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心跳的节奏由窦房结控制。窦房结产生电冲动,然后通过纤维将电冲动传导给左右心室,这个冲动刺激心肌细胞收缩产生心跳。其中,将冲动传导给右心室的纤维叫右束支。左右两侧的传导一般是同步的。
如果右束支发生一些情况使传导减慢,称为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RBBB)为右束支传导阻滞的一种类型,表现为左右心室无法同时激动,从而出现传导延迟。
此病可分为正常变异和病理性两类,前者常见于无心脏疾病的健康人,后者则多见于右心负荷过重的心脏病患者(如风心病和先天性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右室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等)。
正常状态下发生的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无症状,但若存在基础心脏疾病,则表现为原有疾病的症状。
患者通常无需接受治疗,定期复查即可;若存在明确病因,则积极治疗病因。严重时也可植入临时或永久性起搏器治疗。
症状
生理性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一般不会出现症状。若存在其他基础病因,则会表现相应疾病症状[1]。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患者如果是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性早搏时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出现以下快速性心律失常症状:
心慌。
胸闷、憋气。
头晕。
恶心、呕吐。
患者患有肺栓塞或急性肺心病时,心电图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出冷汗。
胸闷、气促。
胸痛。
咳嗽。
呼吸困难。
晕厥。
严重者可出现脑缺氧症状:极度焦虑不安、恐惧、恶心、抽搐和昏迷。
病因
常见病因有哪些?
患者本身有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或房性早搏。
患者患有大面积肺栓塞或急性肺心病:一过性表现可能是由于右室急性扩张、受牵张心肌或周围传导系统传导延迟所致。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供应传导系统的冠状动脉缺血引起的。
右室肥厚患者:可能是由肥厚或扩张的右室心肌传导减慢引起的。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者体检时心电图提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应积极明确是否存在病因。
心电图提示患者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且有心慌、胸闷等症状。
患者因发现患有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而过度焦虑,影响正常生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者头晕、黑矇(看不到或看不清,眼前发黑)伴跌倒,甚至意识丧失。
患者呼吸、心跳骤停。
建议就诊科室
心内科
呼吸科
医生如何诊断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12 导联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为主要检查方法。
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心脏核磁等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结构及功能改变。
胸片、肺部CT、肺动脉CT三维成像、肺功能等检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相关呼吸系统疾病等。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过什么症状?是否出现过头晕、胸闷、胸痛等症状?
症状在什么情况下加重或者缓解?
是否存在冠心病、高血压、肺部疾病等既往病史?
是否发现心电图异常?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是否有生命危险?
没有症状是否需要治疗?
可以服用何种药物缓解症状?
是不是一定会发展成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需要安起搏器吗?
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遗传的可能吗?孩子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体检发现的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不需要做任何处理,定期复查即可;若因疾病引起,则主要针对病因治疗。必要时医生会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基础病因和阻滞的发展情况,慎重考虑起搏治疗。
病因治疗
对于存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医生会进行对因治疗,定期复查心电图,观察疾病否有进展。
各种急性心肌炎、心脏相关外科或介入手术操作损伤引起的,往往与急性炎性水肿相关,必要时医生会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如果是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心肌梗死的救治若及时有效,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往往是可逆的,数小时或数日即可恢复,一般无需永久起搏治疗。
手术治疗
患者合并其他部位传导系统阻滞(三支阻滞)时,医生会酌情考虑植入永久起搏器来治疗。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患者应放松心情,适度运动,以不觉劳累为宜。
保证休息,勿熬夜。
戒烟。
定期复查。
预防
此病暂无很好的预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