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断反应是什么?戒断反应怎么办?戒断反应症状有哪些?

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简称 HPA)是由于苯丙氨酸代谢过程中其羟化酶(phenylalanine hydroxylase,PAH)缺乏或其辅酶四氢生物蝶呤(BH4)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水平增高所致的一组最常见氨基酸代谢病。当血 Phe 浓度大于 120μmol/L 且血 Phe 与酪氨酸(Tyr)比值(Phe/Tyr)>2.0 时,统称为 HPA,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概述

一个人反复、长时间、高剂量使用某种成瘾物质后,如果突然停用或减量,或者使用阻断成瘾物质的药物后,会出现一组症状表现,叫戒断反应,也称戒断综合征。

成瘾物质不同,戒断反应的具体表现可能不同。常见的成瘾物质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巴比妥类及其他镇静催眠药)、精神活性物质(苯丙胺、哌唑甲酯)、阿片类药物(吗啡、美沙酮、哌替啶)、可卡因、酒精、烟草、致幻剂和大麻等。

戒断反应常见症状包括:头晕、头痛、血压上升、心跳过速、脉搏加快、出汗、流泪、流涕、瞳孔散大、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恐惧、紧张、说梦话、精神恍惚等。除了身体症状,焦虑、抑郁、睡眠障碍也是戒断反应的常见特征。

上述表现多属于戒断反应轻的情况。严重的可引起精神病性症状,如戒断性癫痫发作、震颤性谵妄等意识障碍,甚至危及生命。继续使用成瘾物质,戒断症状可以缓解。

戒断症状会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加重,需早期干预。

戒断综合征的治疗因人而异,主要采用支持性治疗、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替代治疗、脱瘾治疗,以及缓解后康复治疗的综合措施。

轻度病情可门诊治疗,中重度患者适合住院治疗。

为避免戒断反应的发生,应由医生制定合理的脱瘾康复治疗方案,缓慢减量,或药物替代治疗直至停用成瘾物质。

症状

戒断反应有哪些主要症状?

轻度戒断反应的表现包括:心悸、焦虑、躁动、激越、出汗、头痛、失眠、震颤和对成瘾物质的渴求。往往还伴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恐惧、紧张、说梦话、精神恍惚、高血压等。

中、重度戒断反应可能出现幻觉(酒精戒断导致幻觉的发生率为 3%~10%),也可出现幻听和幻触,严重者可出现戒断性癫痫发作。

如果既往有癫痫发作史,戒断过程中更容易癫痫再发。

酒精戒断性癫痫发作,主要好发于长期酗酒者,多发生在 30~50 岁。一般表现为全面强直-阵挛性发作(也叫癫痫大发作)。通常发生在断酒后 12~48 小时内,有时在断酒 2 小时后即可出现。

戒断性癫痫发作通常发作一次,或一段时间内多次短暂发作,如果出现癫痫持续状态、或者反复持久的癫痫发作,应该怀疑是否存在其他病因,一般根据头颅 CT 或腰椎穿刺的结果来确定。

轻度的戒断症状可在 1~2 天内消退,只有大约 5% 的酒精依赖患者,会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年龄大、医疗条件欠佳,营养状况差、电解质紊乱、合并其他疾病、既往有癫痫发作病史,是出现重度戒断症状的主要原因。

戒断反应可能引起哪些并发症?

戒断性癫痫发作如果不治疗,约三分之一可进展为戒断性谵妄(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没有目的、无法集中注意力等),这是戒断反应最严重的并发症。

戒断性谵妄是酒精戒断状态下,一种迅速起病的注意力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时伴有发热、心动过速、高血压、大汗淋漓、意识模糊、兴奋、幻觉、震颤、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注意力障碍和定向障碍。

戒断性谵妄通常出现在患者断酒后 72~96 小时之间,发生率约为 5%,为临床急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由于呼吸和心脏衰竭、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而死亡,病死率可达到 20%。

病因

长期,高剂量使用成瘾物质,会导致人对该物质依赖。常见的成瘾物质主要包括:苯二氮卓类药物、精神活性物质、阿片类药物、可卡因、酒精、烟草、致幻剂和大麻等。如果突然停用或减量,就会导致戒断反应。

成瘾者开始接触和使用成瘾物质,往往由于社会压力、不良情绪、好奇等因素,直到上瘾。也有一部分人是在止痛、疾病治疗过程中,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强烈快感,导致再次、甚至长期使用成瘾物质,比如治疗抑郁症、焦虑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疾病类药物。

长期使用成瘾物质,会导致脑结构和功能异常。虽然这些异常大部分会在停药几天或几周内消失,但有些异常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难以消除,导致戒断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还会复吸。

出现戒断反应的原因错综复杂,通常由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这些因素共同决定了不同人在尝试成瘾物质后,是否会发生依赖和成瘾。下面具体介绍:

遗传学因素

有研究显示,物质依赖具有家族聚集倾向和种族特异性,有37%~60%的患病风险归因于遗传因素。与普通人群相比,酒精依赖患者的亲属发生酒精依赖的风险增加 3~8 倍。

神经生物学因素

目前,对物质依赖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发展到了细胞分子水平。不同的成瘾物质,作用于不同的神经递质系统(您可以理解为,神经递质可以传递特定的神经信号),从而产生不同的精神作用。

心理学因素

药物成瘾的形成与心理强化密不可分,包括正性强化(如用药后的欣快感等正性情绪),以及负性强化(如身体依赖后为防止戒断反应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心理强化不断“驱使”人去寻找和摄取这类药物,最终导致成瘾。其中正性强化主要造成精神依赖,负性强化主要造成躯体依赖。二者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社会学因素

失业、破产、失恋等生活变故和刺激,都可能导致使用成瘾物质,来弥补空虚;

小时候遭受虐待者,可能由于无法正确处理愤怒和羞耻、愧疚等不良情绪,进而通过使用成瘾物质带来的强烈快感,麻痹自己;

自卑感强、挫折承受能力差者,物质依赖患病风险更高;

一部分人,尤其是青少年,甚至会为了融入周围的社会群体而使用毒品。

这些都是造成物质依赖人数急剧上升的重要社会因素。

就医

戒断反应容易复发,且每次复发会增加症状的严重程度,如果处理不及时,急性戒断症状并发癫痫发作或震颤性谵妄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尽早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一般认为,患者如果有长期、大量成瘾物质的使用史,突然停用或减少剂量后,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如出汗、脉搏增快、手部震颤、失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焦虑、短暂性幻听/幻视/幻触等状态时),特别是当合并戒断性癫痫发作和震颤性谵妄时,应及时就医和治疗,是避免病情发展的关键。

就诊科室

精神科(酒药依赖门诊或戒瘾机构)或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戒断反应?

病史采集:详细了解患者成瘾物质的使用史,戒断反应的具体表现,既往戒断经历,既往病史,个人情况等信息,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替代药物的治疗方案。

体格检查和精神检查:体格检查的目的是评估身体有无戒断反应等。精神检查重点评估患者的情绪、行为、认知功能、有无精神障碍等。比如,苯二氮卓类等药物及酒精主要经肝脏代谢,长期服用可产生肝功能损害,患者可能出现面色灰暗、皮肤无光泽、无力、消瘦、食欲不振、胃肠功能不良等。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血、尿及便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心电图检查等。结合病史、临床特征、体格检查、精神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情况,对患者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从而建立个体化治疗方案。

量表评估:国际上评定酒精戒断最客观有效的工具是CIWA-Ar量表。该量表由 10 项问题组成,总分 67 分。8 分及以下为轻度戒断,不需要药物处理;9~15 分为中度戒断,需要药物干预;15 分以上为重度戒断,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产生严重并发症。量表每 4~6 小时评定一次,有助于脱瘾治疗期间的监测,并指导用药。

精神心理评估:评估患者成瘾及心理依赖的严重程度,也需要借助各种量表,如成瘾严重程度指数量表(ASI)及视觉类比量表(VAS)。对精神症状的评估可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等。认知功能的评估可采用韦氏记忆测验(WMS)和韦氏智力量表(WAIS)、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WCST)和连线测验等。

诊断标准:关于各种成瘾物质戒断反应的诊断,目前最新标准是 DSM-5 诊断标准(附酒精戒断综合征的 DSM-5 诊断标准)。

酒精戒断综合征的诊断标准(DSM-5)

A.长期大量饮酒后,停止或减少饮酒。

B.诊断标准 A 中所描述的停止或减少饮酒之后,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下列 2 项(或更多)症状:

1.自主神经系统活动亢进(如出汗或脉搏超过 100 次/分)。

2.手部震颤加重。

3.失眠。

4.恶心或呕吐。

5.短暂的幻视、幻触或幻听或错觉。

6.精神运动性激越(指患者脑中反复思考一些没有目的的事情,思维内容无条理,大脑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7.焦虑。

8.癫痫大发作。

C.诊断标准 B 中的体征和症状引起具有显著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损害。

D.这些体征或症状不能归结于其他躯体疾病,也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碍来解释,包括其他物质中毒或戒断。

需要提醒的是,这些量表绝大多数需要医生来进行测试,可能要花费一定的时间,需要患者的积极配合。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服用成瘾物质(如饮酒)多长时间了?每次服用剂量多大(如每日饮酒量)?服用成瘾物质的原因是什么(如为什么长期大量饮酒)?

为什么停用成瘾物质(为什么突然戒酒)?

停用成瘾物质后有哪些不舒服症状?哪些症状最严重?

是否伴随癫痫发作或震颤性谵妄?既往有无类似发作?

有没有既往躯体疾病史或既往精神病史?

有无家族遗传史(家族中是否有类似表现的亲属)?

是否吸烟、吸毒、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阿片肽类药物或精神活性物质等?

平时工作压力大吗?作息是否规律?

早年成长经历是怎样的?

自身性格特征是怎样的?

有过自杀观念吗?

父母两系三代以内的亲属中有无精神疾病、智力缺陷、吸毒、酗酒、自杀或人格障碍?

症状出现后接受过治疗吗?如果接受过,接受过哪些检查和治疗?疗效如何?

患者可能询问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能治好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吃哪些药?医保能报销吗?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

是否有非药物的治疗方法?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我怎样做才能避免疾病复发?

这个病有遗传的可能吗?

治疗

戒断反应遵循个体化治疗原则,主要采用支持性治疗、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替代治疗、脱瘾治疗和缓解后康复治疗的综合措施。

通常,既往有显著戒断症状的患者、近期大量使用成瘾物质的患者、以及既往存在癫痫发作或震颤性谵妄的患者,更适合住院治疗。其他严重并发症和精神障碍也需要住院治疗。

门诊脱瘾治疗仅针对戒断症状轻微,不伴有严重的并发症、精神障碍、酒精性癫痫或震颤性谵妄的患者。

治疗目标

物质成瘾的脱瘾治疗目标有四点:

打断患者的成瘾物质使用习惯。

缓解戒断症状。

预防严重并发症和严重戒断症状(如癫痫发作、震颤性谵妄或死亡)的发生。

将患者过渡到维持长期康复治疗。

治疗原则

全面评估原则

包括评估是否发生了戒断反应和严重程度,详细的成瘾物质使用史,是否有其他躯体疾病,是否合用其他成瘾物质的情况。

全面评估有助于作出正确诊断,帮助及时准确处理急性戒断反应。

个体化治疗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同一位患者不同时期的戒断症状也不尽相同,且不同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因此治疗方式应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患者不同的社会、心理、躯体和经济状况,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综合性治疗原则

戒断反应的治疗目标除了缓解急性期症状外,还应该包括在康复期恢复社会功能、缓解期预防复发。

综合运用支持性治疗、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替代治疗等措施,在疾病不同阶段按需组合、主次有序。

共同参与的治疗原则

医生、患者和家属都要积极参与治疗,共同面对疾病。

作为患者,正确认识自己的戒断状态,提高治疗信心,积极配合和接受治疗;

作为家属,对患者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协助观察和管理疾病,这也是预防复发的关键。

脱瘾治疗

成瘾者应接受脱瘾治疗,也叫脱毒治疗,这是第一步。医生通过不同的方法,迅速清除患者体内残留的成瘾物质,控制戒断症状,解决因戒断引起的一系列身体和心理的反应。

生理脱毒治疗可分为替代治疗与非替代治疗,两者可以结合使用,替代治疗包括以美沙酮替代阿片类物质,苯二氮卓类药物替代酒精等,非替代治疗以可乐定和洛非西定为代表。需在由专科医生根据成瘾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支持性治疗

安静平和的治疗环境

环境刺激可加重戒断反应,因此环境必须确保患者得到密切监测和恰当支持。

安静、平和以及不可能获取成瘾物质的环境,对戒断反应的治疗非常重要,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渴求。

医生尽量多给些保证和安慰,教患者应对焦虑和渴求的技术等,这些措施能减少环境刺激,提高患者应对戒断反应的能力,是患者能平稳度过戒断期的重要保障。

住院可以给患者提供最安全的脱瘾治疗环境。方便医务人员密切监测病情,以及提供恰当的支持。住院期间难以接触到成瘾物质,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

克服对成瘾物质的渴求

无论是成瘾物质的使用期还是戒断期,患者均会有渴求,常由情绪或某些环境、躯体不适激发,通常是短暂发生(小于 1 小时)。患者要做好处理渴求的准备,了解再次服用成瘾物质的危害。

营养支持性治疗

支持性治疗是成功处理戒断反应的关键。许多成瘾患者饮食情况差,导致营养不良,在戒断时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脱水现象,应及时补液和补充营养,处理脱水、纠正电解质紊乱,并清淡饮食。

对于无肾功能障碍患者,应合理补充电解质以纠正血钾、血镁和血磷缺乏;韦尼克脑病是由于维生素 B1 缺乏所致的急性脑病,常发生于慢性酒精依赖患者。

酒精成瘾的患者,由于长期进食量少及酒精对小肠吸收维生素的抑制作用,患者容易出现 B 族维生素缺乏,表现为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和眼肌麻痹,若不及时补充维生素 B1 ,可造成低体温、低血压、昏迷和死亡,还可导致不可逆性痴呆。

所有正接受脱瘾治疗的患者,均应常规服用含维生素 B1 和叶酸的复合维生素。对酒精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适当补充叶酸。

心理行为治疗

成瘾物质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心理渴求,并导致一系列心理行为异常,因此心理行为治疗是成瘾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成瘾者在戒断中和戒断后,也会有很多心理问题,很大一部分成瘾者同时患有抑郁、焦虑、双相情感障碍或人格障碍。心理行为治疗可以纠正和改变患者的成瘾记忆,降低成瘾者的心理渴求,有效预防复发,促进全面康复和早日回归社会。

常用的心理学理论有:经典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强化作用、操作条件反射等;常用的疗法有唤起-消退疗法、线索暴露疗法、厌恶疗法、代币治疗法、放松疗法、动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以及支持治疗。

药物替代治疗

替代药物

足量的替代药物,能减轻患者的身体戒断反应、预防重度戒断症状的发生。

B 族维生素和叶酸

所有处于戒断期的患者,都需补充 B 族维生素。补充叶酸能纠正酒精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

苯二氮卓类药物

这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和抗癫痫作用,已广泛用于酒精戒断综合征的替代治疗,应用安全。

不同的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时间长短不一。具有快速作用、长半衰期的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泮和氯氮卓),在平稳缓解戒断症状方面具有优势,一般作为首选药物。优点是作用时间长,不需要每天多次给药,能有效预防癫痫发作;缺点是容易产生药物蓄积、共济失调和肝损害,对老年人和肝功能不良的患者,可能存在过度镇静的风险。因此对于肝功能不良者,尽可能选择代谢较快的药物,如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可口服、舌下含服或肌内注射,均可使药物吸收。

苯二氮卓药物有三种给药方案,分别是固定剂量给药、负荷剂量(高剂量)给药、症状触发治疗。

固定剂量给药: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剂量使用药物,即使没症状也照常给药。根据患者情况估算出初始药物剂量,然后随戒断症状减轻逐步递减,直至停用。这一方案较常用,可有效预防严重的戒断并发症。

负荷剂量(高剂量)给药方案:短期、快速给予高剂量的长效药物,一般用于震颤性谵妄等急症的处理。

症状触发给药:仅在患者出现明显戒断症状时才给药,并定期监测生命体征和病情。这一方法能快速脱瘾,且用药总剂量低,适用于轻症患者。

躯体并发症的处理

酒精戒断治疗,经常需要附加许多躯体并发症的治疗。身体检查中特别强调对心脏状况(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肝疾病、胰腺疾病、消化道出血、传染病及神经功能损害的检查,一旦发现,需及时治疗。

酒精戒断性癫痫发作的治疗

酒精戒断性癫痫多发生于清晨。多发生在断酒或减少酒量后 24 小时内,常以癫痫大发作(即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以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为特征的形式出现),但很少出现连续大发作,多在戒酒后 48 小时内消失。癫痫发作通常是全身强直-阵挛性抽搐,多是单次发作,但也可以发作 2~3 次,每次发作持续 5 分钟。如果出现癫痫持续状态,需要评估是否有其他原因。

酒精戒断性癫痫需要住院治疗、脱离成瘾环境。药物治疗应选择即刻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该疗法的优点是作用快,1~3 分钟即可生效。同时,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监测生命体征等。

手术治疗

近年来,有学者试图通过手术,损毁“脑内靶点”来治疗物质成瘾。2000~2004 年,我国多家医院曾开展了“立体定向手术戒毒”,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2004 年 11 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禁止此项手术作为临床服务项目,但依然支持相关科学研究。

疾病发展和转归  

戒断反应常反复发作,采取有效的脱瘾治疗及康复治疗有助于减少复发,改善结局。

日常注意

戒断综合征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下列几点:

尽早治疗,否则症状会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加重。

成瘾者应激发自我改变的意志力,提高自信心。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而规律的睡眠,重建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锻炼等。

不断提升心理应对技能,矫正不良心理行为问题,不强求,放下对自己和他人的苛求,培养关爱自己的生活态度。

改善家庭关系,建立社会支持系统。

时常留意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变化,努力不将自己的情绪合理化,而是直面情绪本身,留意到情绪的细微变化,逐渐学会自我调节,但不必对抗情绪变化,也不借成瘾物质来自我麻痹。

学会以健康的方式缓解压力,如瑜伽、放松训练、正念(Mindfulness)练习等,帮助自己缓解压力。

预防

一级预防

利用多媒体,如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标语口号等宣传成瘾物质对人类的危害,提高广大民众对这些物质的警觉性。

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相关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减少毒品非法供应,严格管控麻醉剂、镇静催眠药及精神药物。

二级预防

针对高危人群的预防,根据不同人群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目的在于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通过知识提高、态度转变和社会技能训练来改变参与者的行为,达到预防目的。

三级预防

针对成瘾者提供戒毒、戒酒、康复、重返社会等一系列服务,来减少物质滥用和依赖的人数。

采取积极措施,帮助成瘾物质使用者摆脱滥用物质的生活方式,恢复正常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感冒清胶囊的功效与作用-感冒清胶囊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维生素E软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E软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