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非毒性甲状腺肿
概述
甲状腺是位于颈部的一个蝶形腺体。甲状腺肿是指甲状腺异常增大至超过2倍正常体积。单纯性甲状腺肿 (simple goiter) 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正常,它是由于缺碘、致甲状腺肿物质,或遗传因素引发的代偿性肿大,故又称非毒性甲状腺肿。该病进展缓慢,不会发展为肿瘤,女性患者比例明显更高。
根据发病的流行情况,可分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和散发性甲状腺肿。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地理因素造成群体性缺碘所致;散发性甲状腺肿的成因较为复杂,可能是基因缺陷、自身免疫或饮食因素所致,很多难以最终明确。
如果患者检出甲状腺肿,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接受相应的治疗。
医生通过触诊或常规体检的吞咽动作,就可以检出甲状腺肿。但临床诊断需要综合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或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才能得出较为较为明确的结论。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原则是根据患者情况实施个体化治疗。但各种方案的疗效尚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支持。
轻度患者由于甲状腺功能正常,无临床症状,无需特别治疗,饮食补碘,密切随访即可。
症状较为严重的患者可根据病情程度和患者意愿,采用甲状腺激素、手术或放射性同位素进行治疗。
日常防治的关键在于饮食获取充足的碘,加碘盐、海鲜、海苔都能提供丰富的碘。
症状
一些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还有一些患者早期甲状腺呈弥漫性肿大。
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会出现哪些症状?
颈部肿胀;
咽喉有紧缩感;
咳嗽;
声音嘶哑;
吞咽困难;
呼吸困难。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病程进展缓慢,初始为轻、中度弥漫性肿大,很少有巨大者,甲状腺肿块较为柔软。随着腺体的增生,病情发展到后期可出现结节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哪些危害?
较小的甲状腺肿块并不会造成令人关注的健康或美观问题。如果甲状腺肿块较大,可对周围组织造成压迫症状:
压迫气管,导致呼吸不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
压迫食管,导致吞咽困难;
压迫神经,导致声音嘶哑;
压迫上腔静脉,导致头面部和上肢浮肿,面部青紫。
如体检发现甲状腺结节质地较硬而活动度欠佳,应警惕癌变的可能性。
病因
多种遗传或环境因素均可导致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什么引起的?
下列遗传或环境因素在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等各个相关环节产生抑制作用。人体会通过代偿机制,促进甲状腺组织增生,试图增强甲状腺合成激素的功能,临床就表现为甲状腺肿大。
缺碘:碘是生成甲状腺激素必不可少的物质,正常成人每日理想碘摄入量为 150 微克,如果每天少于 50 微克就会发生甲状腺肿。缺碘也是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
致甲状腺肿物质:包括饮食(大量长期食用卷心菜、含氟量过高的饮用水)和药物(硫脲类、磺胺类等),此类物质对碘参与的甲状腺激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
碘摄入过量:长期饮食中碘过多也会影响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合成和释放,造成甲状腺肿大。
遗传因素:过氧化物酶缺陷、甲状腺球蛋白基因突变、甲状腺激素受体缺陷、钠碘同向转运蛋白基因突变都会造成甲状腺肿。
细胞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皮生长因子和IGF结合蛋白可诱发甲状腺肿。
自身免疫疾病
抗半乳糖抗体
哪类人群容易出现单纯性甲状腺肿?
所有人都可能发生甲状腺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甲状腺肿风险因素:
饮食缺碘:生活在缺碘环境中,且无法获得碘剂补充的人群是发生甲状腺肿的高危人群。
女性:女性是甲状腺疾病的易感人群,也更容易发生甲状腺肿。
年龄:40 岁以后甲状腺肿更常见。
自身免疫病:伴有自身免疫病的病史或家族史,发生甲状腺肿的风险上升。
怀孕和更年期:在此阶段的发病风险更高。
服用某些药物:包括心脏病药物胺碘酮和精神科药物锂盐,都会增加发病风险。
辐射暴露:如果颈部或胸部区域接受过放疗,发病风险就会增加。
就医
临床医生可能只需要通过触摸患者的颈部,并要求患者在常规体检中进行吞咽动作,就可以很容易检出甲状腺肿。在某些情况下,医生甚至还能触摸到甲状腺结节。
应何时就医?
一部分患者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常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还有一部分患者早期甲状腺呈对称性、弥漫性肿大。当患者发现出现此症状时,请及时就诊。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单纯性甲状腺肿?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和体检一般很容易就能发现甲状腺肿的症状。单纯性甲状腺肿为无痛性肿胀,对周围组织和淋巴结无明显影响,多数情况下起病隐匿,甲状腺功能保持正常。
实验室检查
甲状腺功能测定:血清 TSH、T3、T4 水平正常。用敏感的测定方法可检出 TSH 值已达正常值上限,表示其处于功能异常的边缘状态。
碘-131 摄取率:碘-131 摄取率正常或升高。
尿碘测定:可以检测出是否存在碘缺乏。
抗体测定:自体产生的异常抗体也会导致甲状腺肿,验血可以证实是否有抗体存在。
特殊检查
颈部 B 超:通过声波反射显像,可以检出体检触诊无法感知的小结节。并且可以确定甲状腺的体积,结节的大小、数量、性质。
甲状腺扫描:在患者静脉注入放射性同位素,扫描显像,可以更好地了解甲状腺的组织形态、大小和结节性质。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细针穿刺活检过程中,采用超声引导细针刺入患者的甲状腺获得组织或液体样品,用于实验室检测。通过此项检测可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就诊过程中,医生可能会询问患者一些问题。快速准确地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医生做出诊断。
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医生可能询问的问题包括:
现在出现了哪些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平时做菜是不是用加碘盐?是不是喜欢吃海鲜?
以前得过什么比较严重的疾病?
现在有没有在吃什么药?
患者可能会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有多严重?
要采用什么方案治疗?
治疗以后会不会复发?
有没有可能发生癌变?要怎么监测?
以后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
目前仍缺乏足够的临床证据,对于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法尚未形成一致意见。甲状腺肿的治疗取决于甲状腺肿的体积和性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及致病的根本原因。
如何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
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应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轻度患者的甲状腺肿生长缓慢,无明显症状,且甲状腺功能正常,无需特殊治疗。临床密切随访,定期体检、验血、B超检查,同时日常应多食用含碘量丰富的食物,例如海带等。
若患者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对于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应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以预防复发。此外,放射性碘-131 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哪些药物治疗方案?
碘剂:地方性甲状腺肿早期患者可口服碘化钾,症状可逐步消失。但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应慎重补碘。
甲状腺激素:用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内源性 TSH 的分泌,从而防止甲状腺肿的进展,使其体积逐渐变小,但结节往往难以彻底消失。还需注意,停药后病情易复发,若出现复发可再次治疗。长期服用甲状腺激素,需关注其可能对心脏和骨骼的副作用。
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哪些手术治疗方案?
对于符合以下情况的患者,可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以迅速解除局部压迫症状:
巨大甲状腺肿和胸骨后甲状腺肿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或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
结节性甲状腺肿继发甲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结节性甲状腺肿疑似出现癌变。
患者非常希望改善身体外观。
手术之后仍然需要使用甲状腺激素治疗,以防止复发。
单纯性甲状腺肿有哪些放射治疗方案?
患者可以口服放射性碘-131,放射性碘-131 通过血流到达甲状腺,可破坏甲状腺细胞,使甲状腺不同程度缩小。
临床证据表明,安全性较好,不耐受手术的老年患者也可以选用该方案进行治疗,且治疗费用相对较为经济。
需要注意的是,采用放射性碘-131 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时,在治疗刚开始的几个月内,甲状腺因为放射性炎症反应可能反而会显得体积更大,在炎症反应消退几个月后,肿大的甲状腺才会渐渐萎缩变小。
此外还需注意,这种治疗后通常会遗留甲减的问题,需要长期乃至终生通过服用甲状腺激素来替代自身甲状腺功能。
日常注意
如果单纯性甲状腺肿是由饮食引起的,改变饮食习惯有助于患者治疗疾病,改善症状。
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日常注意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获取充足的碘:为了确保获取充足的碘,可使用加碘盐做菜,或每周至少吃 2 次海鲜,还可以多吃一些海苔和海带。虾和其他贝类就有非常高的含碘量。如果居住在富碘地区,当地种植的水果和蔬菜,出产的牛奶和酸奶都可能会含有一定量的碘。
避免摄入过量碘:尽管临床较为少见,但摄入过量的碘有时也会导致甲状腺肿。如果已经发生碘过量的问题,应避免食用加碘盐、贝类、海苔和碘剂。
预防
碘缺乏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最主要原因。补碘对于婴幼儿极为重要,可影响其智力和身体发育。在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预防:
推广加碘盐:这一方法行之有效,已经得到普遍推广。按照我国的食盐加碘比例,大约每天吃盐 5 克,可从中获取 100~150 微克碘。
碘油肌肉注射:可以作为暂时性的措施,在一定地区内一次性大剂量补碘。但注射较麻烦,而且会引起一些注射部位的不适,无法全面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