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从开始有月经算起,发生某种类型的经前期综合征并非罕事。医生认为,多达 3/4 的经期女性都有过经前期综合征的某些症状,例如贪食、痉挛痛、乳房变软、喜怒无常、疲劳。
但经前焦虑症 (PMDD) 则不同。它会引起情绪和身体方面的症状。患有经前焦虑症的女性会变得虚弱,这些症状会干扰她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工作、学校、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
症状
经前焦虑症症状通常出现在月经开始的前一周,会持续到月经开始的几天之后。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很重,使人变得虚弱并影响日常生活。经前焦虑症的症状包括:
情绪不稳定;
抑郁或绝望;
易怒且易与他人发生冲突;
紧张、焦虑和易怒;
对日常活动的兴趣减少;
难以集中精力;
疲劳;
食欲改变;
感觉失灵;
睡眠障碍;
痉挛性疼痛和肿胀;
乳房胀痛;
头痛;
关节或肌肉痛;
潮热。
病因
研究人员尚不清楚经前焦虑症的确切病因。然而,大多数人认为这可能是对月经周期相关激素变化的异常反应。
研究表明,经前焦虑症与低水平的 5- 羟色胺(一种帮助传递神经信号的化学物质)之间存在联系。某些消耗 5- 羟色胺的脑细胞能控制情绪、注意力、睡眠和疼痛。激素的变化可能导致 5- 羟色胺减少,从而引起经前焦虑症的症状。
就医
如果有任何典型的经前焦虑症症状,应该去看医生。医生会询问病史,通过一些测试来评估情绪和精神上的感受。
在医生诊断患有经前焦虑症之前,会确定情绪问题(如抑郁或惊恐障碍)并不是引起经前焦虑症症状的原因。医生还会排除其他医学或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纤维瘤、更年期和激素紊乱。
如果符合以下几点,医生会诊断为经前焦虑症:
上述症状至少符合 5 项。
症状在月经前 7~10 天开始。
月经开始后这些症状就会消失。
如果每天都在发生这些症状,而当开始月经时,这些症状并没有得到改善,那么症状则不太可能是由经前焦虑症引起的。
治疗
许多用于治疗经前期综合征的方法也可能有助于缓解经前焦虑症症状。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
抗抑郁药 (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激素治疗 (避孕药);
改变饮食;
定期锻炼;
压力管理;
补充维生素;
抗炎药。
一些非处方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和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如头痛、乳房压痛、背痛和痉挛痛。利尿剂,也称为“水丸”,有助于消除液体潴留和肿胀。
与医生交谈也有助于解决相应症状。放松疗法、冥想、反射疗法和瑜伽可能有益,但这些还没有得到广泛的研究证明。
日常注意
焦虑症属于慢性病,容易复发,日常注意应该注意按照医嘱坚持服药。另外,患者需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生活中有什么注意事项?
注意按照医嘱服药,一般经过几周的急性期治疗后,转入巩固和维持治疗,通常需要长时间服药,目的是减少复发。在家中应该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不要擅自减量、停药,以免出现病情反复。
服药期间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新的症状,请立刻去医院就诊,明确原因,调整治疗。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并坚持正常的生活工作。
预防
目前还不明确焦虑症的确切病因,因此还不能预防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