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是什么?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怎么办?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症状有哪些?

排卵痛指的是一些女性在排卵过程中所经历的盆腔和下腹部疼痛。排卵通常发生在月经周期的中间,因此这种疼痛也被称为经间痛。排卵的疼痛小到轻微刺痛,大到严重不适,通常持续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一般在腹部或骨盆一侧可感觉到,每个月都可能会有变化,视该周期中哪侧卵巢排卵而定。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少量的阴道出血或分泌物。有些女性会感到恶心,尤其是当疼痛严重的时候。

别称

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概述

心力衰竭(心衰)常伴有心排出量(即一侧心室每分钟泵出的血量)的降低,但少数情况下,高心排出量的患者也可以出现心衰的表现,此时尽管心排出量升高,但仍然无法满足身体的需求。高心排出量状态被定义为静息时的心排出量大于 8 L/min 或心指数大于 4.0/(min·m2)。该类心衰多继发于某些引起心脏高排出状态的疾病,例如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高排出量性心衰较少见,确切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主要受原发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影响。

新陈代谢增加等原因导致身体对血流量的需求增加、动静脉分流等原因导致静脉循环血流量增加等,都会引起周围血管的阻力降低、心排出量上升。主要病因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慢性贫血、脓毒症、慢性高碳酸血症、佩吉特病(Paget’s 病)、脚气病性心脏病、妊娠、肝病、类癌综合征等。诱因包括精神压力、体力活动、感染、怀孕等。

高排出量性心衰患者可出现静息或劳力性呼吸困难、运动耐量降低、疲乏和液体潴留等一系列症状,典型表现包括心动过速、呼吸急促、水肿等,医生检查还会发现颈静脉压升高、听诊肺部有啰音、胸腔积液。此外,还可有各种原发病的相关症状。

很多指南推荐的心衰治疗方案对高排出量性心衰并不适用,相关报道多为个案。主要治疗措施包括限制钠盐摄入、利尿、纠正原发病等。由于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因此一般不使用正性肌力药和血管扩张剂。

很多高排出量状态是可纠正的。但如不处理原发病,仅依靠传统方法治疗心衰,通常难以解决体液潴留等问题。

症状

与其他类型的心力衰竭类似,患者可在静息或运动状态下出现疲劳、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下肢水肿、颈静脉扩张,医生检查有肺水肿、心脏杂音等。

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脏泵出的血量无法满足身体需要时,就会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早期症状可能包括:

容易疲劳。

活动时气促。

感觉心脏跳动过快(心悸)。

感觉无力或眩晕。

随着病情加重,肺和各脏器会出现淤血。这可能导致:

静息时气促。

出现水肿,特别是在腿部、踝关节和足部,甚至出现胸水、腹水。

咳嗽或喘息,特别是平躺时。

感觉腹胀或恶心。

有时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突然加重,导致急性肺淤血,这称为急性肺水肿,可危及生命,需要立即治疗。可危及生命。症状可能包括:

严重气促,呼吸困难无法平躺、需要坐起才能呼吸(端坐呼吸)。

心率加快或不规则。

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状黏液。

大汗淋漓。

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各种原发病的相关症状。

病因

常见原因有哪些?

高排出量性心衰有较为特殊的发病机制,常见病因与一般心衰不同。

脓毒症:严重脓毒症患者分泌大量引起血管舒张的炎症因子,炎症因子在心肌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会引起全身血管舒张,后续阶段则会导致心功能下降。终末期以动脉血压升高和高排出量性心衰为结局。

慢性肺疾病:主要与右心衰竭有关。慢性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导致全身动脉阻力降低,血容积会逐渐过载;肺血管收缩导致右心重构增加,而初期左心功能正常,出现高心排出状态。

慢性贫血:严重者为了维持自身组织所需的灌注和供氧,会引起肾、血管一氧化氮合酶活性的增高,以及血液粘滞度的降低。二者皆可导致全身血管阻力下降,伴发神经内分泌活动增强和心衰。

代谢性疾病:一些特定的代谢性疾病可以增加代谢需求,导致心排出量增加。例如,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甲状腺激素引起心脏收缩力和心率增加,而系统代谢的加快可引起产物积累,进而导致系统血管阻力降低。

肥胖:引起全身血容量和心排出量升高,进而出现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异常,最终发展为心衰或“肥胖性心肌病”。

动静脉瘘:系统性动-静脉瘘可引起全身血管阻力下降,以及代偿性的心排出量增高。动静脉瘘可能由创伤性因素所致。

Paget’s 病:导致骨组织等的血流量升高,这会引起血管分流和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多发性骨髓瘤和纤维发育不良与之一样,都可以通过同样的机制引起动静脉分流和高排出量性心衰。

脚气病性心脏病:由 B 族维生素硫胺素(维生素B1)长期严重摄入不足引起。维生素 B1 缺乏会直接影响心肌细胞,导致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导致高心排出量,最终导致心肌病和心衰。

其他原因:如妊娠、肝病、类癌综合征等。

哪些因素易诱发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

除上述原发病外,精神压力、体力活动、感染、怀孕等,都是高排出量性心衰的诱因。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果出现下列心力衰竭的表现,请尽快就医:

非常疲劳或无力,无法进行日常活动。

呼吸困难,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日常活动时发生呼吸困难,而以前并没有这种症状。

突然感到呼吸困难,即使不严重,也要尽快就医。

平躺时呼吸困难。

夜间因呼吸困难或感到窒息而醒来,起床活动或坐起后症状缓解。

干咳,特别是平躺时。

下肢水肿。

如果突然出现下列心力衰竭的表现,请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

严重气促,静息时即有呼吸困难,或者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

 突然发生持续性不规则心率,或者心跳非常快,同时出现头晕、黑矇、恶心或晕厥。

咳出粉红色泡沫样黏液、呼吸困难。

除因出现心衰症状就医外,常有患者因各种原发病而就医。

建议就诊科室

除心内科外,患者常因不同原发病就诊相应科室。

医生如何诊断?

虽然高排出量性心衰与一般心衰不同,但临床表现相似,诊断主要包括症状、体征、心电图、胸片、超声心动图、实验室检查、血气分析等。在诊断时,医生会通过左心室功能、心排出量、静脉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区分是高排出量性心衰,还是低排出量性心衰。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呼吸困难、疲劳、干咳等症状了吗?出现多久了?

哪些情况下症状会加重,哪些情况下又会缓解?

有心脏病史(冠心病、房颤、心肌病、瓣膜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吗?治疗过吗?

血压、血脂和血糖高不高?治疗情况如何?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吃哪些药?医保报销吗?

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最适合我?能治好吗?

我的病情严重吗?影响寿命吗?

如何缓解我的症状?

日常生活中我应该注意什么?

必须卧床休息吗?

治疗期间应注意什么?

治疗

治疗主要为控制钠水摄入和利尿,医生还可能考虑使用一些收缩血管的药物,如去甲肾上腺素等。机械通气有助于治疗肺水肿。

需注意,尽管高排出量和低排出量状态的终末表现都是水钠潴留,但二者的治疗措施有所不同。

低排出量状态伴全身血管阻力正常或增高,其中循环血管收缩起主导作用;

高排出量状态与之相反,血管扩张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等会导致病情恶化。

因此,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不推荐使用血管扩张剂。除非有明显的低血压和器官灌注减少,否则医生不推荐使用正性肌力药物。

另外,医生会针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

疾病发展和转归

很多高排出量状态是可以纠正的。但如不处理原发病,仅靠传统方法治疗心衰,难以解决体液潴留问题。

高排出量性心衰的恢复情况取决于病因。与肥胖相关的高排出量性心衰的 5 年死亡率约为 20%,与肝脏疾病、分流性心脏病相关的高排出量性心衰的 5 年死亡率接近 60%。

日常注意

日常注意事项与心衰的一般注意事项相同,具体如下:

严格按医嘱服药:不按医嘱服药,心力衰竭可能加重。服用其他任何药物前,请一定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确保该药与心力衰竭药物联用安全。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规律锻炼、远离烟酒等。患者和家属还要关注心力衰竭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积极调整情绪、缓解精神压力,也有利于带病生活。

此外,还应尽早诊治原发病,如控制感染、减重、纠正贫血、治疗甲亢等。

预防

高排出量性心力衰竭通常会有一些原发病,积极控制原发病是预防出现此类心衰的最好方法。

(感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郝问医师撰写本文)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萘普生胶囊的功效与作用-萘普生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益母草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益母草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