合,脾脏恢复原形态。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若出现头晕、口干、腹痛等不适,应停止活动并平卧,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注意休息,脾损伤未愈合前,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如弯腰、下蹲、骑摩托车等。

避免增加腹压,注意饮食多样化,保持大便通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防止咳嗽。

定期复查血常规,观察血小板的数值,可能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脾切除术后患者的免疫力会下降。

预防

脾破裂主要由外伤引起,因此,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外伤发生时注意保护腹部,避免外力冲撞;

出现腹痛伴头晕、血压降低、可疑内脏出血时,及时就医。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鹿阳强肾胶囊(兆誉隆)的功效与作用-鹿阳强肾胶囊(兆誉隆)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琥乙红霉素片(利君沙)的功效与作用-琥乙红霉素片(利君沙)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