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库特纳瘤,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概述
涎石病是指在唾液腺(主要为下颌下腺)或导管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下颌下腺炎是发生于下颌下腺的炎症,多由于腺体导管内结石阻塞导管导致唾液排出受阻而继发炎症。
涎石病的发生率约为每年(2.9~5.5)/10 万,男性多于女性。
涎石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某些局部因素有关,如异物、炎症、唾液滞留等,也可能与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有关。慢性下颌下腺炎多数是由下颌下腺涎石引起。
主要症状为进食时下颌下区肿大、胀感和疼痛,停止进食后腺体自行复原,疼痛消失,有时部分患者口内有异味、流脓。
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取石术、腺体切除术。治疗的关键点为结石的去除。治疗难点为取净结石但不影响唾液腺的分泌。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在进食时唾液腺肿大、疼痛,从而影响进食,若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导致下颌下间隙感染甚至口底脓肿,严重时可影响呼吸。
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定期检查,是预防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关键。
症状
进食时腺体(下颌下区)迅速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退,是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最典型的症状。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肿胀:患者进食时,下颌下区肿大,患者自觉胀感。阻塞严重的患者,腺体肿胀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
疼痛:进食疼痛,疼痛剧烈时呈针刺样。可伴有同侧舌及舌尖痛,并引起耳颞部或颈部疼痛。停止进食后,疼痛可消失。
红肿、溢脓:口腔底部、舌头下舌系带附近黏膜红肿,舌下有时会有脓液流出。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下颌下间隙感染:炎症向下扩散,可引起下颌下间隙感染,发生化脓时可发生口底脓肿。
病因
涎石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某些局部因素(如口腔内有异物、唾液滞留)及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有关。而下颌下腺炎多数是由下颌下腺涎石引起,少数患者与口底受伤、鱼刺扎破口底导致导管狭窄有关。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口腔内异物:口腔中食物、细菌、异物落入唾液腺的导管中,从而造成导管的阻塞;
炎症:唾液腺炎症导致导管狭窄;
唾液滞留:唾液滞留于唾液腺体及唾液腺导管中,长期可能形成钙化的结石;
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紊乱:由于无机盐代谢紊乱,导致唾液腺导管内形成钙化的结石;
导管损伤:如鱼刺扎破口底,导致导管损伤后狭窄引发炎症。
哪些人容易患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患有唾液腺炎症的人:由于唾液腺的反复炎症,导致导管发生狭窄、阻塞;
口腔卫生状况差的人:由于口腔卫生差,口腔内有异物可以掉入到唾液腺导管中而引起阻塞。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20~40 岁中青年。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进食时下颌下区迅速肿胀、疼痛,停止进食后,疼痛可消失;
口腔底部、舌头下的黏膜红肿,舌下有时会有脓液流出。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当医生怀疑是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时,将通常进行口腔唾液腺的口底双合诊检查,在触有硬块、压痛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 X 线平片、唾液腺造影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口底双合诊检查:医生将一手置于下颌下区,另一手在患者口内触诊,可通过是否触有硬块、有无压痛等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有结石。
影像学检查:通过各种手段的影像学成像,判断腺体导管内是否有结石、腺体是否有炎症以及定位结石的位置等,方法如下:
下颌横断牙合片:诊断下颌前部唾液腺结石的有效途径。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唾液腺结石;
下颌下腺侧位片:诊断下颌后部唾液腺结石的有效途径。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唾液腺结石;
超声和 CT:对不同位置的唾液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率;
X 线造影:对于诊断隐匿性的唾液腺结石意义明显,往唾液腺导管中注射显影的试剂,对比来显示隐匿性的结石。适用于在 X 片中不显影的唾液腺结石;
唾液腺 MR 造影: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诊断方法,对 X 线片中显示及不显示的唾液腺结石均适用,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者及孕妇等不适宜放射线暴露的患者;
涎腺内窥镜:可通过内镜深入导管之中,可以直接显示涎腺导管管腔、结石、异物及息肉,并可以和治疗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有没有肿胀疼痛的症状?
饭后症状有没有缓解?
有没有脓性唾液流出?
有没有其他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会持续多久?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治疗以后我吃饭还会疼吗?
治疗以后会不会复发?
我需要做什么才能保证不复发?
治疗
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取石术、腺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取石术:通过手术将唾液腺导管中的结石取出。适用于没有下颌下腺反复感染史、腺体还未纤维化以及功能测定腺体功能存在的患者。
腺体切除术:将累及的唾液腺进行手术切除,而不是去除结石。适用于一般方法无法取出的唾液腺结石,如磨牙区难操作及磨牙后区的结石,以及下颌下腺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已失去摄取及分泌功能者。
其他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很小的唾液腺结石,患者口含蘸有柠檬酸的棉签或维生素 C 片,也可进食酸性水果或其他食物,促进唾液分泌,可能会使得结石自行排出。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在吃饭时唾液腺区会一直疼痛、肿胀,影响进食,口内还有可能有异味,还可能会导致下颌下间隙感染甚至口底脓肿,严重时可影响呼吸。
经过正规治疗后,炎症消除,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进食或者分泌唾液。
日常注意
保持口腔清洁、有效地预防感染,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 2~3 次,吃东西后轻柔地漱口。减少对伤口的刺激,1 周之后拆线。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情况下服用抗生素,如果出现皮疹、心慌、胸闷、出冷汗、血压降低,甚至出现昏迷时,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遵医嘱术后 3 个月、半年复诊,主要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唾液分泌情况、有无唾液腺导管有断口等并发症。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第 1 天起进食半流质饮食,第 4 天后可进普通饮食。3 个月内禁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山楂、柠檬等,避免刺激过多唾液分泌。
普通患者:多吃酸性食物及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橘子、葡萄、维生素 C 片等。
运动:可正常运动,但手术后的患者,1~2 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打篮球等。
其他: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大于 3000 毫升,每天刷牙 2~3 次,用漱口水漱口,减少感染的机会。
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多喝水、定期检查,是预防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关键。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大于 3000 毫升;
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 2~3 次,用漱口水漱口。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每半年到口腔颌面外科做一次唾液腺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