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心房纤颤,心房颤动
概述
症状
房颤是“心房颤动”或“心房纤颤”的简称,心脏的电系统出现障碍,导致心房运动失去正常的节律,发生不规则的快速小幅颤动,表现为心跳加速、或心跳不规则。房颤是常见的心律失常,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越来越高。
房颤典型症状是突然发作的心慌不适,也可以表现为气短、胸痛,心跳过快时患者可能晕厥。严重时可以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双腿浮肿等心力衰竭症状。
房颤有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即引起脑卒中(中风)。心房不规则运动,导致心房内血流淤滞,容易在一个“死角地带”(左心耳)形成血栓,如果血栓脱落,顺着血流进入大脑,就形成中风。
房颤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早期病变时往往是阵发性的,需要24小时心电图、甚至7天心电图才能“捕捉”到。
房颤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两类。药物治疗的目的是恢复正常心律、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缺点是不能根治房颤。手术可以根治房颤,但有一定复发率,包括射频消融术、外科手术等。
对于健康人群,适量运动、饮食规律、戒烟限酒有助于预防房颤;而对于已经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可以降低发生房颤的风险。
病因
许多房颤患者没有任何症状,往往在常规体检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才发现,也有些患者可能会察觉到脉搏不规则,除此之外也没有明显不适。
房颤有哪些症状?
阵发性房颤,房颤持续时间不超过7天,自行终止或在治疗后终止。持续性房颤,持续时间超过7天。永久性房颤,持续超过1年。
常见的房颤症状包括:
心悸(自己感觉到心脏快速或不规则跳动)。
脉搏不规则。
气短,尤其发生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
虚弱、疲乏。
胸痛。
思维迷糊或混乱。
晕倒(晕厥)。
由于房颤可能没有症状,学会自己检查脉搏非常重要。也可以使用听诊器来监听自己的心跳,如果发现心跳不规则,应及时就诊。
房颤有哪些并发症?
脑卒中。
心力衰竭。
就医
房颤的病因有哪些?
影响心脏结构的因素: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力衰竭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心肌病
可能导致房颤的其他疾病或状况包括: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贫血
某些肺部疾病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心脏手术或其他开胸手术
哪些因素增加房颤风险?
年龄超过60岁。
肥胖。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
有房颤家族史。
精神过于紧张,压力大
某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长期过量饮酒或一次性大量饮酒、吸烟、熬夜。
治疗
何时应就医?
如果出现下述情况,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有心脏病发作的症状,例如胸痛或胸部压迫感、呼吸困难、恶心呕吐等。
有脑卒中发作症状,例如突发的视力变化、说不出话、皮肤麻木或针刺感、虚弱无力、一侧身体或肢体无法活动。
出现下述情况,也应及时就医:
心跳或脉搏不规律(自己感觉到心脏快速或不规律地跳动)。
一阵无法解释的头晕眼花或意识混乱。
没有明显原因地突发晕倒(晕厥)或几乎晕倒。
气短,在体力活动时加重。
就诊科室
心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房颤?
心电图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是发现房颤最准确、最简单的检查方法。早期房颤往往是阵发性的,需要24小时心电图、甚至7天心电图才能“捕捉”到。
在诊断房颤后,有时候为了寻找病因或并发症,医生可能会做其他检查,例如:
电生理检查。可帮助医生排查患者的心跳节律(心律)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法。
超声心动图。可以显示患者的心脏大小是否正常、心脏瓣膜是否受损、心脏泵血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心力衰竭或以往发生过心肌梗死。
血液检查。可检测甲状腺激素,判断有无甲亢导致房颤。
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若已被确诊为房颤并接受口服华法林治疗,在其后的随访期内,需要定期抽血做这项检查,来了解凝血所需的时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心跳不齐、头晕气短的症状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有其他心脏病吗?怎么治的?做过心脏手术吗?
血压高不高?
有高血脂吗?治疗过吗?
有肺病、甲亢吗?
下肢有没有麻木、发冷的情况?
有没有直系亲属也得过房颤或其他心脏病?
工作压力大吗?经常熬夜吗?
平时酗酒、抽烟吗?
在吃哪些药?
患者可能向医生询问哪些问题?
我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严重吗?
需要做哪些检查?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该如何治疗?哪种方法最适合我?
需要手术吗?
我的病能治好吗?有后遗症吗?
得了房颤,就一定会发生脑血栓吗?
我还能正常过夫妻生活吗?
我的运动也要受限制吗?
除了正规治疗,我在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日常注意
房颤的治疗宗旨是缓解症状,预防脑卒中和心衰。心跳过快的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心率。心跳不规律的患者,可通过药物纠正心律。如果发生脑卒中风险较高,还需要服用抗凝药防血栓。药物效果不佳,还可通过电复律、导管消融、外科手术的方法终止房颤。
哪些药物可以治疗房颤?
房颤患者药物治疗的目的大致分为三类:恢复正常心律、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脑卒中等并发症。
预防卒中的药物
对有中高度脑卒中风险的房颤患者,医生很可能会推荐服用抗凝药。这类药物包括:
华法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如阿哌沙班、达比加群酯、依度沙班、利伐沙班等。
控制心率的药物
如果心率太快,可能需要使用药物来控制,一般而言,心率不需要降到特别低,每分钟不超过110次可能就有很大帮助。这类药物包括:
β受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
地高辛
这些药物可以缓解心率过快引起的症状,但可能无法缓解房颤引起的其他症状。如果心率过慢,一般不会使用药物,而是使用起搏器来治疗。
纠正心律的药物
对部分患者,心律控制药物(也称为抗心律失常药)可以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有助于缓解由不规则心跳引起的症状,并能防止房颤复发。
但是纠正心律的药物并不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也不能降低死亡率。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房颤?
除了药物之外,还有一些方法可以治疗房颤,例如:
电复律。使用低电压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导管射频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局部释放高频电流,通过热效能,一次性消除“病灶”。
外科手术(Maze手术)。可通过微创或开胸手术操作。术后形成的瘢痕组织能阻止异常的电传导,有可能终止房颤。
左心耳封堵手术。房颤发作时,左心耳(左心房上的一个小腔隙)内最容易形成血栓,引发脑卒中。有一种名为“左心耳封堵手术”的治疗可以应对这种情况,医生在导管指引下,将“封堵器”放入左心耳,可以防止血栓形成。该手术适用于脑卒中风险较高,又不能长期口服抗凝药的患者,目前只在少数医院开展。
预防
房颤患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改变生活方式
不要吸烟,同时避免接触二手烟。
戒酒。在房颤未能充分控制时,请远离酒精。
多吃有益心脏的食物。如鱼类、水果、蔬菜、豆类、高纤维谷物、橄榄油等。
制定并进行体育锻炼。运动类型及强度水平因人而异,可咨询康复科医生。
维持健康体重。
控制精神压力。长期精神压力可能损伤心脏,可以尝试做瑜伽、冥想等缓解。
预防可能诱发房颤发作的疾病
积极治疗已有的心脏疾病。
注意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若出现打鼾、白天困倦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安全用药
服用抗凝药后,注意以下问题:
应避免可能导致出血的问题,如预防跌倒或受伤。
如果需要进行一些小手术(比如拔牙),需要提前告知医生,可能需要停药。
定期接受凝血功能检查,并注意维生素 K 的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