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心血管损害,艾滋病的心血管并发症,艾滋病的心血管损害
概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的免疫系统遭破坏后,引起的多种机会感染和卡波西肉瘤,可累及人体多器官和系统。其中,心血管系统受累后表现的心血管损害主要为扩张型心肌病、非特异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
截至 2018 年,全球约有 3790 万艾滋病患者,有 170 万人新感染艾滋病病毒。累及心血管系统造成各类损害的发生率不同,其中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率约为 5%~40%,心包疾病的发生率达 5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是该疾病的必要因素,可能与 HIV 感染造成的心肌细胞损害、免疫系统对感染心肌细胞的攻击、慢性氧化和炎症反应等有关。
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心律失常,严重时出现心脏骤停;发生感染时,可出现发热,严重时心脏听诊可闻杂音;心脏肿瘤发生时,早期多无自觉症状,晚期发生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淡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衰竭等。
首先治疗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系统规范地进行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治疗感染;对症治疗心血管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可引起人体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栓塞以及心包填塞等,如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目前尚无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特效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积极治疗心脏损害,延缓疾病进程,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
症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的症状,因患者所患心血管疾病而有所不同。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包炎:表现为胸痛、疼痛,可能波及到肩颈部。疼痛与呼吸相关,当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会加重。
心包积液:呼吸困难、患者必须要坐着才可以呼吸,胸腹部、全身水肿。
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发热、疲劳;非感染性心内膜炎表现为心力衰竭:呼吸困难、水肿、乏力。
扩张型心肌病:早期表现为劳动后气短,后期表现为轻度活动或休息时即出现气短甚至呼吸困难。
心脏肿瘤:早期无明显自觉症状,晚期易发生心源性休克,表现为烦躁、淡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和多器官衰竭。
动脉炎:皮肤紫癜。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
大脑动脉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性脑病;
冠状动脉炎、动脉瘤;
急性心梗。
病因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本病的必要因素,但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如何累及心血管系统,造成损害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可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细胞损害、免疫系统对感染心肌细胞的攻击、慢性氧化和炎症反应等有关。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是必要因素。
可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造成的心肌细胞损害、免疫系统对感染心肌细胞的攻击、慢性氧化和炎症反应等有关。
哪些人容易患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病
同性恋;
多性伴人群;
静脉注射毒品依赖者;
艾滋病患者及感染者的配偶及亲属;
受血人群或血制品者。
就医
当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呼吸困难、心悸、心慌、嘴唇发紫等情况时,就需要去看医生。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艾滋病患者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不明原因的胸痛或心前区疼痛;
不明原因的胸闷、呼吸困难。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发作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有濒死感;
出现意识障碍;
出现极度的呼吸困难、咳嗽、嘴唇发紫、烦躁。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科
心血管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病?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检查即可诊断,患者常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抗 HIV 抗体检测:检查结果为阳性,证实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HIV 病毒基因检测:抽取患者静脉血、基因检测为阳性,证实 HIV 感染。
CD4 淋巴细胞计数:CD4 淋巴细胞总数<200/立方毫米、CD4 淋巴细胞计数小于 CD8 淋巴细胞计数,证实 HIV 病毒侵袭 CD4 淋巴细胞。
X 线检查:见心包积液,左、右心室扩大,肺淤血,证实出现心脏损害。
超声心动图:动态观察心脏功能、形态、大小,直观分辨心脏损害类型。
心电图:患者漏出心区、手腕、脚腕,接入心电图机,绘制心电图像。可诊断心律失常,分辨心脏损害类型。
CT 血管造影:通过静脉注入造影剂,使正常不可见的血管显影,可用于诊断血管栓塞。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为什么来就医?什么时候开始有的症状?
是否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确诊为艾滋病多长时间了?
是否有规范用药治疗?
患艾滋病前是否存在这些症状?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病情进展会如何?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我现在最需要做什么?
可以治好吗?
治疗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心血管损害主要有两大治疗原则:一是针对 HIV 病毒的规范化治疗;二是针对新血管损伤的对症治疗。
药物治疗
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合成。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等。
抗感染药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免疫调节药物: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如胸腺素、白细胞介素-2、淋巴因子等。
阿司匹林:用于缓解疼痛,是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
手术治疗
心包切开引流术和心包切除术:严重心包积液患者可考虑此手术。
心脏移植:对严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最佳治疗方法,但心脏移植手术需要合适的心脏配型,且需耗费大量金钱。
其他治疗方法
溶栓或介入治疗:发生心梗时采用。
导管消融术:严重心律失常时采用。
疾病发展和转归
目前尚无针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特效治疗方法。主要的治疗目标是最大限度维持患者的免疫功能,延缓疾病进程,延长患者的生存年限。积极治疗心脏损害,延长患者生存年限。
日常注意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需坚持规范的长期的抗病毒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遵医嘱按时体检。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按时按量噂医嘱服药;定期检测、定期复查 CD4 和病毒载量。
牙刷、剃须刀等个人物品要避免交叉使用。
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预防
切断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是预防 AIDS 心血管损害的最重要的预防方式。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洁身自爱,拒绝多个性伴侣,避免高危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拒绝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
如有需要,去正规医疗机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不要共用牙刷、剃须刀、刮脸刀等个人用品。
避免在皮肤或黏膜有伤口时直接与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接触。
按时按量噂医嘱服药;定期检测、定期复查 CD4 和病毒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