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是什么?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怎么办?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症状有哪些?

幽闭恐惧症是一种对封闭空间的恐惧症。当患者进入密闭、狭窄环境或空间时,会出现焦虑、恐慌反应。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各年龄层均可发病。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如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性格因素(脆弱、胆小、害羞)、心理压力、处理问题的经验少等。当患者进入密闭空间时,如拥挤的公共场所、车厢、电梯、机舱内等,不自主地出现焦虑、恐慌情绪。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早就医。医生通过了解症状,询问相关病史,进行量表测试后给出明确诊断。幽闭恐惧症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通过分析性心理疗法,患者能了解、分析、认识病情,从而减轻焦虑;同时接受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以改善紧张、焦虑情绪。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放松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家人的鼓励、关心也很重要。引发幽闭恐惧症的原因较复杂,无法从根本上预防此病。

别称

库特纳瘤,慢性硬化性颌下腺炎

概述

涎石病是指在唾液腺(主要为下颌下腺)或导管发生钙化性团块而引起的一系列病变。下颌下腺炎是发生于下颌下腺的炎症,多由于腺体导管内结石阻塞导管导致唾液排出受阻而继发炎症。

涎石病的发生率约为每年(2.9~5.5)/10 万,男性多于女性。

涎石病的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某些局部因素有关,如异物、炎症、唾液滞留等,也可能与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有关。慢性下颌下腺炎多数是由下颌下腺涎石引起。

主要症状为进食时下颌下区肿大、胀感和疼痛,停止进食后腺体自行复原,疼痛消失,有时部分患者口内有异味、流脓。

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取石术、腺体切除术。治疗的关键点为结石的去除。治疗难点为取净结石但不影响唾液腺的分泌。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在进食时唾液腺肿大、疼痛,从而影响进食,若不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导致下颌下间隙感染甚至口底脓肿,严重时可影响呼吸。

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定期检查,是预防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关键。

症状

进食时腺体(下颌下区)迅速肿胀、疼痛,进食后症状逐渐减轻、消退,是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最典型的症状。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常见症状包括:

肿胀:患者进食时,下颌下区肿大,患者自觉胀感。阻塞严重的患者,腺体肿胀可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不能完全消退。

疼痛:进食疼痛,疼痛剧烈时呈针刺样。可伴有同侧舌及舌尖痛,并引起耳颞部或颈部疼痛。停止进食后,疼痛可消失。

红肿、溢脓:口腔底部、舌头下舌系带附近黏膜红肿,舌下有时会有脓液流出。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下颌下间隙感染:炎症向下扩散,可引起下颌下间隙感染,发生化脓时可发生口底脓肿。

病因

涎石病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某些局部因素(如口腔内有异物、唾液滞留)及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有关。而下颌下腺炎多数是由下颌下腺涎石引起,少数患者与口底受伤、鱼刺扎破口底导致导管狭窄有关。

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口腔内异物:口腔中食物、细菌、异物落入唾液腺的导管中,从而造成导管的阻塞;

炎症:唾液腺炎症导致导管狭窄;

唾液滞留:唾液滞留于唾液腺体及唾液腺导管中,长期可能形成钙化的结石;

机体无机盐新陈代谢紊乱:由于无机盐代谢紊乱,导致唾液腺导管内形成钙化的结石;

导管损伤:如鱼刺扎破口底,导致导管损伤后狭窄引发炎症。

哪些人容易患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患有唾液腺炎症的人:由于唾液腺的反复炎症,导致导管发生狭窄、阻塞;

口腔卫生状况差的人:由于口腔卫生差,口腔内有异物可以掉入到唾液腺导管中而引起阻塞。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20~40 岁中青年。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进食时下颌下区迅速肿胀、疼痛,停止进食后,疼痛可消失;

口腔底部、舌头下的黏膜红肿,舌下有时会有脓液流出。

建议就诊科室

口腔颌面外科

内分泌科

医生如何诊断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

当医生怀疑是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时,将通常进行口腔唾液腺的口底双合诊检查,在触有硬块、压痛结果后,可能进一步通过 X 线平片、唾液腺造影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口底双合诊检查:医生将一手置于下颌下区,另一手在患者口内触诊,可通过是否触有硬块、有无压痛等检查初步判断是否有结石。

影像学检查:通过各种手段的影像学成像,判断腺体导管内是否有结石、腺体是否有炎症以及定位结石的位置等,方法如下:

下颌横断牙合片:诊断下颌前部唾液腺结石的有效途径。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较前部的唾液腺结石;

下颌下腺侧位片:诊断下颌后部唾液腺结石的有效途径。适用于下颌下腺导管后部及腺体内的唾液腺结石;

超声和 CT:对不同位置的唾液腺结石有较高的诊断率;

X 线造影:对于诊断隐匿性的唾液腺结石意义明显,往唾液腺导管中注射显影的试剂,对比来显示隐匿性的结石。适用于在 X 片中不显影的唾液腺结石;

唾液腺 MR 造影:是一种无创无放射性的诊断方法,对 X 线片中显示及不显示的唾液腺结石均适用,尤其适用于对造影剂过敏者及孕妇等不适宜放射线暴露的患者;

涎腺内窥镜:可通过内镜深入导管之中,可以直接显示涎腺导管管腔、结石、异物及息肉,并可以和治疗手段相结合,达到更好的效果。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的症状?

有没有肿胀疼痛的症状?

饭后症状有没有缓解?

有没有脓性唾液流出?

有没有其他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会持续多久?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治疗以后我吃饭还会疼吗?

治疗以后会不会复发?

我需要做什么才能保证不复发?

治疗

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取石术、腺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取石术:通过手术将唾液腺导管中的结石取出。适用于没有下颌下腺反复感染史、腺体还未纤维化以及功能测定腺体功能存在的患者。

腺体切除术:将累及的唾液腺进行手术切除,而不是去除结石。适用于一般方法无法取出的唾液腺结石,如磨牙区难操作及磨牙后区的结石,以及下颌下腺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已失去摄取及分泌功能者。

其他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适用于很小的唾液腺结石,患者口含蘸有柠檬酸的棉签或维生素 C 片,也可进食酸性水果或其他食物,促进唾液分泌,可能会使得结石自行排出。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在吃饭时唾液腺区会一直疼痛、肿胀,影响进食,口内还有可能有异味,还可能会导致下颌下间隙感染甚至口底脓肿,严重时可影响呼吸。

经过正规治疗后,炎症消除,大部分患者恢复正常,可以正常进食或者分泌唾液。

日常注意

保持口腔清洁、有效地预防感染,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应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 2~3 次,吃东西后轻柔地漱口。减少对伤口的刺激,1 周之后拆线。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情况下服用抗生素,如果出现皮疹、心慌、胸闷、出冷汗、血压降低,甚至出现昏迷时,及时就医。

术后、用药复查:遵医嘱术后 3 个月、半年复诊,主要检查伤口愈合情况、唾液分泌情况、有无唾液腺导管有断口等并发症。

饮食:

手术患者:术后第 1 天起进食半流质饮食,第 4 天后可进普通饮食。3 个月内禁食酸辣刺激性食物,如山楂、柠檬等,避免刺激过多唾液分泌。

普通患者:多吃酸性食物及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如橘子、葡萄、维生素 C 片等。

运动:可正常运动,但手术后的患者,1~2 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如长跑、打篮球等。

其他:保持口腔清洁,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大于 3000 毫升,每天刷牙 2~3 次,用漱口水漱口,减少感染的机会。

预防

保持口腔卫生清洁、多喝水、定期检查,是预防涎石病和下颌下腺炎的关键。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多喝水,每天饮水量大于 3000 毫升;

注意口腔卫生,每天刷牙 2~3 次,用漱口水漱口。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每半年到口腔颌面外科做一次唾液腺的检查。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脑塞通丸(康凯)的功效与作用-脑塞通丸(康凯)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盐酸四环素片的功效与作用-盐酸四环素片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