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是指使用了容易损害肾或使肾产生毒性反应的抗菌药而引起的一种肾脏疾病。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较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
使用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是抗菌药中毒性肾病最主要的病因。体质衰老、有过肾病史、糖尿病、药物合用等是本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根据对肾脏损害的表现,抗菌药中毒性肾病可分为急性肾小管坏死(中毒性损害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或坏死)、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因对抗菌药过敏而引发的肾脏病变)两大类。
急性肾小管坏死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听力减退、共济失调等;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最典型、最主要的症状是全身过敏、发热、关节痛、血尿等。
急性肾小管坏死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停用抗菌药和对症治疗;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停用抗菌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及对症治疗。主要治疗关键点是停止使用有关抗菌药。及时对症治疗可较好地治愈。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主要危害是可导致全身过敏,肾功能减退。
对虚弱的老年患者和有肾病史的非少尿型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应尽早透析治疗以提高存活率;多数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可较好地治愈,但具有复发性。
症状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最典型的症状与肾脏受损有关,表现为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关节痛、尿常规异常、尿量改变等,还可能伴有全身过敏反应和发热等症状。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常见症状包括:
发热:患者早期会有发热的症状,通常出现在使用导致肾中毒药物后。
药疹:患者会出现各种形状、鲜红色的药疹(痒疹、皮疹)。
血尿:由于肾脏受损,患者的尿液中带血。
少尿:24 小时尿量少于 400 毫升或每小时尿量少于 17 毫升。
其他:水肿、身乏力、头晕、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听力减退、耳鸣、共济失调(包括口齿不清、肢体不协调等)等。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永久性肾功能衰竭
病因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最主要的病因是使用了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还可能因此引发全身过敏性反应,从而导致肾脏受损。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肾毒性抗菌药:这是导致本病最主要的原因,多数抗菌药具有直接的肾毒性。还有一些抗菌药则在使用后会引发身体过敏反应,进而导致肾脏受损。
感染性疾病:有严重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可能出现中毒性休克、电解质紊乱,进而增加抗菌药的肾毒性引发本病。
肝功能异常:当肝功能减退时,因身体解毒、排毒需要,肾脏的负担加重,从而易引发肾毒性。
哪些人容易患抗菌药中毒性肾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抗菌药中毒性肾病:
老年人:老年人因身体虚弱、抵抗力低易患本病。
有肾病病史的人:患过肾病的人本病发病率更高且更严重。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抗菌药中毒性肾病: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因肾功能减弱而易患本病。
脱水、低血压:当出现脱水、低血压时,使用某些抗菌药容易导致本病。
缺钠、钙:身体钠、钙缺失,导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且伴有酸中毒,导致抗菌药的肾毒性增加。
近期使用过抗菌药:近期使用过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如庆大霉素等)的患者会增加本病发病率。
药物合用:如头孢、利尿剂合用,或麻醉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阿司匹林、布洛芬等)等合用,会增大肾毒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尿异常:出现血尿、蛋白尿、少尿、无尿等尿异常症状。
全身过敏:全身过敏或伴有发热、关节疼痛、淋巴结肿大、腰痛等症状。
药疹:用药后长出多形或红色痒疹、皮疹。
水肿:体内某些组织、器官腔膜积液引起身体水肿。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精神不振、全身乏力。
听力减退或耳鸣。
共济失调:说话不清、肢体不协调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过敏反应剧烈;
呼吸困难;
昏迷、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肾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抗菌药中毒性肾病?
当医生怀疑是抗菌药中毒性肾病时,将通常会询问用药史、病史,并进行视诊、触诊、尿液和血液检查来确诊,必要时进行肾活检。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用药史、病史:确定患者是否使用抗菌药及其周期和用量,是否患过肾脏疾病,据此来进行初步诊断。
视诊和触诊:观察患者是否有过敏性反应,是否长有痒疹、皮疹,身体是否水肿、发热,关节是否疼痛等。
尿液检查:确定患者是否有明显的血尿症状,这对诊断十分重要。另外,需观察尿量是否正常,有无少尿、无尿、蛋白尿等异常现象,肾小管、肾小球功能指标是否正常。
血液检查:患本病会导致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升高,但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血小板常正常,同时还可能伴有贫血的症状。血液也能用于检测肾小管、肾小球功能指标和肾小球过滤率是否正常。
肾活检:用肾活检来确定肾间质受损形式和程度,尤其是本病非典型患者必须依靠肾活检才能确诊。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使用过什么抗菌药,用药多久了?
以前得过肾脏有关的疾病吗?
有没有药物过敏史吗?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尿异常的?
近期有过发热、腰痛、关节痛的现象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是因为年纪大就容易得这种病吗?
能完全治好吗?
会不会复发?
需要多长时间治疗和恢复呢?
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抗菌药中毒性肾病是可以治愈的,但具有一定的复发性。如果就医不及时、治疗不规范,可能导致永久性肾衰竭。目前主要以药物和对症治疗为主,必要时采用透析治疗。
药物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如泼尼松等)可利尿、改善肾脏功能助其恢复正常。部分急性间质性肾炎可不用激素,停用抗菌药即可恢复。
细胞毒药物:部分患者可在激素治疗的同时加用细胞毒药物(如环磷酰胺、环孢素等),以改善肾功能。但此法不宜长期使用,避免毒素积累过量。
钙剂和钙通道阻滞剂:钙剂对部分肾毒性有保护作用,钙剂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如葡萄糖酸钙与维拉帕米合用等)可减少肾毒性损害。
血管紧张抑制剂:此类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可阻碍血管紧张,使肾脏血液流通顺畅。
利尿剂:注射利尿药物(如呋塞米、甘露醇等),有助于肾功能恢复。
中药:使用活血化瘀的中药,如丹参等,保持血流通畅。冬虫夏草也可促进肾脏细胞恢复、预防肾毒性。中医中药对症状有一些缓解作用,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
其他治疗方法
停药治疗:轻症患者停用抗菌药后,能自行缓解病症。
透析治疗:急性肾衰时有必要进行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获得治疗时间。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抗菌药中毒性肾病可能导致听力减退、耳鸣、肾功能衰竭甚至成为永久性衰竭,并伴随口齿不清、身体不协调等共济失调症状。
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能够恢复良好,不影响日常生活,极少有生命危险,但需加强对抗菌药的认识,正确用药,防止复发。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加强对抗菌药的认识,谨遵医嘱,规范用药。当出现尿异常、全身过敏、肾功能减弱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诊断,接受正规治疗。
饮食:注意营养搭配,宜吃富含膳食纤维、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如萝卜、空心菜、核桃等;不宜吃含盐过多、含钾过高、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腌肉、西红柿、螃蟹等;多吃粗粮、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保证钙、钠、锌等元素的摄入。
透析治疗注意事项:如果接受了透析治疗,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浑身乏力、低血压、发热等现象,患者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不吃含钾食物,如香蕉、菠菜等。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年龄:老年人应更加注重锻炼身体,如散步、打太极、广场舞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不吃辛辣刺激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有肾病病史:患过肾病的人应更加注意保护肾脏,经常检查尿常规等肾相关指标是否正常,通常 3 个月检查 1 次为宜,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病史:具有糖尿病、低蛋白血症等其他影响肾功能的患者应积极接受治疗,避免肾脏功能进一步受损。
饮食:及时补充钠、钙、锌等元素,维持电解质正常,降低发病率。
合理用药:严格掌握用药规范,避免在血容量不足(如消化道出血时)、酸中毒(如二氧化碳吸入过量)时用抗菌药。禁止抗菌药与其他肾毒性药物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