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类癌是什么?肝脏类癌怎么办?肝脏类癌症状有哪些?

身体分解嘌呤时会产生尿酸,血液中高浓度的尿酸会形成尿酸盐晶体,尿酸盐晶体积聚在关节中会引发痛风。痛风容易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压等疾病,进而引起心脏病变,导致痛风性心肌病的发生。在痛风的发病人群中,男女比为 34∶1,而在原发性痛风人群中,男女比为 9∶1,大多数患者在 30~40 岁发病,女性发病多在绝经期后。随着近些年痛风性心肌病诊断手段的进步,一些病例可在发生前被诊断,但具体发病率无权威统计学数据。尿酸的增加是促使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痛风容易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脏病变。痛风常继发于肾脏疾病、高血压、骨髓增生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高嘌呤食物(如海鲜、啤酒)、肥胖、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遗传、年龄和性别等是导致痛风的危险因素。痛风性心肌病发作时会出现强烈的关节疼痛、关节变得肿胀发红、腿和脚踝肿胀、躺下时咳嗽、疲劳、胸部不适、头晕目眩等症状,严重时会晕倒。痛风患者平时避免高嘌呤饮食,防止过胖;痛风急性发作期需要坚持药物治疗;若痛风心脏病变出现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时,应对症处理,进行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如果治疗不当,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可引起较大痛苦,可较早期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并发症。

概述

肝脏类癌注,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原发于肝脏的上皮细胞,具有恶变倾向。

肝脏类癌占消化道类癌的 0.2~2.0%,暂无准确的流行病学数据。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男女比为 0.77∶1,平均发病年龄为 49.5 岁。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暂未查见权威证据明确本病有关的易患人群,危险因素尚不明确。

本病无分期分型。

右上腹部或肝区疼痛是本病最主要的症状,此外,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类癌综合征、异位 ACTH 综合征。

手术治疗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首选肝叶切除术,术后可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非手术首选肝动脉栓塞化疗。

随着疾病的发展,肝脏类癌可造成消瘦、乏力等危害,甚至发生肿瘤恶变,乃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病若经过正规治疗,其恢复良好,复发率低。

症状

右上腹部或肝区疼痛等症状,是肝脏类癌注最常见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消瘦、乏力等症状。

肝脏类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肝脏类癌的常见症状包括:

右上腹部或肝区(右侧乳头以下和上腹)疼痛:表现为钝痛(闷痛)或胀痛。

消化道症状: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

全身症状:患者还会出现类癌综合征(表现为皮肤潮红)、异位 ACTH 综合征(表现为满月脸、面颊丰满,红而发紫,有如熟透了的大苹果即多血质外貌、以心脏、腹部为中心发展的肥胖即向心性肥胖、痤疮、紫纹、高血压、继发性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顽固性低血糖(表现为面色苍白,大汗、心慌等)、消瘦、乏力、发热等表现。

肝脏类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呕吐。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厌食、消瘦、乏力、发热。

病因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肝脏类癌注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予以证实。

哪些人容易患肝脏类癌?

目前暂未查见权威证据明确本病有关的易患人群,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右上腹部或肝区疼痛。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胀、恶心注、呕吐。

顽固性低血糖、消瘦、乏力、发热。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导致的剧烈腹痛、低血压、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肝胆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肝脏类癌?

当医生怀疑是肝脏类癌时,将通过影像学检查、相关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予以确诊。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超声检查: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肿块的大小、形态、质地、边缘及肿块的囊实性。

CT: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肿瘤的密度和形态,与周围组织器官的位置关系,增强 CT 可观察肿瘤的血供情况。

血管造影:通过此项检查,可观察肿块的血供情况、血管分布及有无肿块出血。

腹部 MRI:通过此项检查,可了解肿块的浸润范围和血供情况。

血液学检查:通过检测血清和组织中色氨酸羟化酶活性及表达情况,有助于类癌的诊断。

尿液检查:通过检测尿液中 5-羟吲哚乙酸的水平,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肝脏类癌诊断的金标准,通过此项检查,可最终确诊疾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症状多久了?

具体有哪些症状?

曾接受何种治疗?效果如何?

最近症状有什么变化?减轻了还是加重了?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有后遗症和并发症吗?

治疗费用如何?保险报销吗?

治疗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式,本病若经过正规治疗,其恢复良好,复发率低。

药物治疗

肝动脉栓塞化疗药物:肝脏类癌注的非手术首选治疗方法,该治疗的作用为阻断肿瘤血供,同时灌注化疗药物,起到手术加化疗的作用,常用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氟尿嘧啶等。

全身化疗药物:对于不能手术或不宜进行肝动脉栓塞化疗的患者,可选择全身化疗,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细胞毒性作用,但疗效较差,常用药物有 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阿霉素、环磷酰胺、链唑霉素等。

手术治疗

肝叶切除术:该治疗的作用为直接切除肿瘤,最主要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肿瘤局限于肝叶的患者。

其他治疗

放射治疗:不能手术切除者可用放射治疗,有一定疗效,但邻近器官易受放射损害,该治疗的作用为利用射线杀灭肿瘤细胞。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本病可发展为消瘦,类癌综合征甚至肿瘤恶变,患者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影响患者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存活 4 年以上,复发率低。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观察腹部体征的变化,切口敷料有无渗出,引流管是否通畅等。

放疗注意事项: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肝功能损害;肝脏突然肿大,大量腹水注,黄疸等,患者可服用保肝药物、利尿、激素治疗来缓解症状。

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胃肠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异常,化疗前后均使用 5-羟色胺拮抗剂止吐药, 鼓励患者多饮水, 以加速药物从体内排出。

定期复查:术后2 年内,应每半年复查 1 次;2 年之后每年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肿瘤标志物、胸片、腹部 B 超等项目。

饮食: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需禁食,约 1 天后可给予清米汤、果汁等流质饮食,约 1 周后逐步改为米粥、馄饨等半流质和正常饮食。建议多吃水果和蔬菜,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纤维素,利于排便。

若为普通患者,饮食中要减少高脂肪饮食,少吃肉和肉制品、糕点等,摄入猕猴桃、橙子、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 的食物和芹菜、玉米等纤维素食物。

运动:

若为手术患者,术后通常需要卧床休息约 1~3 天,随后可以下床在小范围内走动,并根据身体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运动强度,但在短期内注意不要大幅度蹲下、跳跃,更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若为非手术患者,可进行适当体育锻炼,以慢走、慢跑为宜,每天运动 30 小时,每周运动 3 次。

其他:保持卫生习惯、戒烟、限酒等。

预防

本病暂无权威证据支持的特异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谷维素片的功效与作用-谷维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壮腰健肾丸的功效与作用-壮腰健肾丸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