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肺部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概述
指由于各种肺部疾病引起呼吸功能不全后,导致体内缺氧、二氧化碳聚集停留,从而产生精神障碍。
好发于秋冬季节,发病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男性较女性多见。
主要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出现肺部感染加重、呼吸道阻塞、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导致体内缺氧、二氧化碳聚集停留、血液中电解质紊乱,发生继发肺性脑病、低渗性脑病、脑梗塞,从而出现精神症状;也可由于用药不当导致。吸烟、感染、劳累等是该病的危险因素。
此处无分型分期。
主要表现为神志模糊、嗜睡、昏睡甚至昏迷;还可出现兴奋躁动、言行紊乱或幻听、幻视、妄想等症状。
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为主,主要为药物治疗,常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用呼吸兴奋剂、氧疗改善身体缺氧状况,对症治疗效果较好。
患者将逐渐丧失劳动能力,无法参与社会活动,不能正确认识自身及周围环境,甚至会出现昏迷,危及生命。
症状
意识障碍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最早表现为神志不清、嗜睡,随着病情加重可表现为昏睡或昏迷。还可出现抑郁、焦虑、胡言乱语、烦躁不安、幻觉及妄想症状。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
呼吸系统疾病自身的症状:畏寒、发热、咳嗽、咳痰、咯血、气促、喘鸣、胸痛等。
意识障碍:轻度意识障碍表现为神志恍惚、嗜睡,严重时可表现为昏睡、昏迷。
行为异常:可表现为胡言乱语、手舞足蹈、到处乱走等,也可表现为少语少动。
情绪障碍:情绪异常低落或兴奋,患者会无缘无故出现抑郁、焦虑、烦躁不安等情绪。
幻觉及妄想:幻觉表现为看到并不存在的人或物、听到并不存在的声音,妄想表现为对自身及环境产生歪曲的想法。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病无其它并发症。
病因
最常见的病因包括缺氧和二氧化碳在体内聚集停留导致的肺性脑病、低渗性脑病、脑梗塞,还可由药物不良反应引起。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肺性脑病:肺部疾病导致缺氧、二氧化碳聚集时,会损害脑组织,影响脑部营养及代谢,导致出现神经及精神症状。
低渗性脑病: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体内钠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脑细胞水肿,从而导致低渗性脑病,出现精神障碍。
脑梗塞: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会由于缺氧而损害血管,血管痉挛、破裂造成脑梗塞,从而产生脑功能损害的表现。
药物不良反应: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药物使用不当,会加重原有病情,出现呼吸衰竭而引起精神障碍。
哪些人容易患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吸烟者。
肺部感染者。
身体虚弱、过度劳累者。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做和粉尘接触相关的工作。
长期在空气质量较差的环境中居住生活。
与患有肺部疾病(肺炎、肺结核等)的患者密切接触。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咳痰增多。
胸痛。
抑郁、烦躁。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意识恍惚
答非所问
表情淡漠
嗜睡
兴奋话多
呼吸急促
建议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急诊科
精神科
医生如何诊断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
医生将通过询问患者的基本情况,然后结合血液、痰液、胸部 X 线、脑 CT 等检查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胸部查体:医生会用听诊器听患者胸部的呼吸音,根据呼吸音的音调、强度改变,判断肺部炎症严重程度。
血液检查:通过抽取患者静脉血,检查血液中粒细胞(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数量,医生可通过此项检查判断患者是否有肺部感染。
痰液检查:通过收集患者的痰液,检查痰液中细菌、脱落细胞,可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感染情况。
呼吸功能测定:利用呼吸功能检测仪器,采集患者在不同的呼气吸气方式下的呼吸功能数据,医生可通过此项检查了解患者肺功能具体损害情况。
胸部 X 线检查及胸部 CT:可明确肺部病变的部位、性质。
脑 CT:用于判断精神障碍是否由脑梗死导致。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出现这种症状有多久了?
吸烟吗?从什么时候开始吸烟?每天多少根?
是否与肺部疾病患者有过密切接触?
工作中是否接触粉尘?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过吗?经过了怎么样的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为什么会有这些症状?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病情严重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日常吃饭、生活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吗?
可以彻底治愈吗?
会复发吗?
治疗
主要针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治疗
抗生素:常用头孢类药物,可以控制肺部感染,避免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
化痰药物:例如盐酸氨溴索,可以使痰液易于咳出,避免呼吸道阻塞。
呼吸兴奋剂:例如阿米三嗪,作用是兴奋呼吸中枢,增强通气量。
其他治疗方法
氧疗:经鼻吸入低浓度氧,作用是增加血氧浓度,减少二氧化碳潴留。
机械通气:采用无创机械通气,不需切开气管,用鼻罩、面罩来使患者呼吸,可缓解呼吸肌疲劳,治疗呼吸衰竭。
疾病发展和转归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肺心病、肺性脑病等,出现不同程度的精神异常症状,甚至昏迷,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呼吸系统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呼吸系统疾病可得到有效控制,精神障碍可缓解或消失。
日常注意
平常多采用半卧位休息,预防肺部感染,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卧床休息,宜采取半卧位,利于痰液咳出。
预防肺部感染:避免受凉感冒而使原有肺部疾病进一步加重。
使用激素、喹诺酮类、茶碱类药物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意识恍惚、呼吸困难加重,应及时就医。
患者痰多且不易咳出时,可采用胸背部叩击法帮助患者排痰。
饮食:食用易吞咽的流食食物,避免食物阻塞气道,饮水时避免呛咳。
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加强体育锻炼,多做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踢足球等,每次 30 分钟,每周 3~5 次。
预防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加强体育锻炼,避免粉尘接触,天气变化时要注意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感冒。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
戒烟。
防止肺部感染,例如避免受凉感冒,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爱干净、讲卫生。
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过度劳累。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
避免粉尘接触,加强自身防护,如戴口罩等。
注意室内空气流通,经常开窗通风换气。
避免与肺病患者密切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