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恐怖性神经症
概述
恐惧是我们的本能情绪之一。恐惧症指患者对于外界物体、某些处境或在与人交往时,异乎寻常的恐惧和紧张不安。患者会出现脸红、气急、出汗、心慌、无力,甚至昏厥[1]。恐惧症的平均发病年龄为 15 岁,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两倍多[1]。
恐惧症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人脑中某些神经组织、家庭环境影响有关。
恐惧症包括广场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恐惧。广场恐惧症患者对特定场所或环境感到恐惧,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环境。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害怕社交性场景,或可能出现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特定恐惧患者对某一种或少数特殊物品、生物、情境或活动感到害怕。
恐惧症治疗公认有效的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更为重要。心理治疗方式有暴露疗法、行为功能分析、认知疗法、社交技能训练和团体训练。药物治疗包括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劳拉西泮)和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
恐惧症患者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锻炼,遵医嘱用药,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目前还不明确恐惧症确切病因,还不能预防此病。
症状
恐惧症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型的恐惧症患者,表现也有所不同。
广场恐惧症
患者对特定场所或环境感到恐惧,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他们认为在这些环境中自己难以逃离、无法获得帮助,并为此恐惧不安。
恐惧环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火车、地铁、飞机),在人群、剧院、商场、电梯、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广场、山谷等空旷地方。为了回避这些环境,甚至完全不能离家,害怕没有人陪伴离家,甚至害怕独自在家。
恐惧特点:患者进入以上场所或处于这种状态时,就感到紧张不安,出现明显的头晕、心慌、胸闷、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能晕厥。
恐惧表现:患者可能是焦虑不安,或者在没有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甚至出现惊恐(惊恐发作)。
在有一次或多次的痛苦体验后,患者会有期待性焦虑,也就是每当遇到同类情况,就会感到焦虑紧张,极力回避或拒绝进入这类场所。如果有人陪伴,恐惧可以减轻或消失。长期患病可以合并抑郁障碍、酗酒和药物滥用等问题。
社交焦虑障碍
俗称“社交恐惧症”,患者非常明显且持久地害怕社交性场景,或可能出现让人感到尴尬的社交行为和活动,一旦面临这种情景就手足无措,不敢与人对视,有严重焦虑反应。患者非常清楚这种反应是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
恐惧环境:多数患者只对少数社会交往情境、当众表演或演讲感到恐惧。一般情况下表现正常,焦虑症状只有在担心遇到害怕社交场合,或进入特定情境时才会出现。
恐惧特点: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不安和恐惧,常同时出现脸红、出汗和口干等表现,其中害羞脸红是最突出表现。严重社交恐惧者,极度紧张时会诱发惊恐发作。
社交恐惧患者因为害怕在人前出丑或难堪,会尽力回避各种社交场合,这严重影响了个人正常生活、职业发展和正常人际关系。
特定恐惧
患者对某一种或少数特殊物品、生物、情境或活动感到害怕。
恐惧对象:特定自然环境(如高处、雷鸣、黑暗)、动物(如昆虫)、被注射、场景(如飞行、电梯、密闭空间)、其他(如害怕窒息、感染某种疾病)等[1]。
恐惧特点:患者对可能要面对恐惧刺激有预期焦虑,为了减轻焦虑会有回避行为。患者通常害怕的不是物体或场景本身,而是随之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恐惧驾驶是害怕交通事故,恐惧蜘蛛是害怕被咬伤。大多数患者都认识到这种恐惧是过分且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
特定恐惧一般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现,如果不加以治疗,可以持续几十年[1]。
病因
恐惧症包括广场恐惧症、社交焦虑障碍和特定恐惧,病因还未完全明确。
恐惧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
恐惧症有高度的家族聚集性,31%的患者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也有同样的问题。
神经生物学
可能与人脑中的某些神经组织有关,如杏仁核。
心理社会因素
社交恐惧症患者明显受到家庭的影响,例如父母有精神病史、父母婚姻不合、父母过分保护或遗弃、小时候遭受虐待、缺乏和大人的亲近相处、经常搬家、学习成绩不好等。
广场恐惧症的患者多是自发的惊恐发作,这种发作有对应的场景,患者会逐步的回避,时间久了以后,就在越来越多的场合中焦虑。
特定恐惧是潜意识的冲突被压抑时,患者选择了其他的防御方式,把冲突转向不重要的物体,这些物体会唤起焦虑,患者会选择回避这些物体,来达到减轻焦虑的目的。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开始出现以下表现,应当去医院就诊。
害怕离家或独处,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在自认为难以逃离、无法获得帮助的环境中恐惧不安[1]。
在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过分担心他人的负面评价[1]。
对特定的物体、场景或活动感到恐惧[1]。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恐惧症的?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出现时间、特点、是否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等,了解一般情况后,会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并详细观察患者情绪状态、认知功能、言谈、思维等。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有哪些异常的表现?
首次出现这些表现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会有这些表现?
这些异常的表现,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做哪些事情能减轻这些不适? 或者加重这些不适?
自己或家里人有得过精神疾病吗?
是否去其他医院就诊过,做了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服用过哪些药物,效果怎么样?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这些表现是由什么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会不会越来越差?
都有什么治疗方法,各有什么利弊?
您推荐怎么治疗?
这些治疗会出现什么副作用?
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事项?
如果治疗没有效果,该怎么办?
治疗
目前,恐惧症治疗公认有效的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其中心理治疗更为重要。
恐惧症是如何治疗的?
心理治疗
暴露疗法:这是治疗恐惧症最重要的方法。暴露疗法是采用想象和现场暴露方式,主动让患者接触能引发焦虑的刺激,如使广场恐惧症患者待在某商场中,让患者不回避这种刺激,直到患者认识到他们预期的不好结果并没有发生,逐步减少焦虑。
行为功能分析:医生会分析诱发焦虑恐惧的具体情境和回避行为,采取相应指导治疗。
认知疗法:主要是纠正不合理认知信念,改变患者认知,减轻焦虑。
社交技能训练和团体治疗:主要是针对社交恐惧症患者,包括团体暴露治疗、家庭作业等治疗方式。
药物治疗
苯二氮卓类药物:这类药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焦虑,如劳拉西泮。但在其他治疗未起作用时,患者容易产生药物依赖,所以不适合单独使用,也不适合长期使用,务必遵医嘱服用此类药物。
抗抑郁药:如帕罗西汀,这类药物使用时间较长,应听从医生嘱咐,不可随意停药,避免复发。
日常注意
恐惧症患者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
加强锻炼
家属应鼓励患者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尽量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
遵医嘱服药
不要擅自减量、停药,以免出现病情反复。
及时就诊
服药期间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请立刻就诊,明确原因,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法。
预防
目前尚不清楚恐惧症确切病因,还不能预防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