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妊娠性心肌梗塞
概述
妊娠性心肌梗死是一种罕见的妊娠并发症。发生在女性妊娠期,常见于孕晚期(30 周~32 周后)及产后,多是由原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引起的心肌梗死。
发病率约为 0.1%,病死率 30%,一般发生在 35 岁以下的病人。患者患有高血压、心血管梅毒或糖尿病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因素。
有着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先天性心脏病;生活习惯差,如长期酗酒、抽烟、生活环境压抑,情感得不到及时的宣泄;妊娠期本身的并发症,比如:妊娠子痫、合并糖尿病等;女性本身内分泌紊乱。一旦发病,不及时治疗,容易引发心脏猝死,危及生命。
主要症状是胸痛、呼吸困难、活动力降低、水肿,静脉怒张,心跳异常。
早期进行溶栓治疗。药品选择需慎重,利尿药和洋地黄药物小剂量短期使用,抗凝剂和抗心律失常药物一般不用,β 受体阻滞药及阿司匹林小量使用,抗高血压药慎用。药物治疗无效者,行冠脉搭桥手术或冠脉介入术。紧急情况下可使用电除颤。
可导致心绞痛,严重者可致猝死、母子俱亡。
妊娠期伴有胸痛的妇女应高度警惕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症状
胸痛、呼吸困难是妊娠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症状,其他还可出现活动耐力下降伴有特别是伴有出汗、全身发紧。
妊娠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妊娠性心肌梗死的常见症状包括:
胸痛: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有时类似于“烧心”感觉。
呼吸困难。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为血压降低表现。
活动耐受力下降:活动后容易感觉疲倦。
水肿:多为下肢水肿,为心力衰竭静脉回流障碍所致。
颈静脉怒张:指半卧位是颈静脉充盈、饱满。
妊娠性心肌梗死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
猝死。
病因
妊娠性心肌梗死常见的病因包括家族遗传、疾病因素、生活习惯不良因素、环境因素、妊娠疾病因素、内分泌因素等。
妊娠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家族遗传因素:以前家族中有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疾病。
疾病因素:长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
生活习惯不良因素:妊娠前有长期的吸烟、酗酒、吸毒等不良习惯。
环境因素:日常生活中,情绪得不到宣泄,长期压抑自己。
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因素:妊娠期间的疾病也会引起该病,比如说:妊娠子痫、妊娠糖尿病、妊娠血栓栓塞。
与女性内分泌有关因素:女性内分泌失调,如月经闭经、人工绝经或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物等情况皆会导致女性内分泌失调。
其他因素:先天性疾病,如冠状动脉狭窄、肥厚性心肌病、血管痉挛等。
哪些人容易患妊娠性心肌梗死?
有不良生活嗜好:如抽烟、酗酒。
心理压力大、情绪不稳定。
患有家族遗传性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等。
激素内分泌紊乱,如甲亢患者。
就医
当患者出现逐渐加重的胸痛,伴有出汗、胸部“发紧”感及“烧心”感,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
胸痛:表现为心前区或胸骨后疼痛,可向肩背部放射。
呼吸困难。
活动耐受力下降:活动后容易感觉疲倦。
双下肢水肿。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持续性、逐渐加重的胸痛,并伴有出汗、胸部“发紧”的感觉, “烧心”的感觉等;
严重呼吸困难;
颈静脉怒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心胸外科
急诊科
妇产科
医生如何诊断妊娠性心肌梗死?
当医生怀疑是妊娠性心肌梗死时,将通过患者病史、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胸部 X 线等物理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部体格检查:医生可根据胸部体格检查(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结果,对患者心脏情况有个大致判断,有利于选择进一步检查项目和治疗措施。
实验室检查:通过抽取静脉血检测患者血清中心肌酶、血沉、血糖、血脂等的水平。通过检查,可帮助诊断妊娠性心肌梗死,判断心肌梗死严重程度并与其它疾病进行鉴别。
心电图:心脏疾病的常规检查。有心肌梗死的典型图形或有急性心肌缺血及坏死的演变过程。
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检查又称 Holter 检查,可连续记录患者 24 小时的心电活动,有助于医生进一步分析患者心电活动特征和明确诊断。
心脏彩超:可以明确有无心包积液,心脏结构和功能是否存在异常,必要时还可以对心包积液进行定位,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心包穿刺。
胸部 X 线摄片(胸片):通过检查结果,确定左心缘变直,心脏位置抬高,有明显的血管影。
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冠状动脉血管异常,为下一步治疗,如心脏支架植入术提供依据。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查:了解是否存在冠状动脉自发夹层,为下一步治疗提供依据。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多大年纪?怀孕多少周?
以前有哪些基础疾病?
有没有家族遗传疾病?
发病多长时间?疼痛部位在哪?
有没有严重的未控制的高血压?
有没有做过心脏方面的检查?
有没有药物过敏史?
以往的产检报告有没有什么异常情况?
近期服用过哪些药物没有?
怀孕之前有没有喝酒、抽烟、吸毒等不良生活习惯?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有没有是其他疾病的可能?
做这些检查对胎儿有影响吗?
我该如何选择治疗方案?
会不会有并发症?
会不会遗传给下一代?
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妊娠性心肌梗死目前主要进行早期药物溶栓治疗。药物无效者可做冠脉搭桥术或冠脉介入手术。
药物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是心肌梗死基本用药,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控制血压,改善心室重构,常用药物有培哚普利,普利等。常见副作用干咳。
β 受体阻滞药:能够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室重构。常用药物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等在妊娠期使用是相对安全的,但需小剂量使用。
利尿药:可小剂量短时间使用,但是由于利尿药易造成钠钾流失,应注意胎儿的钠钾的补充。常用的利尿药是呋塞米、螺内酯、氢氯噻嗪等。
洋地黄:小剂量的地高辛是安全的,但是在妊娠前三个月易引发流产。
抗心律失常药物:该类药品易通过乳汁和胎盘,一般不用,在特殊情况下可小剂量使用。常用的抗心律失常的药物有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等。
抗凝药物:能够防止血栓形成,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华法林、达比加群酯等。
手术治疗
冠脉搭桥手术: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情况下,医生为了挽救患者生命,可能需要进行心脏冠脉搭桥手术。
具体步骤为:从腿上取一段血管(一般是大隐静脉),通过血管吻合技术连接撕裂的冠状动脉血管两端,为血液开辟新的道路。
此手术方法需要开胸在眼睛直视下完成,创伤界面较大,需要几周的时间才能从手术中恢复过来。
冠脉介入手术:在大面积心肌缺血的时候采用此手术方法,目的是放置支架以保持冠状动脉的血流通畅。如果采用药物治疗对心绞痛控制不佳,医生一般都会考虑进行介入手术。
其他治疗方法
电除颤:比较安全,可在妊娠各个时期使用。一般是当患者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意识昏迷等紧急情况下。
疾病发展和转归
需及早治疗,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当病情加重时可危及孕妇及胎儿的生命。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症状可缓解,对其基本日常生活(吃饭、散步、上班等)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做了搭桥手术,术后需注意休息,注意伤口的清洁。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由于该病用药人群特殊,需按医嘱服药,切勿擅自使用药物。如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症状加重的情况,不可私自处理,需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平时注意饮食清淡、戒烟酒。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可适当进行有氧活动(比如散步、太极拳等)。
其他:调整自己的不良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日常生活规律,低盐低脂,适当增加新鲜蔬菜水果摄入,减少油腻、油炸食物摄入。
戒烟,必要时可到医院戒烟门诊就诊。限制酒精摄入,包括白酒、红酒、啤酒等。
怀孕前及怀孕过程中做好各项产检,看是否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情况。
有家族遗传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需慎重考虑怀孕。
怀孕期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