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PTSD
概述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是指,当一个人面临异常强烈的精神刺激后,在较迟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应激相关障碍。
比较常见的创伤性事件或经历有:战争、童年虐待、性暴力、身体伤害、交通意外,火灾、自然灾害、抢劫、偷盗、飞机坠毁、绑架、罹患重病、恐怖袭击等其他威胁生命的事件。
主要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闯入意识或梦境中,患者处于高度的焦虑状态,极力回避任何能引起这一创伤性记忆的场景,心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患上创伤后应激障碍后,有个别人因为疾病慢性化而终生不愈,丧失劳动能力;半数以上患者伴有物质滥用、抑郁、焦虑等;自杀率也比普通人群大幅增高。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因此,目前的治疗方法基本还是对症治疗,目的是减轻创伤对机体和心理的伤害。治疗手段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其中,心理治疗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认知行为治疗。
在创伤性事件发生后,使用一些心理筛查工具来评估心理健康状况,有助于识别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高危人群,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
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会表现出创伤再体验症状(与创伤性经历有关的情境或内容一幕幕在眼前回放)、过度警觉(经常警惕地扫视周围环境以寻找危险迹象)、或麻木(极力回避与创伤性经历有关的事件或情境)等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哪些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表现“三联症”:创伤再体验症状,警觉性增高,回避或麻木。这三个症状的内容与创伤性事件息息相关。
创伤再体验症状
在意识清晰的情况下,反复出现闯入性的回忆,或脑海里重现创伤性事件;
睡眠中反复出现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噩梦;
面对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事件、场景、人物等,会触景生情,并产生严重的精神痛苦或生理应激反应。
创伤性体验的反复重现,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最常见也是最具特征性的症状。儿童较成人更多出现短暂的“重演”性发作,又称闪回 (flashback),即再度恍如亲临其境,可伴随出现错觉、幻觉及意识分离性障碍。
警觉性增高
几乎每个患者都存在这种症状,是一种自发性的持续高度警觉状态。表现为过度警觉、惊跳反应增强,还会有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激怒以及焦虑情绪。
回避或麻木
表现为长期或持续性极力回避与创伤性经历有关的事件或场景,分为有意识回避和无意识回避。
有意识回避可表现为,极力不去想有关的创伤性经历中的人与事;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去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
无意识回避可表现为,对创伤性事件的选择性/防御性遗忘、失忆,而与创伤性事件无关的记忆则不受影响。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哪些危害?
创伤后应激障碍会打乱正常的生活、工作、社交、健康以及日常活动。
创伤后应激障碍还可能会增加其他精神健康风险,比如:
抑郁症和焦虑症;
药物或酒精滥用;
进食障碍;
自杀想法和行为。
病因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常与灾难、公共突发事件等威胁生命的创伤性事件有关。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亲身经历、看见或了解到涉及生命威胁、重伤或性侵的事件时,都可能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但医生并不能确定,为什么会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
与大多数精神疾病一样,创伤后应激障碍可能是由以下因素造成的:
个人性格。
精神疾病家族史。
不良经历,包括经历的创伤性事件的次数及严重程度。
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哪些危险因素?
不论任何性别、年龄,所有人都可能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但有些因素会增加经历创伤性事件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风险,比如:
所经历的创伤性事件比较激烈、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
早年经历过不良体验,如童年虐待。
从事易于经历创伤性事件的工作,比如军人、急诊科医生。
患有其他精神疾病,如焦虑症或抑郁症。
物质滥用,如过量饮酒或吸毒。
缺乏来自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有精神疾病家族史,如焦虑症、抑郁症。
就医
如果持续为创伤性事件所困扰、或病情比较严重,应及时就诊获取帮助。
何时应就诊?
如果出现:
创伤性事件感到困扰超过一个月;
病情较严重;
觉得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生活
请及时就诊。尽快获得治疗可以帮助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恶化。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为了诊断是否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医生可能会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尽可能详细告知,才能让医生真正了解创伤性事件的细节,有助于明确诊断。
根据《精神疾病的诊断和统计手册》 DSM-IV 诊断标准,可根据不同的病程诊断为:
急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病程 1 个月以上,3 个月内);
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病程 3 个月以上);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一般要求,症状在创伤或创伤事件结束后的 6 个月内出现。但在有些情况下,经历创伤性事件 6 个月后才发病,如果临床症状典型,也可诊断,称之为延迟性创伤后应激障碍。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症状或不适?
首次注意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有没有经历过或见证过意外的事件或对您影响较大的事件?
是否有令您不安的想法、回忆或噩梦?
是否想过伤害自己或他人?
是否喝酒,多久喝一次?
过去有没有因为其他精神症状或精神疾病而接受治疗?
如果是,哪种治疗最有效果?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我的这些症状是什么引起的?
是否还有其他原因?
我的病情严重吗?
我应该怎么治疗?
我的症状多久能改善?
有什么注意事项?
治疗
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目前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心理治疗、药物治疗,但可能需要做很多尝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如何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
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有助于了解自己的想法,学会如何处理自己的感受。还可以帮助你更好控制自己、更好的生活。认知行为治疗 (CBT) 是最有效的方法。催眠治疗、眼动脱敏再加工、精神分析疗法和其他心理治疗,也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抗抑郁药物治疗。尤其是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能够减少忧伤和担心,也可减少 PTSD 闪回发作症状的次数、频度。SSRIs主要有氟西汀 、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等,对于 18 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前两者更为适合。
在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之前,可能需要做很多不同的尝试。医生也会给出治疗建议,可能包括不同类型的药物或其他形式的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联合使用,对于康复应该是最有效的策略,具体则依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而定。如果还存在其他问题,比如酒精或药物滥用,也需要做相应治疗或对症处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怎么做?
目前常用的一些心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对经历战争创伤的士兵、遭暴力袭击的女性受害者,以及其他创伤性事件等均有疗效。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
认知与行为治疗 (CBT)。目前认为,认知行为治疗是对急性和慢性创伤后应激障碍核心症状最有效的心理疗法。治疗中,治疗师会帮患者找出头脑中消极或错误的想法,并一起建立更健康、更现实的思考方式。
团体心理治疗。许多人希望和有类似经历的人讨论他们的创伤。和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有助于谈论创伤并应对症状、记忆及其他情况。
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 。可以帮助患者理解,过去的经历是如何影响当下体验的,进而有助于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核心症状。
眼动脱敏和再加工 (EMDR) 治疗。是一种在时间上非常经济的心理治疗技巧,在改善急、慢性的PTSD症状方面的效果比较肯定。这种疗法的基本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经历一场创伤时,当时的场景、声音、思想、感觉会被“锁定”在神经系统中。在某种特定状态下,按治疗师手指移动的不同方向、速度,让患者的眼球随之移动数十次,可以有效地解开神经系统的“锁定”状态,并使人们对创伤的经验在大脑中进行再加工。
日常注意
在平时,按医嘱治疗、学习了解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知识、好好照顾自己等,都有助于病情恢复、早日摆脱痛苦。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如果由创伤事件引起的压力或困扰已经影响到生活,应及时就诊治疗。及时有效地处理创伤,有助于创伤的恢复。
此外,还应注意以下事项:
遵从治疗计划。心理治疗或服药可能需要过段时间才能有效,不要贸然停止治疗。提醒自己,治疗需要时间。
学习相关心理知识。了解什么是创伤后应激障碍可以帮助理解自己的感受,进而做出更好的应对。
照顾好自己。好好休息,健康饮食,给自己留出锻炼和放松的时间。尽量减少或避免喝咖啡、吸烟,这可能会加重焦虑。
不要自行用药。不要通过喝酒或自行用药来应对创伤后应激障碍,这会导致更多的问题,影响真正的治疗。
打破僵局。感到焦虑的时候,不要任由发展,要积极的应对,散步、做喜欢的事都能缓解焦虑。
加入患者互助小组。
预防
在经历了创伤性事件之后,许多人首先出现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 样症状,例如脑海中反复重现创伤性事件。恐惧,焦虑,愤怒,抑郁,内疚——这些都是对创伤性事件的常见反应。然而,大多数受到创伤的人并不会发展为长期创伤后应激障碍。
及时获得帮助,会阻止这些正常的反应变得更糟,也就能预防发展成病态。
家人和朋友的倾听、帮助十分重要。短期内,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医生的帮助。有些人还会从宗教等信仰获得启示、帮助。其他人的帮助和精神支持,也有助于患者避免去采取一些不健康的方式来应对创伤后的情绪反应,比如酒精和药物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