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儿童抑郁症(Childhood depression),是抑郁症的一种,专指发生在儿童(一般指12岁以下)身上的抑郁症。在美国,每 40 名儿童中约有 1 名儿童患有儿童抑郁症。在 10 岁以下的儿童当中,男孩患儿童抑郁症的情况明显更为常见。
发病与抑郁症家族史、滥用酒精以及吸毒等有关。
主要症状因人而异,取决于孩子及其具体的心境障碍,可表现为食欲不振、失眠或嗜睡、社交中退缩、难以集中注意力等。
治疗选择与成人相似,包括心理治疗(疏导)和药物治疗,首选药物氟西汀。
有些儿童会尝试自杀,有暴力、酗酒、身体虐待或性虐待家族史的儿童,发生自杀的风险更高。
症状
儿童抑郁症的症状因人而异,取决于孩子及其具体的心境障碍。很多时候,儿童抑郁症都未经过诊断和治疗,因为它常被当作成长过程中的正常情绪和心理变化,以致被忽略。
儿童抑郁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食欲变化——食欲增加或下降;
睡眠变化——失眠或嗜睡;
持续感到悲伤或无助;
难以集中注意力;
疲劳和精神不振;
感到无用或内疚;
思维或集中力缺损;
对拒绝的敏感性增加;
易怒或愤怒;
身体不适(例如腹痛与头痛),并且治疗无效;
在家里或与朋友进行活动中,在学校或课外活动中,或在涉及到爱好或其他兴趣时,身体功能减退;
社交退缩;
萌生死亡或自杀想法;
声音爆发或哭泣。
儿童抑郁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虽然在 12 岁以下的儿童中比较少见,但有的儿童确实会尝试自杀。有暴力、酗酒、身体虐待或性虐待家族史的儿童,发生自杀的风险更高。
病因
与成年人一样,儿童抑郁症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明确,可由任何与身体健康、生活事件、家族史、环境、遗传易感性和生化紊乱有关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引发。有一些危险因素已经证明与儿童抑郁症的发病有关。
儿童抑郁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遗传因素,抑郁症有一定的遗传倾向。若父母患抑郁症,则儿童首次发生抑郁症的时间,比一般儿童更早。
社会因素,不良成长环境与重大生活事件刺激,都有可能诱发儿童抑郁症。例如转学、与亲人分离、家人吵架等。
哪些人容易患儿童抑郁症?
有抑郁症家族史的儿童,患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来自混乱或冲突家庭的儿童、滥用酒精和吸毒的儿童和青少年,发生抑郁症的风险更高。
就医
大多数儿童会在不同的时间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尽管有些抑郁孩子可能仍保持较好的机能状态,但大多数会出现明显的社交活动变化,对学校失去兴趣和学习成绩不佳,或出现外貌改变;也可能开始吸毒或酒精滥用。儿童抑郁症的症状不典型,且缺少必要的表达能力,往往难以及早发现。家长需要特别注意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险信号,尤其是自杀倾向。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多项抑郁症状(进食、睡眠、活动或不安/激惹的变化)。
社会隔离,表现为不爱与人交往,不想去上学、不想和打交道,甚至不想见人。
谈论自杀、绝望或无助。
不良行为的增加,自暴自弃,不再在乎别人评价。
风险行为增加,事故频发,莫名其妙尝试一些危险行为。
物质滥用、吸烟、酗酒、网瘾,甚至接触毒品。
关注病态和负面的话题。
谈论死亡与濒死。
哭闹增多或情绪表达减少。
将自己心爱的物品送人。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科
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儿童抑郁症?
如果孩子的抑郁症状已经持续了至少2周,就应该安排孩子去看医生,以确保孩子无身体原因所致的症状,并得到适宜的治疗。目前尚无特异性的检查方法(医疗或心理)可用于抑郁症的确诊,但精神科专科医生开展访谈以及问卷(对儿童和父母)调查,再结合个人信息的分析,有助于诊断。来自老师、朋友和同学的信息,可表明儿童在不同活动中的行为一致性,有助于判断其目前行为与既往行为的显著变化。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孩子有那些特殊表现?
什么时候开始?
有没有诱因?
家族里有没有人得过抑郁症?
最近生活上经历了什么变化?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抑郁症怎么治?
会不会复发?
有没有副作用?
会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治疗
儿童抑郁症患者的治疗选择与成人相似,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医生可能建议先进行心理治疗,如果症状严重或光靠心理治疗没多大起色,会考虑用抗抑郁药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
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有效。该药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正式批准,用于治疗 8-18 岁的儿童抑郁症。
其他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也被应用于儿童抑郁症的治疗中。
大多数用于治疗儿童抑郁症的药物,说明书上都印有“可能增加儿童自杀意念风险”的警告说明。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并监测用药情况。
疾病发展和转归
现在的儿童首次抑郁症发生的年龄,比以前更小。与成人一样,儿童抑郁症也可能复发。抑郁症常与其他身体疾病同时发生,并可能成为日后更严重精神疾病的前驱疾病。
日常注意
自杀是抑郁症最严重的结果,因此,日常注意主要针对自杀风险的防范和规范服药两个方面。
具体注意事项有:
家长应密切监护患儿服药。有的药物可能增加自杀风险,特别在刚开始服药的数周内,应密切关注某些预警信号,例如谈论、绘画或书写关于死亡的事情,散尽个人物品,远离家人和朋友,制定了自杀计划或准备了工具,如刀子或药片。一旦发现可疑迹象应及时就医。
患儿可能在服药 1-3 周后,病情出现好转,但是需要长达 6-8 周才能看到更显著的效果。务必让患儿遵医嘱坚持服药。
患儿可能需要尝试多种药物,来找到最有效的那一种。如果对于药物有任何担忧或者使用3周后没有疗效,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千万不要突然停止服用抗抑郁药物,应遵从医生制定的逐渐减量直到停药的方案。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办法,只能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和沟通技巧,帮助青少年减少压力。
具体注意事项有:
管教孩子时,用积极的强化行为来代替羞耻和惩罚,后者会使孩子有无价值感。
允许孩子犯错。过度保护会使他们认为对他们缺乏信心。这会让他们感到自信心缺乏。
给孩子适当的空间。别指望他们总能遵从家长的要求。
不要强迫孩子做你要求的事情。
即使不认为孩子所谈论的问题极为重要,但请记住,这些问题对他们而言极为真实。
如果怀疑孩子出现了抑郁,应抽出时间认真倾听他的忧虑。保持沟通畅通极为重要,即使孩子似乎并不愿意和您沟通。尽量避免告诉儿童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