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氰化腈类化合物中毒
概述
氰化物是致命速度最快的毒物之一,氰化物中毒主要由接触或摄入含有氰化物的制剂或食物所致。
无机和有机氰化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电镀工业常用氰化物,可能被用于自杀或他杀。日常生活中可有食用大量苦杏仁、木薯等出现意外中毒者。
短时间接触浓度较低的全身中毒性毒剂时, 中毒者会出现轻微症状,但一经接触新鲜空气,症状会得到迅速缓解。小剂量氰化物中毒时,可出现口腔及咽喉麻木感、头痛、恶心、胸闷、呼吸加快加深、脉搏加快、皮肤黏膜呈鲜红色等症状,大剂量氰化物中毒常发生闪电式昏迷和死亡。
严重中毒时迅速应用解毒剂至关重要。对于临床病史和检查提示氰化物中毒的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必须立即开始解毒治疗;处理中还应包括复苏和去污染。
做好安全宣教,尽量避免直接接触氰化物或进食含有氰化物的食物。
症状
氰化物为含有氰基(CN)的化合物,是常用的化工原料,分为无机氰化物(氰类)和有机氰化物(腈类)两类。职业性氰化物中毒是通过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引起的,生活性中毒以经口摄入为主,如进食含氰甙的植物果实和根部,经口腔黏膜和胃肠道均能充分吸收。
代表性的含有氰化物的常见中毒物质可包括氰化氢、氯化氰、三氰化胂等。
氰化物中毒有哪些症状?
氰化物中毒为全身中毒性毒剂,临床表现与其进入体内的剂量和途径,以及个体对毒剂的耐受性而异,临床上可分为轻、中、重度和“ 闪电型”4 种。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障碍最为突出:
轻度中毒:仅表现为轻度的中枢和呼吸道刺激症状,脱离有毒区或佩戴防毒面具后,中毒症状可很快减轻或者消失。
头痛。
头晕。
胸闷。
心悸。
恶心。
呕吐。
中度中毒:仅出现上述刺激期和呼吸困难期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有明显的组织缺氧表现,皮肤黏膜呈鲜红色。临床表现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在 30~60 分钟后逐渐消失。
疲乏、无力。
衰弱。
步态不稳。
心前区不适。
重度中毒:典型者可分为 4 个阶段:
前驱期:呼出气中有苦杏仁味,眼和呼吸道有轻度刺激症状,并感头昏、乏力、心悸、胸闷。
呼吸困难期:胸部压迫感,极度呼吸困难和节律失调,心慌、血压升高、脉搏加快,步态不稳,恐怖感,意识障碍,皮肤黏膜呈鲜红色。
痉挛期:意识丧失,出现全身强直性痉挛、惊厥,血压下降、发绀、呼吸困难或暂停,大小便失禁。晚期常并发肺水肿。
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反射消失,呼吸先停止,随后心跳停止。
“ 闪电型” 中毒: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氰化氢后,几乎无任何先兆而突然晕倒、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病因
无机和有机氰化物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尤其是电镀工业常用氰化物,可能被用于自杀或他杀。日常生活中可有食用大量苦杏仁、木薯等出现意外中毒者。
氰化物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工业生产:工业生产中氰化物的使用很广泛,如从事冶金、电镀、染料、橡胶等行业人员接触机会较多。因氰化物生产、储存、运输、使用不当等原因,可能会发生氰中毒的事件,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氰化物中毒可由蔷薇科植物引起,包括苦扁桃仁、月桂樱、杏、李、桃、梨和苹果。这些食物的核和籽中都含有生氰糖苷,如苦杏仁苷。其他可能含有氰的食物包括木薯根、竹笋等。
氰化物中毒的机制是什么?
氰化物类毒剂通过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从而阻断机体组织和细胞对氧的利用,导致细胞内窒息。
在中毒后 10~20 秒内,中毒者开始出现过度换气;血液呈现鲜红色,一般不出现发绀;机体组织无法获得氧气,致使静脉血含氧量很高,于是皮肤可能呈现出鲜红色;由于机体细胞采用无氧酵解的代谢方式,所以代谢性酸中毒是氰化物类毒剂中毒的特征。
通常而言,中毒者的肺泡内氧分压是正常的,而静脉血氧分压却显著升高。故在临床上如果患者伴有不发绀的严重呼吸窘迫,应怀疑氰化物类毒剂中毒的可能。
哪些人更易发生氰化物中毒?
接触氰化物的工人可能更能容易发生氰化物中毒,儿童在未知情的情况下,可能误食较大量的含有生氰糖苷的果核或果仁而发生氰化物中毒。
就医
根据职业史、进食史,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诊断氰化物中毒不难。患者的口唇、皮肤和静脉血呈鲜红色,呼出气有苦杏仁味,也有助于临床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发生误食含有氰化物的食物,或者接触含有氰化物的工业制品时,即使当时未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亦应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氰化物中毒?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血液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来诊断氰化物中毒。
具体诊断方法如下:
病史:误食或者接触含有氰化物的物质,是诊断氰化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之一。
临床表现:患者的口唇、皮肤和静脉血呈鲜红色,呼出气有苦杏仁味,也有助于临床诊断。
血液检查:初诊时需要进行血液检查,这有助于鉴别和确定氰化物中毒及病情严重程度。具体检查指标可能包括:
血气分析(包含碳氧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水平)。
血糖。
肝肾功能。
乳酸。
电解质。
氰化物浓度(水平)。
X 线或 CT 检查:必要时可排除吸入性肺炎、脑水肿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误食未经处理的含有氰化物的食物?什么时候进食的?进食的量有多少?
是否有一起进食的人?他们有没有类似症状?进食后多久出现症状的?有哪些不适症状?
有没有接触含有氰化物的工业产品?接触的量多少?什么时间接触的?有没有工友发生中毒情况?
平时身体状况如何?有没有肝脏病、心脏病等病史?
有没有药物过敏史?
家庭经济条件如何?
患者可能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氰化物中毒是怎么引起的?
误食大量苦杏仁就一定需要就诊吗?甜杏仁含有氰化物么?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此类中毒可遗留后遗症么?
如何避免氰化物中毒?
治疗
如果不治疗,氰化物中毒可能快速致命。对于临床病史和检查提示氰化物中毒的患者,除非有禁忌证,必须立即开始解毒治疗;处理中还应包括复苏和去污染。
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的治疗
维持生命体征:首先必须稳定患者的气道、呼吸和循环。不论脉搏血氧读数为多少,都应按需保护气道并应给予高流量氧气。
氰化物中毒时,禁止口对口人工复苏,因为可能存在氰化物暴露的风险。
去污染治疗
远离暴露源:吸入或局部暴露引起氰化物中毒时,必须迅速使患者远离暴露源,去除其衣物并适当弃置。皮肤暴露时,必须用肥皂和清水清洗伤口,以防止进一步吸收。必要时,患者和施救者应穿戴防护服和防毒面具。
胃肠道去污染:经口摄入后应迅速进行胃肠道去污染,因为氰化物吸收迅速。短期内经口摄入时可应用洗胃或大量活性炭、泻药等治疗。
解毒治疗
临床病史和检查提示氰化物中毒时必须立即开始解毒治疗,除非有禁忌证。
轻症者可给予 25%~50% 硫代硫酸钠 20~50 mL 静注,必要时 1 小时后重复注射半量。
由于氢氰酸属于速杀性毒剂,而硫代硫酸钠和钴醋铵与氰根的作用速度却不够快,所以,它们不宜单独作为解毒剂使用,而需要与能够迅速缓解中毒症状的药物联合使用,如亚硝酸异戊酯等。只有联合用药,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凡出现呼吸困难者,常用的解毒治疗方法有亚硝酸钠-硫代硫酸钠疗法,如无亚硝酸钠可选用亚甲蓝-硫代硫酸钠疗法。
疾病发展和转归
病程呈现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但对于病重者仍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
日常注意
如出现食用果仁、木薯或竹笋后出现中毒的症状,应及时停止进食。吃可能含有氰苷的食物时,如竹笋、木薯等,尽量切成小块,并用水煮沸后再吃。
不要生吃或咀嚼苹果、李、杏、樱桃等水果的种子和果核。
做果汁的时候,最好去除果核。
预防
保持进食安全、掌握食品制作的相应原则,可避免发生氰化物中毒。
氰化物中毒是可以预防及避免的,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遵守生产安全原则及防护工作;
避免食用未处理或不安全的果仁(尤其苦杏仁)、木薯或竹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