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是什么?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怎么办?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症状有哪些?

老年心肌病(senile cardiomyopathy)是老年人老化过程中心肌不明原因的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造成老年人死亡的疾病之一。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随年龄增高而减退。严重者患病率每年减低到 24%。65 岁以上老人患病了在 90%,而 70 岁以上老人的患病率在 36%。老年人年龄增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高血压等疾病随之增多。心肌弥散性纤维化和心肌纤维退行性病变是老年心肌病的主要因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是其常见并发症。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心脏储备功能下降及心功能不全,表现为胸闷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尿少、下肢浮肿、心慌、头晕等。正常情况下,严重的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表现不明显,一般在感染、输液过速和过度疲劳时诱发心力衰竭,出现心跳加快、疲劳、气促、无力、眩晕、浮肿、体重增加、咳嗽、恶心、腹胀等症状。此病的治疗方案与其他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相似。在有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及早选择抗生素、利痰、平喘药予以控制,再给予强心药、β-受体阻滞药、钙拮抗药、血管扩张药、利尿药治疗。此病的主要危害是患者会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患此病的老年人要注意,参加体育活动要考虑身体的耐受能力;有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瓣膜病等存在时,出现心力衰竭,需考虑老年心肌病的可能性;在应激情况下,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甲亢、贫血、感染、手术和过热,可反复发作。

概述

症状

心脏破裂常发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后 1 周以内,尤其是最初 24 小时和第 3~5 天内。

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发生心脏破裂前,患者会有反复、持续的心前区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突然出现恶心、呕吐、气短,随即意识丧失、呼吸骤停,呈休克状态,颈部静脉扩张,脉搏、血压测不到。

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的并发症有哪些?

常无法及时抢救,数分钟内死亡。

病因

心脏破裂的主要原因是急性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死亡。

心脏破裂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急性缺血导致大量的心肌细胞死亡,炎症细胞在坏死及损伤部位聚集,进而引起心脏破裂。

哪些人更易发生心脏破裂?

高龄患者:常合并多支血管病变、室壁薄而脆,脂肪浸润多,组织纤维再生修复能力差,难以形成起代偿功能的侧支血管。

女性:心脏相对较小,心肌少,室壁较薄,且女性易激动、烦躁。

体重较低、脂肪较少者:可能不能耐受较为积极的治疗策略,而倾向于保守治疗可使心脏破裂比例较高。

吸烟:可损伤冠脉血管内皮,使得受累心肌更广泛。

血脂异常:可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

基础心率每分钟大于 80 次,心率增快使梗死区心肌频繁受牵。

低血压患者(血压低于 90/60 mmHg)。

左室射血分数低者:即心肌收缩乏力或心室早期重构。

初发心梗者:缺少心肌缺血预适应及侧支循环,一旦血管闭塞,在短时间无有效开通血运的情况下,梗死心肌完全失活,从而造成心脏破裂,其发生率是有心肌梗死病史者的 3 倍

查血红细胞压积低、血红蛋白含量低者。

心电图显示持续 ST 段抬高、前壁心肌梗死者。

再灌注治疗(进行介入、搭桥手术等)时间延迟者。

白细胞>109/L者。

入院时间大于 12 小时者。

有卒中史。

就医

心脏破裂常发病急,且死亡率极高,因此,当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心脏破裂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急性心肌梗死后的 1 周内,如果出现低血压、少尿、意识改变、心前区持续剧痛,伴恶心、呕吐、大汗、严重心律不齐或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嘴唇或手指末端青紫(发绀)等表现,可能是心脏即将破裂的较早期表现。如果出现上述任何表现,都要及时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心脏破裂的发生?

医生通常会立即行心脏彩超检查,但如果小裂缝破裂,需使用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才能发现。通过心电图检查,一般也可以发现心脏破裂的典型表现。心脏漂浮导管、冠脉造影、胸部 X 线也能协助诊断。

生化检查:一般为常规检查,可以协助医生诊断心脏破裂的发生。

超声心动图及心包穿刺:在患者出现心脏破裂症状时,最常进行的检查,可以看到血流的变化和裂口的位置,以及突然出现的少至中量心包积液,甚至大量心包积液,为明确心脏破裂提供帮助。

尸体证实(金标准):患者在心肌梗死后发生不明原因的突然死亡时,可行此检查,为心脏破裂诊断的金标准。

治疗

手术

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是治疗心脏破裂的主要方法。对于不同类型的心脏破裂,处理方法也存在差别。

心室游离壁破裂

患者病情常急剧恶化,多数在数分钟迅速死亡,来不及救治。如彩色多普勒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综合判断为心室游离壁破裂所致,医生会立即在心电监护下行心包穿刺引流,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为外科手术赢得时间。

室间隔穿孔

这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严重且罕见的并发症。如果医生判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尤其是心源性休克,会紧急进行手术治疗。如果判断穿孔较小、血流动力学稳定,可暂行保守治疗,首选血管扩张剂及利尿剂,或置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辅助血液循环。介入手术在很多患者中只能闭合小的或者中等大小的破口,对于大破口并不能完全改善,但可以为后续的手术治疗争取时间。

乳头肌断裂

通常需要进行瓣膜置换手术,一般是在稳定血流动力学后尽快进行。因乳头肌功能不全或左室扩大引起的二尖瓣反流,医生会使用药物控制心力衰竭和心肌缺血,改善二尖瓣反流。对于合并有低血压者,通常会采用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治疗。

其他

对于有高血压病史,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持续升高者,一般会严格控制血压。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要绝对卧床,避免活动及用力排便;加强镇静、止痛,避免情绪激动;在心肌梗死早期,医生会慎用洋地黄等正性肌力药物。

疾病发展和转归

心脏破裂一旦发生多为猝死,无充分的救治时间。手术治疗虽为首选,但应用起来却困难重重,术后死亡率较高,且心脏破裂的手术时机仍存争议。

日常注意

加强心理疏导。患者因经历强烈的濒死感,有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尽力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心理,克服焦躁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预防

加强家庭血压监测。尤其对 60 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血压波动不宜大于 15 mmHg。低血压患者使用升压药时遵循医生建议从小剂量开始,切忌血压骤升骤降。

高风险人群及其家人,应该饮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含脂肪少的食物为宜。掌握一些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及护理知识。

定期体检,如有异常,早期就医。

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前 2~3 天,饮食以半流质为主,少食多餐。

急性心肌梗死后消除引起烦躁不安及情绪激动的因素,如有胸痛,及时告知医生。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黄鑫医师撰写本文)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保健

职场三信号 告诉自己该充电减压

2023-9-28 23:23:44

药品

荷丹片(济顺)的功效与作用-荷丹片(济顺)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