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动脉瘤是什么?假性动脉瘤怎么办?假性动脉瘤症状有哪些?

胎盘绒毛膜炎是一种或多种病原体经阴道上行感染所致的围产期(怀孕 28 周到产后一周)感染之一。对母婴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脑损伤,甚至危及母婴的生命

概述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血管损伤的并发症,因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搏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约在伤后 1 个月后,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称为假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的区别在于,其不像真性动脉瘤那样具有动脉血管的外膜、中层弹力纤维和内膜三层结构。

据报道经皮动脉和冠脉诊断及介入治疗导管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为 0.05%~0.5%。

该病的主要病因包括肥胖、高龄、女性、收缩压异常升高;压迫止血不当(拔鞘后不正确的压迫);穿刺部位偏低;反复穿刺,多个破口。

该病可分为急性期(瘤腔内为新鲜血肿形成的瘤壁)、亚急性期、慢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为机化血栓与纤维包裹形成瘤壁)。

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杂音。压迫动脉近心端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巨大动脉瘤可有邻近神经受压损害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假性动脉瘤自愈者很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载瘤动脉结扎、动脉瘤切除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等。血管内治疗应用可脱球囊、钨丝螺旋圈闭塞动脉瘤腔、载瘤动脉,或用弹簧圈闭塞载瘤动脉;对邻近锁骨下动脉的颈动脉巨大假性动脉瘤,单用手术或血管内治疗有较大困难者,用气囊导管经血管腔内暂时阻断载瘤动脉,再配合手术治疗;对比较表浅的颈外动脉假性动脉瘤,在确诊后用穿刺针直接穿刺动脉瘤,经穿刺针送入弹簧圈或钨丝微弹簧圈闭塞动脉瘤。

该病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流的冲击使瘤壁容易破裂,瘤体不断增大,可形成血栓;压迫邻近的神经血管组织;皮肤和皮下组织的坏死;失血、休克。

准确穿刺、正确压迫、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合理使用抗凝药等,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若原手术、外伤部位出现包块,病变部位疼痛加重,局部或全身皮温增高(以伤后一个月多见),请及时就诊。

症状

常见表现有哪些?

假性动脉瘤由于受到血流的冲击使瘤壁容易破裂,瘤体不断扩大,瘤内血流缓慢时可形成血栓并向动脉远端释放,临床症状常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搏动性肿块,可触及震颤,闻及杂音。

压迫近心侧动脉可使张力降低,肿块缩小,杂音及震颤消失。

巨大肿块可有压迫神经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出现相应的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动静脉瘘(AVF)

感染

栓塞

病因

假性动脉瘤常见病因有火器伤、刺伤、医源性损伤等,导致动脉壁全层破裂出血,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因动脉博动的持续冲击力,使血管破口与血肿相通形成搏动性血肿,约在伤后一个月,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

可能有病因有哪些?

抗凝药的应用:介入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

肥胖和高血压。

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使假性动脉瘤发生率增加。

术后压迫时间不够或压迫位置不准确。

哪些人群易患假性动脉瘤?

女性。

肥胖。

收缩压增高。

术后过早活动。

使用抗凝药物。

就医

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极高,因此,需要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凡在原受伤部位出现包块均应警惕。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伤后约 1 月,受伤部位疼痛加重,局部或者全身皮温增高。

搏动性包块短期内明显增大,张力增高,伤口周围组织红肿,伤口感染加重,分泌物增多,或有血性液体渗出应及时就医。

搏动性包块增大的同时出现邻近神经受压症状也应立即就医。

如出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较前减弱,皮肤温度较对侧降低,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建议就诊科室

心内科

血管外科

医生如何诊断?

病史:有过手术或外伤史或动脉穿刺史。

症状: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

查体:血管杂音和/或震颤。

具体相关的辅助检查如下:

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确诊价值)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计算机断层扫描(CT)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仅用于诊断或治疗有困难的病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近期有何不适?

您近期有无外伤史或动脉穿刺史?

您近期饮食及作息习惯如何?

您近期有无使用抗凝类药物?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请问我在日常饮食中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发生包块疼痛肿胀应该怎么办?

如果包块感染或破损该怎么办?

治疗

假性动脉瘤从发现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但其形成机制和破裂出血的原因尚未被阐释清楚,且其自愈者很少,一般采用药物或手术干预。

无创疗法

物理方法

加压包扎:持续用手压迫 30 分钟至数小时,有效的指标是压迫或包扎后血管杂音消失。

其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费用低,并发症少,适用于小的(1~2 厘米)单纯性假性动脉瘤。

缺点是患者不能忍受腹股沟长时间压迫带来的不适,甚至出现血管迷走反射(头晕、低血压、心动过缓),需要用镇静剂和/或止痛剂。

应注意避免用力太大引起局部皮肤缺血或坏死,避免压迫静脉引起血栓和肺栓塞。

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UGCR):超声检查找到假性动脉瘤颈部,将探头置于颈部上方,在超声监控下压迫直至压闭或无血流通过,同时保持股动脉通畅,一般压迫 20~30 分钟左右缓慢减压,再应用弹力绷带包扎 12~24 小时,该方法一般可治愈直径小于 2~3 厘米的假性动脉瘤。其优点在于成功率高,在 90% 左右,高于加压包扎法,但低于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

器械压迫:采用机械压迫装置如 FemoStop 持续压迫 30 分钟至 10 余小时(使用抗凝剂者应延长压迫时间)。

其优点与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相似,有效率可达 90%,对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治疗失败的病例也有显著效果,而且节省医生体力,患者也较为舒适,可能无需超声指导定位。

缺点在于易发生皮肤擦伤,同压迫一样会有疼痛,对明显肥胖、患肢缺血、局部皮肤损伤坏死或感染者不适用。

化学方法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

方法介绍:多用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治疗,较少用于桡动脉和肱动脉假性动脉瘤,瘤体直径常为 1~5 厘米,平均 3 厘米,多用牛凝血酶(或人凝血酶,个别用自体凝血酶),凝血酶浓度为 200~1000 国际单位/毫升,平均操作耗时 15 分钟,平均瘤腔内血栓形成时间为 6~12 秒,平均成功率为 90%~95% 左右,对单纯性假性动脉瘤的治愈率为 96%~100%,长期随访无晚期复发。

具体步骤:

彩超找到动脉破口位置,确定假性动脉瘤颈部宽度及长度,瘤腔大小和数量;

穿刺:三通分别连接凝血酶、生理盐水注射器及穿刺针,在盐水注射器保持负压下,将 19~23 G 针经皮刺入瘤腔内,针尖尽量远离颈部或瘤腔边缘;

证实穿刺针的位置:采用非彩色模式,将生理盐水注入瘤腔中时,彩超显示花色血流信号;

注射凝血酶:在彩超监测下,从小剂量(0.2 毫升)开始注入凝血酶,直至瘤腔内和瘤颈部彩色血流信号消失,术后卧床 2~6 小时左右,测定远端动脉搏动,以排除血栓扩大及发生栓塞,术后 24~48 小时复查超声。

常见并发症:栓形成缓慢;短暂痉挛性臀痛;局部感染、脓肿形成;低血压、心动过缓;过敏;急性血栓形成。

有创方法

介入

弹簧圈封堵:对于使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物超声引导下按压修复治疗失败,或有禁忌的患者,弹簧圈封堵是一种选择。

支架: 大部分病例为经对侧股动脉植入,仅有少部分病例报道采用带膜支架治疗。

外科手术修补

外科手术修补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标准方法,经无创性治疗失败或合并感染时,应行外科干预。包括载瘤动脉结扎、动脉瘤切除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等。缺点在于外科手术修补较其他治疗方法创伤大、住院时间延长、增加医疗费用等。据文献报道,外科手术修补并发症可高达 21%,如出血、伤口感染、囊状淋巴瘤、神经根病等。

日常注意

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合理调整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食新鲜水果、蔬菜和纤维食物。

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保持情绪稳定。

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按时服药,定期检查。

以上日常注意习惯旨在从患者角度控制血压,以期降低假性动脉瘤发生率。

预防

应注重日常生活习惯,严格控制血压,控制情绪,尽量避免打喷嚏、剧烈咳嗽,避免用力排便。另外,准确穿刺、正确压迫止血、有效加压包扎,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早期下地活动、合理使用抗凝药等,也可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泻肝安神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泻肝安神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康尔心胶囊的功效与作用-康尔心胶囊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