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瓣膜病是什么?心脏瓣膜病怎么办?心脏瓣膜病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室上性心动过速,是除心室肌外的其他心肌放电,引起的一种快速且规则的异位心率,包括房性和交界性心动过速,统称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VST),简称室上速。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患室上性心动过速是年轻人的 5 倍以上,其中室上性期前收缩的发生率为 67%~96%,年龄越高的人群,患病率也越高。患有冠心病、心肌梗死、预激综合征、心力衰竭、甲亢性心脏病等心脏器质性疾病是主要的病因,也与情绪激动、过劳、吸烟、酗酒、感染等相关。本病根据折返路径,分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心率过快是最常见的表现,心率可达 160~220 次/分,节律规则,最典型的特征是心律失常突发突止。刺激迷走神经或使用药物终止发作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根治性方法。本病可导致严重的心脑循环障碍,可引起心衰、休克甚至猝死。通过心电图检查可诊断本病。

概述

心脏瓣膜的作用犹如单向阀门,可以确保血液在心脏收缩时,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不会发生回流。心脏共有 4 个瓣膜,包括二尖瓣、三尖瓣、肺动脉瓣和主动脉瓣。

每个瓣膜都会在每次心脏收缩和舒张过程中完成一次开启和关闭,如果某一个或几个瓣膜未能完全打开或完全关闭,就会严重干扰血液循环的进程,影响全身各处的供血、供氧。

常见的疾病类型主要包括:

二尖瓣狭窄:二尖瓣是位于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 1 个单向阀门。二尖瓣在左心房收缩过程中会开启,左心房的血液就可以进入左心室,当二尖瓣的结构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完全打开时,就会严重阻碍血液前进,影响全身的血液供应。

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二尖瓣,只允许血流单向通过。当血流从左心房进入左心室后就会关闭,左心室收缩泵血时,就不会发生反流现象。假如未能完全闭合,血液在压力作用下会向后再次进入左心房,这样就干扰了血液的正常流向。

主动脉瓣狭窄:心脏的主动脉瓣膜同样犹如 1 个单向阀门,在每次心脏收缩过程中会开启一次,左心室的血液就可以泵向全身。当主动脉瓣的结构受到严重损害无法完全打开时,就会严重阻碍全身的供血、供氧。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膜只容血流单向流出心脏,它在每次心脏收缩结束后就会关闭,让血流从左心室泵出后不会出现反流现象。如果主动脉瓣膜未能完全关闭,就出现反流,严重干扰血液循环的进程,影响主动脉向全身各处的供血、供氧。

症状

心脏瓣膜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患者都是心脏瓣膜的组织结构发生异常,但不同的发病机制和严重程度决定了各自的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心脏瓣膜病临床最普遍的症状是:

胸痛、心跳加快、心律紊乱;

呼吸困难、气急、虚弱乏力、难以维持日常活动;

头昏眼花、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脚踝和胸部、腹部出现水肿。

部分患者的病情进展非常缓慢,发病很很多年之后才逐步表现出临床症状。有些轻度瓣膜病患者甚至可以持续终身没有明显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瓣膜病的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之间并非成正比关系,某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很可能并未察觉自身存在任何不适。

病因

心脏瓣膜病都是由于瓣膜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所致。病因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 2 类:先天性和获得性。另有部分患者病因不明。

瓣膜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

瓣膜狭窄:心脏瓣膜之间发生粘连,导致开启时受到限制,血液通过时的口径发生明显缩小,形成严重阻碍,心脏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承受更高的血压才能将血液顺利泵出。

瓣膜关闭不全:瓣膜结构受损导致其无法完全关闭,血流通过之后还可能发生反流,导致心脏贮存的血液有所增加,而全身循环的血流量则有所减少。

心脏瓣膜病有哪些常见病因?

先天性因素

心脏瓣膜病的先天性因素包括家族遗传或自身缺陷,例如:

家族遗传:例如马方综合征,慢性心血管疾病家族史。

先天性存在心脏瓣膜缺陷或畸形。

获得性因素

心脏瓣膜病的获得性因素则是其他疾病、年龄上升或不良嗜好,例如:

既往感染史: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热。

心脏病变: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其他类型心脏瓣膜病。

不良嗜好:长期吸烟、酗酒、缺乏锻炼。

各种慢性心血管疾病: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超重或肥胖。

早先曾经接受过胸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

心脏组织结构随年龄上升而发生退变。

心脏瓣膜病有哪些并发症?

心脏瓣膜病逐渐加重将导致严重后果。随着心脏瓣膜病的病情不断加重,对血流的影响会越来越明显。心脏为了确保全身供血,就会越发努力泵血,长此以往造成心肌肥厚,心脏逐步丧失正常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形成严重的心脏疾病。同时,还可能引起邻近瓣膜也发生关闭不全,导致状况进一步恶化。

就医

就诊科室

心内科

胸外科

常见检查项目

病史采集:

基本情况:患者病史、治疗史、吸烟史、日常饮食、家庭成员的患病情况。

临床症状的特征:例如具体部位、持续时间、发作频率、每次发作的诱因等。

体格检查:医生会检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平稳;躯体和四肢的肤色、感觉是否发生异常。

心脏听诊:医生会仔细倾听心音、心律,辨别是否存在心脏杂音。

血常规检查:检查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的大小、形状和数量。

血生化检查:测定血液中的各种生化成分,例如血糖、血脂的水平,评估肝、肾功能是否正常。

心电图:观察心律是否正常,整个心跳过程是否出现变化。

影像学检查:通过 X 光胸片、超声心动图初步检查病变部位的大致情况。

心脏导管术:假如病情难以最终确诊,医生就会借助心脏导管做更进一步的检查,将一根空心的细长导管通过大血管插入患者的心脏,测定血流、血压等各项指标,在注入造影剂后还可以更清晰的显示病变情况。

治疗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严重程度,以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心脏瓣膜疾病治疗的目标包括:保护心脏瓣膜免受进一步损伤;减轻症状;修复或置换心脏瓣膜。

保守疗法

症状不明显、病情可控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实施保守疗法,改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预防感染,定期随访直至出现手术指征。

医生会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对患者的进行分类,制定相应的随访计划。在随访过程中,将对患者情况作出动态评估,主要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心脏的体积和功能变化等。

预防性抗生素治疗:无论是否经过手术治疗,心脏瓣膜病患者都是心内膜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在接受任何手术操作之前都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抗生素治疗。

目前没有针对心脏瓣膜病的药物,因此没有明确症状的患者无需服药。伴有原发病的患者,则有必要继续长期用药,积极控制相关指标,延迟病情进展。常用药物包括:

降压药——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地高辛、利尿剂等。

降脂药——他汀类药物、烟酸、鱼肝油等。

抗凝药——华法林等。

手术治疗

假如患者出现明确的临床症状或心脏功能指标出现持续、显著恶化,医生就会考虑实施手术治疗。

临床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

心脏瓣膜修补/成形术:保留原有的心脏组织结构,远期并发症和二次手术风险较低,心脏功能恢复更好,存活率相对更有优势。

心脏瓣膜置换术:无法施行瓣膜修补/形术的患者,可采用瓣膜置换术。机械瓣膜的远期并发症和感染风险较高,而生物瓣膜存在一定的使用时限。因此,对于儿童和年轻患者需谨慎权衡是否采取此项治疗方案。

日常注意

患者应确保充分休息,补充营养,定期复诊,在医生的指导下积极治疗原发病。

做好疾病管理工作

伴有原发病的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严格疾病管理,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

遵照医生的安排,定期复诊,监测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评估治疗效果。

注意用药安全,患者不要擅自加用其他药物,也不要停药或改变用药剂量。

密切关注自身的病情变化趋势,若感觉异常应及时就医。

去其他科室就诊时,应及时告知医生自身病情,以利于合理用药。

改善日常注意生活方式

确保日常注意营养均衡,有足量的蛋白质、热量、维生素和纤维素。

避免高糖、高脂、高盐的罐装食品、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

避免刺激性的调料、饮料。

患者应确保充分休息,避免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

彻底戒烟戒酒,避免接触二手烟的香烟烟雾。

预防

预防心脏瓣膜病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增强体质,及时治疗链球菌感染。

日常饮食要控制糖脂含量,确保足够的水果和蔬菜;

适度运动,增强体质,锻炼心肺功能;

避免过于劳累;

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季节交替时,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外出时最好戴口罩;

及时采用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呼吸道链球菌感染,以免进展为风湿热。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百部止咳糖浆的功效与作用-复方百部止咳糖浆说明书

2023-8-3 0:11:30

保健

必需吃肉的几种人

2024-9-2 22:3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