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症状
心脏破裂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 1 周以内,尤其是最初 24 小时和第 3~5 天内。
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发生心脏破裂前,患者会有反复、持续的心前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气短,随即意识丧失、呼吸骤停,呈休克状态,颈部静脉扩张,脉搏、血压测不到。
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并发症有哪些?
常无法及时抢救,数分钟内死亡。
病因
心脏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心脏破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缺血导致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炎症细胞在坏死及损伤部位聚集,进而引起心脏破裂。
哪些人更易发生心脏破裂?
高龄患者:常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室壁薄而脆,脂肪浸润多,组织纤维再生修复能力差,难以形成起代偿功能的侧支血管。
女性:心脏相对较小,心肌少,室壁较薄,且女性易激动、烦躁。
体重较低、脂肪较少者:可能不能耐受较为积极的治疗策略,而倾向于保守治疗可使心脏破裂比例较高。
吸烟:可损伤冠脉血管内皮,使得受累心肌更广泛。
血脂异常:可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基础心率每分钟大于 80 次,心率增快使梗死区心肌频繁受牵。
低血压患者(血压低于 90/60 mmHg)。
左室射血分数低者:即心肌收缩乏力或心室早期重构。
初发心梗者:缺少心肌缺血预适应及侧支循环,一旦血管闭塞,在短时间无有效开通血运的情况下,梗死心肌完全失活,从而造成心脏破裂,其发生率是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的 3 倍
查血红细胞压积低、血红蛋白含量低者。
心电图显示持续 ST 段抬高、前壁心肌梗死者。
再灌注治疗(进行介入、搭桥手术等)时间延迟者。
白细胞>109/L者。
入院时间大于 12 小时者。
有卒中史。
就医
心脏破裂常发病急,且死亡率极高,因此,当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心脏破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 1 周内,如果出现低血压、少尿、意识改变、心前区持续剧痛,伴恶心、呕吐、大汗、严重心律不齐或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嘴唇或手指末端青紫(发绀)等表现,可能是心脏即将破裂的较早期表现。如果出现上述任何表现,都要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心脏破裂的发生?
医生通常会立即行心脏彩超检查,但如果小裂缝破裂,需使用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才能发现。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也可以发现心脏破裂的典型表现。心脏漂浮导管、冠脉造影、胸部 X 线也能协助诊断。
生化检查:一般为常规检查,可以协助医生诊断心脏破裂的发生。
超声心动图及心包穿刺:在患者出现心脏破裂症状时,最常进行的检查,可以看到血流的变化和裂口的位置,以及突然出现的少至中量心包积液,甚至大量心包积液,为明确心脏破裂提供帮助。
尸体证实(金标准):患者在心肌梗死后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时,可行此检查,为心脏破裂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
手术
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是治疗心脏破裂的主要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脏破裂,处理方法也存在差别。
心室游离壁破裂
患者病情常急剧恶化,多数在数分钟迅速死亡,来不及救治。如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综合判断为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医生会立即在心电监护下行心包穿刺引流,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为外科手术赢得时间。
室间隔穿孔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且罕见的并发症。如果医生判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其是心源性休克,会紧急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判断穿孔较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暂行保守治疗,首选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或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辅助血液循环。介入手术在很多患者中只能闭合小的或者中等大小的破口,对于大破口并不能完全改善,但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治疗争取时间。
乳头肌断裂
通常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一般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后尽快进行。因乳头肌功能不全或左室扩大引起的二尖瓣反流,医生会使用药物控制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改善二尖瓣反流。对于合并有低血压者,通常会采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治疗。
其他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持续升高者,一般会严格控制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要绝对卧床,避免活动及用力排便;加强镇静、止痛,避免情绪激动;在心肌梗死早期,医生会慎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
疾病发展和转归
心脏破裂一旦发生多为猝死,无充分的救治时间。手术治疗虽为首选,但应用起来却困难重重,术后死亡率较高,且心脏破裂的手术时机仍存争议。
日常注意
加强心理疏导。患者因经历强烈的濒死感,有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尽力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克服焦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
加强家庭血压监测。尤其对 60 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血压波动不宜大于 15 mmHg。低血压患者使用升压药时遵循医生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切忌血压骤升骤降。
高风险人群及其家人,应该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含脂肪少的食物为宜。掌握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及护理知识。
定期体检,如有异常,早期就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前 2~3 天,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少食多餐。
急性心肌梗死后消除引起烦躁不安及情绪激动的因素,如有胸痛,及时告知医生。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黄鑫医师撰写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