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室性自主心律
概述
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Ventricular escape and escape rhythm),当窦房结或心房内的激动由于某些原因不能按时下传,则下一级的起搏点房室交接区,应发出房室交接区逸搏来控制心室。如果房室交接区也受到与窦房结等相同原因的影响,不能发出逸搏时,则心室起搏点即发出激动来控制心室,形成室性逸搏。连续 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室性逸搏,即构成室性逸搏心律。
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确诊。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心肌炎、洋地黄中毒等,也见于低温麻醉,以及其他严重心脏病。但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根据逸搏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房性逸搏及房性逸搏心律,交界性逸搏及交界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1]。
通常室性逸搏心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由于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为 20~40 次/分钟,心率缓慢,患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甚至现休克、心力衰竭、意识丧失,尤其是发生于濒死的患者时其心排血量是零。
当发生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可使用阿托品静脉推注,或用异丙肾上腺素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时,应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一种生理性代偿机制,它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通常认为室性逸搏心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如频繁发作晕厥、意识丧失等症状,预后较差。积极治疗原发病是预防此种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症状
由于室性逸搏心律常见于严重的心脏病,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为 20~40 次/分钟,心率缓慢,血流动力学常有改变,所以常有相应心脏病的各种临床表现。
可能出现哪些症状?
病情较轻者可出现胸闷、头昏、无力等症状。由于它可伴发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心脏骤停;病情严重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阿-斯综合征,甚至死亡。
早期主要表现为胸闷、头晕、乏力等。
胸闷:即呼吸费力或气不够用,轻者无不适,重者觉得难受,似乎被石头压住胸膛,甚至发生呼吸困难。
头昏、呕吐:常伴有低血压,多于脑供血不足有关。
全身无力:多与原发病相关。
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心绞痛。
休克。
心力衰竭。
阿-斯综合征。
病因
与原发性病有关,多见于严重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洋地黄中毒、奎尼丁中毒、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药物中毒,也见于低温麻醉,以及其他严重心脏病。但是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双侧束支传导阻滞所造成的高度和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心房颤动的患者在应用洋地黄,尤其是使用过量时,抑制了房室交接区逸搏的产生,而发生室性逸搏。
在窦性停搏、窦房阻滞或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而房室交接区又未能发出交接区逸搏者。
有时来自上面的冲动传入未能通过房室交接区,由于隐匿性传导所致而产生了室性逸搏,还见于未下传的房性期前收缩或心房颤动长 R-R 间期时。
不伴有心房激动(即心房静止)的室性逸搏心律常是临终前的一种心律失常。在濒死期,室性逸搏心律的频率可极不稳定,常有逐渐减慢的倾向,再进而发展为听诊心音消失,此时称为慢而无效的室性自主心律,即心电-机械分离现象。有时逸搏心律可转变为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等。
哪些人更容易发生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具有下列疾病的人,更容易发生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暴发心肌炎[2]。
洋地黄等药物中毒。
电解质紊乱,如高钾或低钾血症[3]。
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就医
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是一个严的疾病。出现症状时,往往病情已经比较严重。首次就诊时,医生会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等检查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平时患有严重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的患者,一旦出现器官、组织缺血的迹象,如持续头晕、胸闷、乏力,甚至晕厥症状,应记录首次出现症状的时间,并尽快前往心血管内科或急诊科就医,预防严重心脏事件发生。
就诊科室
心脏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室性逸搏及逸搏心律?
主要依赖心电图检查确诊。初诊时需要做十八导联心电图检查,必要时行 24 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或持续心电监测。室性逸搏心律的心电图特点如下:
在心电图上可见到缓慢的宽大畸形的 QRS 波频率多为 30~40 次/分钟,QRS 波宽大畸形的程度与起搏点的位置有关,如起搏点在房室分叉以上,QRS 波宽大畸形的程度较轻,心室率多在 40 次/分钟以上;如起搏点在房室分叉以下,QRS 波宽大畸形的程度重,心室率常在 40 次/分钟以下,多在 30~40 次/分钟。
室性逸搏周期多数是规则的,但少数不规则。
室性逸搏心律时,心房与心室呈各自独立激动,形成完全性房室分离。
针对原发病的具体检查指标可能包括:
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凝血功能。
B 型利钠肽(BNP)。
电解质。
血药浓度测定。
医生可能会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
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交接区逸搏心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的心室率为 40~60 次/分钟,QRS 波呈轻度畸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时限分钟,QRS 波宽大畸形,多呈单相或双相,时限大于 0.12 秒,可有室性融合波。
加速室性逸搏心律:室性逸搏心律的心室率为 20~40 次/分钟,是房室交接区的被动心律;而加速室性逸搏心律的心室率为 60~110 次/分钟,是心室的主动心律。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没有头晕、意识不清情况?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了多久?
既往有无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心脏方面的疾患?平时基础心率多少次?有无心动过缓或过速的情况发生?
既往有无行心电图检查?结果如何?
既往有无心脏病家族史?
在服用哪些药?有无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是怎么患上此病的?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因为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是心脏的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等。停用洋地黄、奎尼丁,纠正高血钾、酸中毒。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或阿-斯综合征时应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药物治疗
当发生完全或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时可使用阿托品 0.5~1.0 毫克静脉推注,或用异丙肾上腺素 1 毫克加入 5% 葡萄糖液 500 毫升中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注意调节浓度)。
手术或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时应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疾病发展和转归
通常认为室性逸搏心律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大,常提示有较严重的心脏疾病、药物中毒或电解质紊乱,治疗效果较差。当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晕厥、阿-斯综合征时,应及时安置体外临时起搏器或安置永久性起搏器。
日常注意
积极寻找引起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原发疾病,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因,是预防此种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以再灌注治疗为主, 对于严重的缓慢型心律失常可安装临时及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
急性心肌、心包炎,导致室性逸波及逸波心律,应及早就医,给予抗炎、改善心功能等治疗。
管理好危险因素。尽量控制好血压、血糖和胆固醇的水平。
卧位起立时应缓慢,防止体位性低血压。
预防
室性逸搏心律是一种心脏生理保护机制。它的临床意义取决于基础心脏疾病。积极寻找引起室性逸搏及室性逸搏心律的原发疾病,查明病因积极治疗其原发病因,是预防此种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