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β受体高敏综合征
概述
疾病定义:也称为β受体高敏综合征,是指体内内源性儿茶酚胺分泌正常,而β受体对儿茶酚胺的刺激过度敏感,进而导致心律加快、心机收缩能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等一系列心功能亢进的临床症候群。
流行病学:β受体亢进症好发于20~40岁的年轻女性,因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心绞痛、心肌炎等,约占心血管疾病的5%~10%。
最主要的病因/危险因素:β受体亢进症多见于青年女性,多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如疲劳、情绪紧张、压力大、精神创伤等。
主要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症状,常有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心前区疼痛,低热,多汗,焦虑不安,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叹气样呼吸,四肢发麻、晕厥,咽部阻塞感等症状。
主要治疗方法&治疗关键点&治疗难点:一般采取药物治疗。大多使用β受体阻滞剂,少数使用交感神经末梢抑制剂。对于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给予血管扩张剂等、洋地黄类强心药、利尿剂等。对于严重焦虑患者可酌情给予镇静剂。
疾病的主要危害: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 其他:及时、准确的诊断,并给予β受体阻滞剂,患者可完全恢复健康。
症状
患者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活动增强的症状,轻者表现为心悸,胸闷,头晕、乏力,心前区疼痛,焦虑不安,失眠多梦等;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β受体亢进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β受体亢进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胸闷:感觉就像刚跑完步一样;
心悸:在没有惊吓的情况下出现心慌,心跳加快;
头晕、乏力;
心前区疼痛:胸口疼痛;
烦躁易怒,失眠多梦;
四肢发麻、晕厥。
β受体亢进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
病因
β受体亢进症的病因尚未明确。
β受体亢进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β受体亢进症的病因尚未明确。多数认为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失调,导致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在疲劳、情绪紧张、压力大、精神创伤等应激条件下诱发该病。
哪些人容易患β受体亢进症?
20~40岁青年:虽然各年龄均可发病,但80%的患者在20~40岁。
女性:虽然男性和女性均可发病,但男∶女=1∶3~1∶6。
过劳:工作压力或强度较大的患者。
紧张:长期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患者。
创伤或生病:遭遇过不幸事件或重大疾病,造成精神压力的患者。
就医
由于β受体亢进症的表现缺乏特异性,其临床症状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类似,因而容易误诊或漏诊。
当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心前区疼痛时应当及时就医,严重时,如呼吸急促,大汗淋漓,血压持续降低,甚至休克应当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当患者出现以下一个或多个表现时应当及时就诊,如症状较重且持续不缓解,应当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快速的心跳
胸闷
头晕
胸口疼痛
极易疲惫
出汗
感觉气不够用,叹气后舒服
焦虑不安
血压持续降低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120:
呼吸急促
血压持续降低
大汗淋漓
休克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内分泌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β受体亢进症?
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外,结合心电图、异丙肾上腺素试验、普萘洛尔试验、血流动力学等检查结果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机的传感器链接胸部和四肢,记录心脏节律和结构的不规则性,用于发现心率加快,心脏负荷过重等情况。
血流动力学检查:用来评估心搏量、心脏指数。
异丙肾上腺素试验:用来评估β受体的反应是否过于敏感(过于敏感会引发功能亢进)。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2~3微克/分钟,分别在静滴前、后检测检测患者心率,若心率增加20~30 次/分钟以上,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ST 段下降,给予5毫克普萘洛尔静注5分钟内心率、心电图均恢复正常,即为阳性。
普萘洛尔试验:也用于评估β受体反应是否过于敏感。对于心率快,心电图出现T波倒置、ST段下降者给予普萘洛尔口服,在 30、60、120分钟后进行心电图检查,若T波、ST段恢复正常,即为阳性。
基础代谢率:用来评估患者基础代谢率升高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
有什么症状?哪里不舒服?
什么时候发现的?
是否有其他基础疾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
最近压力大不大?
最近心情怎么样?
从事什么工作?是否经常加班?
饮食习惯?
是否经常喝浓茶、咖啡、酒?
服用过什么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我的程度严不严重?
有什么检查方法?
有什么治疗手段?哪种最适合我?是否可报销?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这些症状能否完全治愈?
将来是否会复发?
是否具有遗传性?我的家人是否也需要进行相关筛查?
治疗
在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避免精神刺激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抑制β受体活性。若及时采取有效治疗,患者完全可以治愈,恢复正常。
药物治疗
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β受体亢进症的主要药物,其中,最常用的是普萘洛尔和美托洛尔。可抑制心脏 β 受体活性,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改善血流高动力循环状态。在治疗1~2 周后,症状可好转,需持续用药到症状完全消失,疗程不少于2 个月。但如果患有心脏传导阻滞、哮喘的患者禁止使用该类药物。
交感神经末梢抑制剂:通过抑制交感神经末梢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摄取、合成、存储,导致交感神经传导受阻,从而发挥作用。其中,最常用的是利血平。
镇静剂:用于焦虑严重的患者,代表药物:安定、舒乐安定。
利尿、强心类药物:对于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给予血管扩张剂等、洋地黄类强心药、利尿剂等。
手术治疗
该病不需手术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β受体亢进症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若及时给予β 受体阻滞剂,患者可完全可以治愈,恢复健康,预后理想。但少数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在精神刺激的因素下,可发展为心力衰竭,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日常注意
β受体亢进症日常注意事项和其他器质性心脏疾病相似,主要包括生活方式的改善、规范药物治疗、按时复查随访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避免熬夜、高强度工作;
放松心情,学会释放压力;
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
出现焦虑、抑郁、失眠的情况时应接受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
遵照医嘱服用药物,若病情复发,应及时就诊;
定期检查、随访。
预防
β受体亢进症的病因虽然尚未明确,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熬夜。
保持健康心态,有心理障碍时及时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予以药物治疗。
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限制咖啡、浓茶以及含酒精的饮料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