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和高血压是什么?糖尿病和高血压怎么办?糖尿病和高血压症状有哪些?

性病神经症是患者过分关注自身健康,不切实际地解释躯体征象或感觉异常,并坚定不移地确信自己患了 1 种或多种严重的性病。大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和女性,具体无发病率统计。性病神经症的病因目前还不明确,可能与个人人格缺陷有关。有性行为不检点、曾经患过性病等为该病的危险因素。性病神经症可分为性病反应过度或疑病性神经症、性病恐怖症等。性病神经症的最典型的症状就是患者心理异常高度害怕性病,并且对尿道、肛门、外阴以及分泌物高度警惕,反复检查化验,伴有其他的精神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失眠、耳鸣、乏力、食欲不振等。性病神经症的主要治疗方法是采用心理治疗,辅助以药物治疗;治疗关键点在于要消除患者的精神障碍;治疗难点是即使患者短时间内消除了对性病的恐惧,但也很容易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说性生活后,再次引发性病神经症的发生。性病神经症如果没有进行系统性和规范化的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的精神状况越来越差,会对性生活产生恐惧,极度焦虑甚至演变为抑郁症,严重者可能会感到尿道内有虫咬感,或阴道内虫爬感等过敏感觉症状。性病神经症的预防重点在于规律清洁的性生活,减少对性病的恐惧。

别称

糖尿病合并血压过高,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概述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内分泌疾病,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两种疾病发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明显增高,约为非糖尿病人群的 2 倍,并随年龄增长、体重增加及病程延长而上升。我国糖尿病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为 28.4%~48.1%。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发生早,其患病率高峰较非糖尿病人群提前 10 年。

病因和危险因素包括遗传、肥胖、吸烟、饮食、精神应激、胰岛素抵抗等。

患者有糖尿病症状,即多饮、多尿、多食、消瘦、疲乏无力等,合并高血压后,有头晕、头痛、颈项板紧、疲劳、心慌等症状。

采取降糖、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合理膳食,运动治疗,控制体重。降压药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与钙通道阻滞剂联合降压方案。治疗难点在于需长期用药和改变生活方式,患者不易坚持治疗。

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冠心病、心力衰竭、慢性肾衰竭、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以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本病为慢性疾病,难以根治,但控制好血糖、血压,可延缓疾病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出现或加重。

症状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症状可分为三类:糖尿病症状,高血压症状,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特有症状。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的常见症状:多数患者症状不明显。少数患者出现“三多一少”典型糖尿病症状,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高血压的常见症状:早期可无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有头痛、头晕、颈项板紧、视物模糊、耳鸣、失眠等症状。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特有表现:卧位高血压伴直立性低血压,是指患者在平躺时有心慌、胸闷等血压较高的表现,但是站起或直立时会有头晕、眼前发黑、晕倒等血压较低的表现。

糖尿病和高血压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心脏微血管病变、心力衰竭、冠心病、主动脉夹层等。

脑血管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并发症。

糖尿病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病因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主要或常见病因包括遗传、体重、饮食、吸烟、精神应激、胰岛素抵抗等。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高血压和糖尿病都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体重:体重增加是血压、血糖高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腹型肥胖者。

饮食:高盐、低钾、高蛋白摄入可致血压升高。营养过剩可致血糖升高。

精神应激:所从事职业需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较大。

吸烟:吸烟可能引起血压升高。

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此为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哪些人容易患糖尿病和高血压?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糖尿病和高血压:

有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糖尿病和高血压:

肥胖,尤其腹型肥胖者。

所从事职业需精神高度紧张的人群。

高盐低钾饮食者、营养过剩者。

吸烟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测量发现血糖升高超过正常值时:随机血糖≥11.1 毫摩尔/升或空腹血糖≥7.0 毫摩尔/升,或出现典型“三多一少”症状时。

发现血压增高或出现高血压常见症状:已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测量发现血压≥140/90 毫米汞柱;或出现头痛、头晕、颈项板紧、疲劳、心慌等高血压常见症状。

出现糖尿病和高血压的并发症症状:如出现心绞痛、胸闷、气促等心脑血管疾病症状,出现少尿、泡沫尿等慢性肾病症状,出现视物模糊等视网膜病变,出现肢端麻木、感觉异常等神经系统疾病症状。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头痛嗜睡、呼吸深快、血压下降、四肢冰冷、意识模糊等症状。

足部有溃疡、感染,皮肤干燥发凉。

突发胸背部撕裂样疼痛。

突发昏厥倒地、肢体瘫痪等症状。

建议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糖尿病和高血压?

当医生怀疑是糖尿病和高血压时,将通常对患者进行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胰岛素释放实验等检查确诊是否为糖尿病。同时对患者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超声心动图,确定有无合并高血压。再进行心血管、肝、肾、脑、眼科以及神经系统检查,筛查有无相关并发症。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血糖测定:测定血浆中葡萄糖浓度,可反映患者的瞬时血糖水平。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用以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机体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在口服 75 克葡萄糖后,测定空腹及服糖后 2 小时内系列血浆葡萄糖浓度。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 8~12 周的血糖控制情况,反映血糖总体控制情况,可以指导对血糖的调整。

胰岛素释放实验:用于了解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指导治疗。令患者空腹时定量口服葡萄糖,测定空腹及服糖后 2 小时内的一系列时间的血浆胰岛素水平。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早期高血压病的诊断,可指导合理用药,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进展。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器测定一个人昼夜 24 小时内每间隔一定时间的血压值。

超声心动图:可提供心脏和大血管内血流的时间和空间信息,是心脏及大血管血流动力学分析的重要方法。可观察糖尿病和高血压累及心脏的情况。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确诊为糖尿病的?确诊糖尿病之前血压高吗?

糖尿病有无规律治疗?服用什么降糖药物?血糖控制好吗?

有无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有无头痛、头晕、颈项板紧等症状?

喜欢吃咸的或油腻的食物吗?工作压力大吗?有没有吸烟?

家里有没有人患有高血压或糖尿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可以治愈吗?

降压、降糖药物如何服用?需要长期服用吗?

不吃药靠改变生活方式可以让我血糖、血压恢复正常吗?

血压、血糖降到哪个数值才符合正常标准?

平时饮食要注意什么吗?

日常生活该如何预防高血压和高血糖?

治疗

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早发现、早治疗并需持之以恒,使血糖、血压尽可能降至正常范围。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 可明显改善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和脂代谢;对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和多种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保护作用,现被推荐作为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的首选降压药物。代表药为卡托普利等。

血管紧张素 Ⅱ 受体拮抗剂(ARB Ⅱ):与 ACEI 类药物的作用类似,且不良反应较 ACEI 少,常用药物如厄贝沙坦等。

钙通道阻滞剂(CCB):CCB 类药物对胰岛素的释放有潜在的抑制作用,在糖耐量受损和接受饮食和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选用 CCB,应注意监测血糖。代表药为硝苯地平。

利尿剂: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体内常有水钠滞留,尤其并发糖尿病肾病时,利尿剂可小剂量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以增强其他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代表药为吲哒帕胺。

降压药物联合治疗: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常用的联合降压药物治疗为:ACEI(或 ARB Ⅱ)与 CCB,可作为首选联合治疗方案;其次,可选择 ACEI(或 ARB Ⅱ)与小剂量利尿剂;还可联用 ACEI(或 ARB Ⅱ)与 CCB、利尿药。

降糖药物:二甲双胍、格列本脲、瑞格列奈、阿卡波糖等口服降糖药可有效降低血糖。药物控制血糖不佳时,则使用胰岛素制剂。

胰岛素制剂:胰岛素是控制高血糖的有效和重要手段。按作用起效快慢和维持时间,胰岛素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和预混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可分为速效、长效、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常用药物如门冬胰岛素,中性鱼精蛋白锌人类胰岛素,甘精胰岛素等。

其他治疗方法

运动治疗:不仅可改善糖代谢,而且可降血压。

医学营养治疗:由营养师制定营养计划,可纠正代谢紊乱、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缓胰岛细胞功能障碍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将会使心、肝、肾、脑、眼、神经系统等出现严重并发症。

经过正规治疗后,控制血糖、血压在一定水平,可延缓并发症的出现和进展。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降压、降糖药物需遵医嘱规律服用,不可自行停药或换药。

在家每日定时监测血压、血糖。

定期去医院体检,注意筛查心、肝、肾、脑、眼、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饮食:“二高三低”饮食,即低盐、低热量、低脂肪和高钾、高纤维素饮食。

运动: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支持。一般推荐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打太极拳、骑车),运动时间每周至少 150 分钟。恢复并控制理想体重,理想体重的估算公式: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定期监测:有糖尿病和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应注意定期监测血糖和血压,并更加注意改变生活方式以规避该病的发生。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饮食:控制总热量、合理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物质、少量多餐、高纤维饮食、口味清淡、不沾烟酒。

运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支持,控制体重。

精神放松: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避免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工作生活环境。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疾病

外阴营养不良是什么?外阴营养不良怎么办?外阴营养不良症状有哪些?

2023-7-22 16:44:50

药品

碳酸氢钠片的功效与作用-碳酸氢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