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高血压伴精神障碍
概述
患高血压病的同时,伴随出现的精神障碍。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晕、失眠、注意力下降、行为迟钝和情绪波动(时而感到焦虑、抑郁时而又烦躁、亢奋)。
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 40~50 岁。该病目前尚无明确的流行病学资料。
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年龄增长(多发于 40~50 岁)、心理社会因素(生活压力过大、家庭变故等)、遗传因素、高热量饮食(高糖、高油、高盐的日常饮食习惯)等有关。
本病无分型分期。
主要症状包括胸闷、气短、心悸、失眠、口齿不清、尿失禁、思维迟钝、痴呆等神经症样综合征,抑郁综合征,或出现幻觉、妄想。
以治疗高血压为主,同时控制精神症状。一般对于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心理干预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只有伴发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才需要在运动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改善情绪障碍的药物。
伴发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易产生幻觉,哭笑无常,内心十分痛苦,可能做出伤人伤己的行为,危及生命。
症状
高血压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悸、失眠、口齿不清、尿失禁、思维迟钝、痴呆等神经症样综合征,抑郁综合征,或出现幻觉、妄想。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躯体症状:
早期症状:胸闷、气短、心悸(心跳剧烈且无法控制,患者感到惊恐不安)、失眠、食欲下降、血压持续偏高等。
中、后期症状:吞咽困难,控制不住地流口水,说话时发音不清,强制性哭笑;部分患者无法走动,生活不能自理;还可引起癫痫发作、尿失禁等。
心理反应:
早期症状: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行为缓慢,思维迟钝。
中期症状:患者常常感到悲伤、焦虑、抑郁。
后期症状:往往发展成老年痴呆,严重的记忆力丧失,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可能发生昏迷。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抑郁症
焦虑症
老年痴呆
意识障碍
脑卒中
病因
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明确,但可能与年龄增长、不稳定的心理社会因素、遗传因素、高热量饮食等有关。
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年龄增长:随着年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及社会压力增加,容易引起该病,多见于 40~50 岁。
生活、工作压力大。
日常饮食口味较重,喜欢高盐、高糖、高油食物。
遗传因素。
哪些人容易患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危险因素)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有精神障碍家族遗传史的成年人。
年龄较大(40 岁以上)的高血压患者。
有如下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患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长期精神紧张的高血压患者。
有忧虑人格特质的高血压患者:忧虑的患者比较内向,用药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也不向家人朋友倾诉自己的担忧,渐渐陷入思维的怪圈,最后伴发精神障碍。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痴呆的早期症状,如忘记家人姓名、常常迷路、大小便失禁等。
胸闷、气短、心悸。
失眠。
食欲下降。
血压持续偏高。
思维迟钝。
焦虑、抑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因抑郁焦虑情绪出现了自杀意念或自杀未遂,如用水果刀割手,企图跳楼等。
因高血压危象出现意识障碍,出现恐怖的幻觉或产生妄想。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心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当医生怀疑患者是高血压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时,首先会通过询问患者或者家属基本信息采集病史,然后结合体格检查、心理评估、头颅 CT 和 MRI 等检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格检查:患者因有高血压病变的基础,出现精神障碍前可见病理征阳性,体格检查可以判断患者是否为病理征阳性。
头颅 CT、MRI:辅助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和颅内感染。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这些症状时间多久了?
最近感觉心情怎么样?
最近生活或者工作上有没有遭遇什么让你觉得不好的事情?
家族亲属中,有没有人有被确诊为精神障碍相关疾病?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需要做哪些检查?
我要做手术吗?
我要多久才能好?
我会有后遗症吗?
治好了以后会复发吗?
治疗
以治疗高血压为主,同时控制精神症状。一般对于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心理干预是治疗的重要手段;只有伴发严重精神障碍的患者才需要在运动和心理干预的基础上,使用改善情绪障碍的药物
药物治疗
硝苯地平:可适用于各种高血压类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的治疗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轻微,主要在初期服药时可见患者面部潮红、心跳加速而无法自主控制。
氢氯噻嗪:主要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患者同时患有高尿酸血症或通风,需及时告诉主治医生,避免使用该药。
利美尼定:在高血压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良反应少且轻,偶尔会感到口干、胃痛、无力、失眠。
阿普唑仑:主要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及失眠。作用是镇定催眠,改善患者焦虑的精神状态。妊娠期妇女禁用。
氯氮平:主要用于焦虑症、失眠及惊厥。作用是缓解焦虑和紧张情绪,治疗失眠症状。妊娠期妇女禁用。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还可能有头痛、眩晕、恶心、便秘等表现。
利培酮: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急性精神分裂症。作用是缓解因精神障碍而产生的幻听、幻觉和妄想。
其他治疗方法
支持性心理治疗:向正规医院的心理医生寻求帮助。家人需鼓励患者接受治疗,对患者的进步及时加以表扬。
疾病发展与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会使血压波动或过高,容易引起脑卒中或脑出血,危及生命。随着病情发展,精神障碍最终常发展为痴呆,使患者生活无法自理,需要家庭成员时刻照顾,全家的生活质量也会随着降低。
接受治疗后,健康教育和心理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有显著效果,锻炼和健康饮食能够保护患者心血管,减少高血压带来的不良反应,使得患者心情愉悦,改善病情。
日常注意
注意日常注意高血压的控制,按时服药,保持良好心情,规律运动。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遵循医嘱按时用药,定期去医院复查,多和医生交流病情。
改善饮食习惯:从高热量饮食改为清淡、低胆固醇的水煮蔬菜或清炖肉。
接受健康教育:患者需要了解高血压和精神障碍的性质,明白它们是可防控的,增加治疗信心。
学会自我排解不良情绪:患者可以尝试学习冥想、按摩、深呼吸、太极,可能有助于缓解焦虑抑郁情绪。
规律运动:每日坚持规律的进行 1~2 小时轻松的锻炼,如散步、瑜伽等。
多参与社交活动:家属陪伴进行外出、看书等活动。活动时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全身无力、面色惨白、活动不协调、呼吸急促等表现要立即停止活动,扶着患者慢慢坐下或躺下。
家属训练患者认知能力:处于该病后期阶段的患者容易变成痴呆,家属可以经常带患者频繁地熟悉家人的名字、家里的场所、家附近的特殊建筑,增强患者记忆力。在患者面前喊他的名字,或者给患者戴上姓名卡片。
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方法预防该病的发生。但家人的细心观察和患者的愉快心情可能有助于减少精神障碍的发生。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定期到正规医院进行体检。
患者对高血压应有一定的了解,明白它是可控可防的。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患者通过锻炼、健康饮食和规律的睡眠来缓解疾病或生活上的压力。
多与朋友、家人等可信赖的人接触,沟通,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
患者应遵循医嘱服药,积极配合医生治疗高血压。
患者家属应耐心照顾患者,给予生活起居方面的帮助,有利于患者重塑治疗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