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梦魇障碍
概述
噩梦是生动逼真、扰人的梦境,常导致人从深度睡眠中惊醒。
最常发生于快速眼动(REM,一个睡眠的阶段)睡眠期间。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随夜幕渐深而变得越来越长,因此,您可能会发现最常在清晨时分做噩梦。
与夜惊不同,夜惊是感受,不是梦境。噩梦的主题会因人而异。
虽然噩梦在儿童中更普遍,但每两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偶尔会做噩梦。2%~8% 的成年人会受到噩梦的困扰;5%的人则经常受到人类宿敌噩梦的侵扰。
若噩梦给您带来严重困扰、经常打断您的睡眠,必须确定导致做噩梦的原因。然后做出改变,减少做噩梦的频率。
噩梦的光顾不受年龄的限制,且经常在凌晨四点后出现。真正的噩梦是周而复始的,就寝醒来后,噩梦的细节还很生动、形象,真实的长时间存留在做梦者的记忆当中。
症状
噩梦常导致人们因恐惧而心跳加速,最常发生在清晨时分。
常见症状有哪些?
噩梦是一个很普遍的心理现象,可以导致睡眠不安、痛苦以及日常功能受损。《诊断与统计手册:精神障碍》中提出了噩梦的四个要素:极其可怕,导致觉醒,不发生于其他心理障碍期间,导致明显的痛苦或功能障碍。但大多数学者对此存在争议。
噩梦带来的情绪体验中恐惧和焦虑的发生率极高。有研究显示可以高达 61.6%。其他消极情感(比如愤怒、悲痛等)的发生率为 38.4%。
有学者提出,不会导致觉醒的梦,通常称作“不好的梦”。多数学者认为,导致觉醒的噩梦比不会导致觉醒的噩梦更强烈。噩梦与不好的梦都跟痛苦相关联。
迄今,大多数学者就噩梦概念达成的共识是:噩梦主要是从 REM(快速动眼睡眠)睡眠期觉醒,并伴有焦虑不安的不良梦境回忆。
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会并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也有可能伴有其他睡眠障碍。
病因
遗传与生理因素
噩梦与遗传关系的研究并不多。研究表明,经常做噩梦的患者,普遍发病于童年与青少年。Hublin C 等人(1999)明确表明了噩梦的遗传特性。从童年到中年,噩梦是一种非常稳定的遗传特性。另有研究表明噩梦患病率存在性别与年龄差异。妇女比男子的噩梦患病率高;DSM-Ⅳ 描述这一比例在 2~4∶1,成年女性的噩梦流行率最高。
心理与精神病性因素
噩梦与心理以及精神病性因素的研究是比较丰富的。国外学者从人格特征,精神疾病,以及应激与创伤等方面对噩梦做了大量的研究。
人格因素:有研究表明,在个体方面,具有“ 胸襟开阔,敏感性,脆弱性,有创造力,有艺术能力等特点的人” 更容易做噩梦。国外学者还发现噩梦与幻想倾向性,心理吸收,精神质,边缘型人格,分裂样人格,暗示性,审美体验,创造力,受催眠能力等相关。此外,有证据证明,噩梦与神经质相关,但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发现这种相关。有一种假设认为,神经质得分高的人,体验更多的焦虑情绪,从而导致更多的噩梦。但这一点还值得进一步临床的循证医学支持。
应激与创伤因素: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应激与创伤是造成噩梦的主要原因。创伤后噩梦是很常见的。DSM-Ⅳ-TR 估计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的噩梦发生率为 60%。经历或见证过创伤性事件的个体都很有可能做噩梦。
精神疾病因素:与精神疾病相关,噩梦频率与精神疾病具有高共病性。其他研究表明噩梦与帕金森病,酒精戒断等精神疾病相关。同时,不少研究表明噩梦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目前,多数学者都认为噩梦可分为原发性噩梦与创伤后噩梦。原发性噩梦并不是潜在焦虑或其他精神障碍的一部分,与情感疾病几乎不相关。这些噩梦与一般精神水平或人格因素更相关。创伤后噩梦是指经历过创伤性事件后的梦,为创伤应激障碍的一部分。Hartma 发现创伤后噩梦比原发性噩梦在夜间发生的时间更早。
噩梦的心理以及精神病学因素研究表明,噩梦具有心理易感性,创伤和应激因素是噩梦产生的主要原因。噩梦与精神疾病高度相关。但这些因素与噩梦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明确。
睡眠相关因素
噩梦扰乱了睡眠,同时噩梦与其他睡眠障碍(比如夜惊,慢性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等)有关。噩梦与呼吸问题(比如哮喘)打鼾的增加有关。呼吸暂停患者窒息后的梦有更多的消极性质,增加了噩梦的发病率。也有相关研究表明慢性失眠与噩梦相关。
药物因素
有研究表明噩梦与药物相关。最常见的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β-阻断剂,选择性再摄取抑制剂(SSRIs),抗帕金森病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临床报告显示,药物对噩梦的影响最明确的是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
就医
若噩梦对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及时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心理睡眠科
睡眠中心
医生如何诊断?
通常,医生根据患者的诊断方面参考《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中梦魇的诊断。
诊断标准
反复出现的延长的极端烦躁和能够详细记忆的梦,通常涉及努力避免对生存、安全或躯体完整性的威胁,且一般发生在主要睡眠期的后半程。
从烦躁的梦中惊醒,个体能够迅速恢复定向和警觉。
该睡眠障碍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梦魇症状不能归因于某种物质(例如,滥用的毒品、药物)的生理效应。
共存的精神和躯体障碍不能充分地解释烦躁梦境的主诉。
医生如何对成人噩梦进行分类?
根据梦魇的持续时间分类:
急性:梦魇病程为 1 个月或更短。
亚急性:梦魇病程大于 1 个月少于 6 个月。
持续性:梦魇病程为 6 个月或更长。标注目前的严重程度。
根据梦魇发生的频率来分级:
轻度:平均每周发作少于 1 次。
中度:每周发作 1 次或更多,但并非每晚发作。
重度:每晚发作。
治疗
采取适当措施可以降低做噩梦的频率及对生活的影响。
如果噩梦是服用特定药物的结果,可以改变剂量或处方,以消除这种不必要的副作用。
如果噩梦由睡眠呼吸暂停或下肢不宁综合征等疾病引起,治疗潜在的障碍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
如果噩梦与疾病或药物无关,请不要绝望。行为改变已被证明可以改善 70% 成年人的噩梦,包括焦虑、抑郁和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引起的噩梦。
意象排演治疗是一种适用于治疗复发性噩梦以及由 PTSD 引起的噩梦的认知行为疗法。该疗法帮助长期做噩梦的人排练他们想要的噩梦来改变噩梦。在一些情况下,药物可以与治疗 PTSD 相关噩梦的疗法结合使用,虽然疗效没有像意象排演治疗那样明确的证据。
另外,自己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帮助降低噩梦发生的频率。例如,保持规律的生物钟就非常重要。因此应定期锻炼,这有助于缓解引起噩梦的焦虑和压力。瑜伽和冥想也很有帮助。
疾病进展及预后
噩梦与睡眠密切相关,会惊醒做梦者,直接影响睡眠;也会导致做梦者因害怕重新体验噩梦而不敢入睡,从而影响了睡眠质量。因此在治疗中侧重心理情绪的治疗、睡眠的治疗。
发现后应及时去当地三甲医院的睡眠中心,或是心理睡眠科及时就诊,通过调整睡眠,形成稳定的睡眠状态从而缓解噩梦的状况。值得说明的是,噩梦的评估方法,多导睡眠监测报告的分析,自我报告法,睡眠日志记录等,都不能够准确的评估噩梦,给噩梦的研究与治疗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日常注意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防止睡眠剥夺,而睡眠不足会导致成年人做噩梦。
将卧室布置的更轻松、宁静,卧室只用来睡觉和性爱,这不会让您联想到备感压力的事情。
避免酒精、咖啡因和尼古丁的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在身体系统中停留超过 12 小时,往往也会破坏睡眠模式。
预防
成年人的噩梦往往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但也可能由多种因素和潜在的疾病引起。
有些人在吃了可能增加新陈代谢并使大脑更加活跃的夜宵后做噩梦。许多药物也会提高做噩梦的频率。抗抑郁药和麻醉药等药物作用于大脑中的化学物质,通常会诱发噩梦。非心理药物,包括一些降压药,也可能会导致成年人做噩梦。
戒断药物和物质,包括酒精和镇静剂,可能会引起噩梦。如果您发现在改换药物后做噩梦的频率发生了变化,请咨询医生。
睡眠剥夺可能导致成年人做噩梦,而噩梦本身往往会导致成年人睡眠剥夺。虽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但这种循环是否会导致噩梦障碍,目前还没有得到证实。
焦虑和抑郁会导致成年人做噩梦。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也常常导致人们长期、反复做噩梦。
成年人的噩梦可能是由某些睡眠障碍引起。包括睡眠呼吸暂停和下肢不宁综合征。如果不能确定其他原因,慢性噩梦可能是一种独特的睡眠障碍。亲属患有梦魇障碍的人可能更容易做噩梦。
以上这些容易引起噩梦的因素,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在日常生活中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