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地方性心肌病
概述
克山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病,于 1935 年在中国黑龙江克山县被发现,因此被命名为克山病,因其明显的地域性,也称地方性心肌病。患者多为15岁以下儿童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克山病是一种可能致命的心肌疾病,患者以心脏衰竭和肺水肿为特征,它会导致患者血液循环紊乱,心内膜异常,甚至心肌坏死,与其他心肌病具有相似的病症表现,要注意区分。根据患者起病急缓,病程长短及心肌代偿情况不同,克山病可分 4 型,分别是: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潜在型。
克山病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目前最为认可的说法是在缺硒的基础上,各种因素参与并互相作用,从而引发了克山病。[1]
主要表现为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心脏扩大、心律失常以及大脑、肺和肾等脏器栓塞引发的相应症状。
生活在东北、西北地区,并且患者同时有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时(气短、水肿、心律失常等),应该考虑可能是发生了克山病,应及早就医明确诊断。
克山病合理的治疗方案包括两个方面,即饮食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相结合。
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补硒,合理搭配饮食,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术后身体反应。
日常体检的时候可以考虑做一个血样检测,检查血液中的硒含量,如果缺硒,应该在膳食中补充,这样可以很好的预防克山病的发生。
症状
克山病可以心脏衰竭和肺水肿为主要症状,它会导致患者血液循环紊乱,心内膜异常,甚至心肌坏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克山病与其他心肌病具有相似的病症表现,要注意区分。
克山病有哪些症状?
根据患者起病急缓,病程长短及心肌代偿情况不同,克山病可分 4 型,分别是: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潜在型。
急性型:起病急速,健康人可突然发病,也可能为慢性型或潜在型发作。临床症状通常为恶心、频繁呕吐、气短等,并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严重时出现意识丧失、急性心源性晕厥。
亚急性型:病情进展稍缓,心肌病变不如急性严重,但心肌收缩力明显减弱,咳嗽、呼吸困难等;1~4 周后发生全心衰竭,全身水肿等。
慢性型:又称痨型,病情缓慢,患者通常感到心悸、气短等,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
潜在型:心脏受损较轻,一般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克山病会引起其他疾病吗?
克山病可能会导致癌症、也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卒中的发病率;
极个别患者还有可能因为克山病引发湿疹、牛皮癣、关节炎和白内障等其他疾病。
病因
克山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克山病的病因还没有完全明确,目前最为认可的说法是在缺硒的基础上,各种因素参与并互相作用,从而引发了克山病。
硒缺乏:克山病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通过对克山病爆发地的环境检测,人们发现病区的水和粮食中硒的含量明显较低,病区人群的血硒含量也很低。缺硒会引起很多疾病的发生,特别是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等。而从克山病的病症来看,这与硒缺乏所引起的病症是很相似的。因此缺硒被认为是引发克山病的主要原因。
柯萨奇病毒感染:同时克山病发生具有明显的多发年和多发季节(东北地区多在冬季急性发病,西南地区主要在春季和夏季),这表明它不仅仅是一种硒缺乏症,除了缺硒之外,明显还有其他的致病原。而柯萨奇病毒就是一种从克山病患者身上分离出来的病毒[1]。
营养缺乏病:另外无论在哪个地区,克山病的患者均以农民最多,他们的日常饮食多是自产自销,并且生活水平都不富裕,因此克山病也有可能是一种营养缺乏病。
克山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可能引发克山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生活地区:克山病的发生都是在缺硒地区,常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并食用当地的食物,容易引发克山病;
年龄:15 岁以下儿童和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更易患有克山病;
营养不均衡:日常饮食要注意营养均衡,及时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因素,防止疾病的发生;
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状况不良。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生活在东北、西北地区,并且患者同时有类似扩张型心肌病的表现时(气短、水肿、心律失常等),应该考虑可能是发生了克山病。
医生会根据临床表现,通过心电图等了解患者的心肌损伤情况,确定患者是否为克山病,具体是哪个类型的克山病,并展开治疗。
应该注意的是潜在型克山病,因为临床表现不明显,所以漏诊率很高。因此建议在克山病流行区的人必须定期做心电图等检查,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
就诊科室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克山病?
克山病是一种可致命的心肌病,仅仅通过临床表现是很难确诊的,医生需要借助医疗检测仪器诊断克山病,同时也不能忽视克山病显著的地方流行特点。
主要的诊断方法有:
血液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各种酶的活力等,可以很好的诊断患者是患有哪种类型的克山病。
心电图检查:克山病有多种心电图变化,以心脏肥大、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最为常见。
X 射线检查:这是发现克山病的一种很有效的手段,通过这个检查可见心脏扩大,搏动减弱,以慢性型和亚急性型最为明显。有时可见肺栓塞的表现。
心内膜心肌活体检查:将心内膜心肌组织做病理切片检查,有助于诊断克山病。
广义上来说,克山病属于原发性心肌病的一种,临床表现、心电图、X 射线等表现与扩张型心肌病类似,因此在诊断的时候一定要结合该病的地方流行特色,同时结合年龄、性别等准确诊断克山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突发这些症状还是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
这些症状持续了多久?
生活在哪里?
日常的饮食是怎样的?
你的职业是?
日常的饮食是购买的多还是自产自销?
身边的人,比如邻居有相同症状发生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做哪些检查可以确诊?
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能否彻底治愈?
具有传染性吗?家人朋友是否需要保持距离?
治疗
急性患者如能早期就地合理抢救,临床治愈率较高,但部分患者可能转为慢性;慢性,亚急性患者,心脏明显增大且有严重心律失常者预后较差;死亡原因多为难治性心力衰竭或为猝死。潜在型患者症状较轻,一般无需接受治疗,定期体检,注意生活习惯即可。急性型患者,早治疗,早诊断是关键。亚急性、急性患者主要针对心衰的治疗。
如何治疗克山病?
饮食治疗
多吃豆类及细粮,多吃富含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有助于病情好转。
心力衰竭时应该注意低盐饮食,进食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合理补硒,如无机亚硒酸钠能够逆转克山病的某些症状,阻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大剂量维生素 C 静脉注射,服用改善心肌代谢的药物,如辅酶 A、辅酶 Q10等。
对于频繁呕吐、烦躁不安的患者可采取“冬眠疗法”,即服用药物使得机体代谢率降低,有利于心功能恢复。
然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心肌损害,依靠药物治疗之无法逆转的患者,可以选择全心移植等。
日常注意
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补硒,因为硒过量可能会导致秃顶、肠道不适、虚弱和精神功能减退等。
合理搭配饮食,避免饮酒,增加睡眠。
注意监测药物的副作用和术后身体反应。
预防
克山病于 1935 年被发现,在 60 年代达到顶峰, 1980 年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急性克山病已灭迹,遗留下来的慢性病例均类似扩张型心肌病。为了杜绝克山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
缺硒地区,可以在饮水、粮食中加入硒,并推广预防性服药,如服用亚希酸钠可明显降低克山病的发病率;
改善营养结构,防止偏食,尤其对儿童和育龄妇女更应该加强营养;
改善水源,人畜饮水分开,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
定期体检,注意检测血液,同时通过心电图等检测心脏的状况,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