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病,自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病
概述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是一种因交感神经障碍引起压力感受器功能失常的疾病。当患者变换体位时,由于压力感受器功能失常,导致机体不能正确调节心输出量,表现为患者由卧位或坐位变换为直立时血压降低、黑矇(眼前发黑)、昏厥等症状。
该病发病较少,为罕见病,目前暂无流行病学资料。但是,该病发病数随年纪增大而增多,5% 的患者低于 50 岁,30% 的患者高于 70 岁,高达 50% 的患者大于 80 岁。
此病的病因不明,原发性自主神经衰竭、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药物等危险因素可能导致该病发生。
当患者变换为直立体位时血压降低,表现为眼前发黑甚至昏厥,且持续时间较长。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目前暂无有效治疗方法,一般通过中药及饮食调理,同时外力机械辅助改善患者生活。
该病反复发作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预后较差,但可通过运动疗法预防和改善症状。
症状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眩晕、视物模糊、晕厥: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常见的症状,当变换体位时,因压力感受器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心输出量没有随着体位改变而改变,出现相对低血压,引起大脑短暂缺血。
心悸:即自己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因变换体位时心脏输出量没有及时调整而导致的现象。
全身乏力:因心输出量不足,导致全身主要脏器血供减少,出现乏力的感觉。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眩晕
昏厥
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病因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病因不明,与原发性自主神经衰竭、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药物因素等有关。
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原发自主神经功能衰竭:是该病主要的致病因素。
神经系统疾病:脊髓结核、多发性硬化、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可引起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哪些人容易患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如神经结核、多发性硬化。
内分泌疾病患者:垂体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是该病的原发病因。
高血压病患者:服用降压药物有导致该病的风险。
神经病变手术后的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术后可能罹患该病。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老人:虽然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该病更多见于年龄超过 50 岁的患者,随年龄增大发病数增多,80 岁以上的患者最多。
就医
当患者由卧位或坐位变换为直立位时,出现头晕、黑矇等症状超过三分钟不恢复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变换上述体位出现意识改变、昏厥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 120 急救电话或立即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头晕;
黑矇;
不明原因的排尿、排便障碍;
性欲减退;
出汗少;
皮肤干燥。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改变
昏迷
步态蹒跚
发音困难
眼球震颤
建议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原发性直立低血压?
当医生怀疑是原发性直立低血压时,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和心电图、X 射线、脊骨髓造影等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通过变换患者体位,观察和询问患者黑矇和眩晕时间是否超过三分钟,如超过 5 分钟症状不缓解,则怀疑是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
心电图:通过观察心电图明确心脏的电活动是否存在异常。
X 线:通过胸部 X 线观察是否有肿块或其他异物压迫神经或血管。
脊髓造影:医生可通过造影观察患者脊髓是否有空洞等病变。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当您迅速站起来时,眩晕和眼花的情况大概持续多久才能缓解?
有没有站立起来症状一直不缓解或晕倒过?
迅速站起来时有没有心悸,呼吸不畅的现象?
缓慢站起来症状有没有改善?
之前有没有诊断出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内分泌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这个病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
这个病能不能治好?
得了这个病还能活多久?
这个病会不会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渐加重?
这个病会遗传吗?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原发性直立低血压目前暂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大多以中医调理治疗为主,建议中药调理和并辅助运动疗法;西药治疗则以盐皮质激素为首选。
药物治疗
氟氢可的松:为盐皮质激素,是治疗原发性直立低血压首选药物,主要作用是扩大血容量,改善血管充盈度。
甲氧胺福林:增加周围血管阻力,调节主要器官血液再分配,从而升高血压,改善疾病症状。
多巴胺异丁酯:可显著升高血压,并且可增加直立耐受性。
阿托莫西汀:能够以小剂量显著升高血压,是近年来医生认为改善该病症状比较好的药物,适用于难治性的直立性低血压。
其他治疗方法
盘腿屈身法:具体操作为双腿交叉蹲坐,或一侧下肢屈坐,另一只脚抬高放置于椅子上,然后反复做身体前倾动作,增加腹腔和胸腔压力,增加回心血量,半个月可平均提高血压 13 毫米汞柱。
游泳:游泳时泳池的水压可抵消低血压,同时应注意最好在下午进行。
疾病发展和转归
该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能因长期神经调节失常导致冠心病的发生,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经过正规治疗后,年龄较轻的患者症状多有所改善,但是年龄大、患有神经性疾病或其他内分泌疾病并且有多次昏厥发作的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可出现尿频、瞳孔扩大、头皮麻木、胸部不适等药物不良反应,但是一旦停药,这些现象即可消失。
运动:患者日常注意应加强锻炼,选择盘腿屈身法、游泳等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
饮食:可适当增加食盐摄入量。
戒烟、戒酒:神经系统疾病或内分泌疾病可因吸烟、喝酒而加重,故最好戒烟戒酒。
预防
该病由于病因不明,无法界定患病人群,只有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外部机械协助的方式预防该病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积极治疗可能诱发原发性直立性低血压的基础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
平时起床或蹲下起立的时候,动作宜放缓。
有低血压的人应平常穿弹力袜,内着紧身裤。
保持良好作息,适度游泳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老年人需按时体检,监测血压变化,在变换体位时一定要慢,避免突然起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