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粘连是什么?胎盘粘连怎么办?胎盘粘连症状有哪些?

肺心病是“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肺心病常见于急性大面积肺栓塞,引起急性右心室扩张,临床相对少见,往往归于“肺栓塞”。临床所谓的“肺心病”通常是指慢性肺心病,这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我国慢性肺心病的患病率约为 5%。发病率北方高于南方,农村高于城市,且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在冬、春季节天气突变时,慢性肺心病患者最容易出现症状急性加重。肺心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肺心病的主要病因为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这些疾病引发肺动脉高压或肺部血氧水平下降,造成右心室持续超负荷运作,从而导致右心室结构和功能受到长期损害。肺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体重、吸烟和基因突变。肺心病的病程进展缓慢,在基础病因之外,逐步出现心、肺功能障碍,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多脏器功能损害。症状从咳嗽、呼吸困难、虚弱乏力进展为呼吸衰竭和右心衰竭。肺心病如果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一系列致命性的并发症,最终发生休克,甚至死亡。既往有慢性支气管或肺部疾病的患者出现心悸、胸痛和呼吸困难的症状,应该及早去医院就诊。医生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询问具体的病情进展过程,并结合心电图、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可以作出临床诊断,并评估具体病情及其严重程度。肺心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以及心、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制定合理的个体化用药方案。治疗的关键是及时消除病因,控制症状,同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心、肺移植是最终的治疗选择。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加强疾病管理,改善生活方式,防范病情加重。预防肺心病的关键在于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避免呼吸道损害。

概述

胎盘粘连指胎盘全部或者部分粘连于子宫壁不能自行剥离。

好发于有多次流产或剖宫产病史的女性,发病率为 17.86%[1]。

多次人工流产、剖宫产病史和子宫内膜炎均是发病的常见病因。当妊娠年龄大于 39 岁,剖宫产次数大于两次时,会增加胎盘粘连的患病率[2]。

发生胎盘粘连时,可出现不规则的腹痛。当胎盘全部粘连于子宫壁,一般不会发生阴道流血;如果胎盘部分粘连于子宫壁时,会发生阴道流血。

当胎盘粘连发生时,无论有无阴道流血均应进行胎盘剥离术。当胎儿娩出后,胎盘自行剥离后应立即取出胎盘,若发生粘连,医生可徒手进行剥离,若发现胎盘剥离困难时,且出血量大时可行子宫切除术,需注意防止产后出血。

当胎盘与子宫壁完全粘连时,可能会因为胎盘难以剥离而切除子宫。当发生胎盘粘连且剥离不全时,容易导致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为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可以导致失血性休克、感染等,直接危及产妇生命。

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是否有子宫及阴道流血,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症状

本病的常见症状为:怀孕时可出现不规则的腹痛,有时可发现有少量的阴道流血,严重时可导致流产、早产、胎儿死亡。

胎盘粘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孕妇在妊娠时可自觉有不规律的腹痛,有时可发现少量的阴道流血。

腹痛:孕妇在怀孕时可感觉到不规律的腹痛。

阴道流血:在怀孕期间,出现阴道少量流血,或当胎儿娩出几分钟后开始流血,且血液颜色较暗[2]。

胎盘粘连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胎盘粘连的常见并发症包括:

休克:休克早期会出血头晕、面色苍白、皮肤湿冷、低血压等症状。

死亡:当分娩后失血过多、血压急速下降、病情没有及时发现,可危及生命。

病因

人工流产、剖宫产病史均可导致胎盘粘连的患病率增加。

胎盘粘连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人工流产史:女性进行正常妊娠时,子宫内膜可发生蜕膜化,防止胎盘绒毛入侵子宫的肌层,而当人工流产时,可能会损失子宫内膜,导致胎盘绒毛可直接粘连到子宫的肌层发生胎盘粘连。

剖宫产术史:行剖宫产术时会损伤子宫的内膜和肌层,导致子宫脱膜供血不足,甚至可能导致炎症或萎缩性病变,导致胎盘绒毛穿过子宫脱膜进入子宫肌层发生粘连或者植入[3]。

哪些人容易患胎盘粘连?

有人工流产史。

子宫内膜多次损伤者。

宫腔发生感染者。

有子宫手术史,如剖宫产手术、子宫肌瘤剥除术等。

多次刮宫史者。

孕妇年龄较大者:妊娠年龄增加,本病发病风险增加[4]。

就医

当怀孕期间出现不规律的腹痛或阴道流血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院外分娩后若出血阴道流血伴或不伴有头晕、乏力、心慌等症状应立刻拨打 120 就诊。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怀孕期间出现不规则腹痛。

怀孕时出现少量阴道流血。

产妇生育后,产褥期恶露量过多。

产妇生育后,阴道非经期出血。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医院外进行分娩时,当胎儿娩出后出现胎盘无法剥离。

医院外进行分娩时,当胎儿及胎盘娩出后,出现大量的阴道流血。

医院外进行分娩时,孕妇分娩后,出现头晕、面色苍白、乏力等休克状态。

建议就诊科室

产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胎盘粘连?

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的妊娠年龄、婚育史、手术史及临床表现,进行产后查体及辅助检查,较容易诊断胎盘粘连。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B 型超声:超声下,可见胎盘与子宫肌层完全或不完全黏连。当患者在怀孕期间发生少量的阴道流血或分娩后出现大量的阴道流血时,可进行 B 型超声检查。B 型超声检查发现胎盘与子宫壁边界不清楚,有部分或者全部粘连在子宫肌层上,可确诊胎盘粘连[5]。

核磁共振检查(MRI):当进行 B 型超声不能明确诊断时或孕妇过于肥胖时,可行 MRI 检查。如发生胎盘粘连出血,MRI 检查可发现子宫肌层呈“三明治”样改变,中间的子宫肌层可见高亮的光团信号,两侧则呈暗色信号[6]。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生孩子多久了?

什么时候发现的阴道流血?流血量大概有多少?

一共怀孕多少次?

怀孕时多大年龄?

有没有流产过?

以前有没有过像现在这样的情况?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本病有哪些危害?

本病如何治疗?

本病的具体病因是什么?

这个病该怎样预防?

治疗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治疗

要对产后出血进行积极治疗,如发生大量出血,需进行输血治疗,同时尝试进行胎盘剥离,如果胎盘粘连较紧,则根据出血情况行保守治疗或手术及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米非司酮片:如果产妇阴道出血可自行停止,可给予米非司酮片,不仅可以促进胎盘的排除而且可以有效控制出血。

手术治疗

髂内动脉栓塞术:当产后阴道流血较少且胎盘粘连的面积较小时,可进行髂内动脉栓塞术防止大量出血。

子宫切除:如产妇产后流血不止、出现头晕、乏力等问题或者胎盘黏连过紧时,应行子宫切除术,防止后续出血难以纠正,造成死亡。

其他治疗

发生失血性休克后,应采取以下治疗:

立刻进行血压、呼吸、心跳等方面的监测。

快速滴注生理盐水或血液进行生命支持。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及时发现并正确治疗后本病预后良好。

日常注意

改善生活方式、避免不必要的流产及日常注意卫生护理是预防胎盘粘连的基础。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若患者行子宫切除术,一般为七天拆线,在术后应注意伤口有无渗血、有无流脓等现象。术后患者应注意有无通气,积极向医生反馈。

定期复查:患者出院后一个月内应进行门诊随访,回家时注意自己有无阴道排液,液体有无异味,门诊随访时可进行 B 型超声检查。

产后恢复:患者分娩后,应早期下地活动,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产后运动有利于产妇的身体恢复,有条件者可进行产后盆地恢复,有利于子宫的形状及功能恢复。

饮食:患者术后在通气前应避免硬质食物,以流质、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辛辣等食物的刺激,延缓伤口愈合。如少吃辣椒、大蒜、虾、海鲜等不利于伤口恢复的食物。

排尿与排便:若行保守治疗则产后的 5 天内尿量会明显增加,产妇可尽量自行排尿。若行子宫切除术后,产妇可留有导尿管,应注意观察及记录尿量,尽量可以两天更换一次尿管避免尿道感染。产后可因卧床导致肠蠕动减弱,应多吃蔬菜,早日下床活动,促进排便。如发生便秘,可口服缓泻剂。

其他:应注重阴道清洁,产后三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加强营养,增强孕妇免疫力。

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降低胎盘粘连的发病率。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做到有计划的安全性生活,做好避孕措施。尽可能不行流产及清宫术。

尽量在 32 岁前怀孕分娩,降低高龄所导致的疾病风险。

行人工流产及清宫术后,2 个月内避免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防止发生阴道感染而进一步导致宫内感染。

在产妇分娩后,尽量避免短时间内再次怀孕。

感谢开滦总医院妇产科 汪亚真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格列齐特片的功效与作用-格列齐特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茵陈五苓糖浆(康寿)的功效与作用-茵陈五苓糖浆(康寿)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