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音症是什么?恐音症怎么办?恐音症症状有哪些?

谷固醇血症(Sitosterolemia)又称植物固醇血症或豆固醇血症(phytosterolemi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脂质代谢异常疾病

别称

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

概述

恐音症(Misophonia)属于恐怖症的一种,即对某种特定的声音具有强烈的厌恶感或憎恶感。可能影响正常生活及工作。恐音症还被称为选择性声音敏感综合征,其始于某个触发点。这个触发点通常是口头发出的声音,如吃饭时发出的声音、呼吸声、咀嚼声、哈欠声、口哨声。有时是一个小的重复性动作,例如某人坐立不安、推挤或晃动。

导致恐音症发生的原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及病理因素,但将生理因素作为恐惧的病因,证据尚不充足。

轻者可表现为焦躁不安、不舒服、有逃离的冲动、厌恶等。重者可能表现为暴怒、憎恶、恐慌等。随时间推移,还可能产生视觉上的触发点,即看到有人准备吃东西就可能激发憎恶感。

目前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经治疗后,大部分患者可以康复。

患有恐音症的患者可能会伴有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和躯体障碍等。

症状

轻度反应可能表现为:

焦躁不安;

不舒服;

有逃离的冲动;

厌恶。

所述声音可能会导致更强烈的反应:

暴怒;

愤怒;

憎恶;

恐慌;

恐惧;

精神折磨;

想要停止或阻止发出噪音的声源;

皮肤起鸡皮疙瘩;

产生自杀的念头。

这种疾病会影响社交生活。您可能会避开餐馆,或与配偶、家人或室友分开吃饭。更糟糕的是,您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感受行事,攻击发出声音的人,无论是身体上或语言上,会尖叫或逃离这种情况。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会产生视觉上的触发点。看到有人准备吃东西或把东西塞进嘴里可能会激起您的憎恶感。

可能的并发症有哪些?

患有恐音症的患者可能会伴有睡眠障碍、焦虑障碍、躯体障碍等。

病因

遗传因素

有人发现,恐惧症具有较明显的家族聚集性,因而引起了遗传学家的关注。有人调查了 50 对同卵双生子和 49 对异卵双生子,调查其是否存在空间恐惧、小动物恐惧、混合恐惧及疾病恐惧,发现同卵双生子比异卵双生子的恐惧并发现象多一些,提示遗传因素有一定影响。

素质因素

患者病前性格多为胆小、羞涩、被动、依靠、高度内向、轻易焦虑、恐惧、有强迫倾向,或者自小受到母亲过多的保护,成人之后,轻易发生恐惧症。

生理因素

有人发现恐惧症患者神经系统的觉醒水平增高。这种敏感、警觉,处于过度觉醒状态,其体内交感神经系统兴奋占上风,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的分泌增加。但这种生理状态与恐惧症的因果关系尚难分清。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可以是恐惧症的表现症状之一。临床观察发现,各种原因引起的焦虑状态,均易导致恐惧。但是,将生理因素作为恐惧症的病因,证据尚远远不足。

就医

如果感觉到症状已经严重影响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建议患者去当地三甲医院心理科进行就诊,寻求专业的医生的治疗与帮助。

治疗

恐音症其实是属于恐惧症的一种,所以在治疗方面首选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医生必须首先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分析恐惧对象。

指出其恐惧的原因是因为缺乏认知的反映,要想克服恐惧,首先就必须要先知已。

要帮助其挖掘“怕”的根源,认识“怕”的内容,计算“怕”的程度,衡量“怕”的机率。

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正确评价自身在环境中的位置,这种方法也可以称作“个人定位法”。

暴露疗法

这是一种骤进型的行为治疗方法。

此法是在一定心理辅导的基础上,将患者骤然置于恐惧事物之前,或场所之中。

令其无法逃避,从而刺激其内心出现极度的反应。经过刺激后,患者并没有受到实质性恐惧对象的伤害,从而建立对恐惧对象的认识,消除恐惧心理。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病情治愈速度快。缺点是患者必须有一定的身体条件,否则会令患者过度恐惧而出现昏厥。

因此,在进行暴露疗法时,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抢救知识和配备一定抢救设备。

系统脱敏

也称为“主动脱敏”。对病人害怕的声源的强度进行控制,使强度减弱到病人刚刚感受到压力的程度。当病人对这种较弱的声源刺激适应,可以轻松面对时,调整声源,增加强度,但仍只稍感压力为宜。这样不断增强刺激的强度,最终达到对此声源的脱敏。

系统脱敏疗法(systematic desensitization)又称交互抑制法,是由美国学者沃尔帕创立和发展的。这种方法主要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放松训练:一般需要 6~10 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 1~2 次,反复训练,直至来访者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自如、随意放松的娴熟程度。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

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

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采用五等和百分制来划分主观焦虑程度,每一等级刺激因素所引起的焦虑或恐怖应小到足以被全身松弛所抵消的程度。

进入放松状态:首先应选择一处安静适宜、光线柔和、气温适度的环境。然后让患者坐在舒适的座椅上,让其随着音乐的起伏开始进行肌肉放松训练。训练依次从手臂、头面部、颈部、肩部、背部、胸部、腹部以及下肢部训练。过程中要求患者学会体验肌肉紧张与肌肉松弛的区别。经过这样反复长期的训练,使得患者能在日常生活中灵巧使用,任意放松程度。

想象脱敏训练:首先应当让患者想象着某一等级的刺激物或事件。

若患者能清晰的想象并感到紧张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之后反复重复以上过程,直到患者不再对想象感到焦虑或恐惧,那么该等级的脱敏就完成了。以此类推做下一个等级的脱敏训练。一次想象训练不超过 4 个等级。

如果训练中某一等级出现强烈的情绪,则应降级重新训练,直到可适应时再往高等级进行。当通过全部等级时,可从模拟情境向现实情境转换,并继续进行脱敏训练。

现实训练:这是治疗最关键的地方。仍然从最低级开始至最高级,逐级放松、脱敏训练,以不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为止。为患者布置家庭作业,要求患者可每周在治疗指导后对同级自行强化训练,每周 2 次,每次 30 分钟为宜。

C-TA 生物基因脑神经递质平衡疗法

在 FAC-1 神经递质检测体系(无创、快速、无辐射地准确检测)定位受损脑神经元部位。然后利用生物组织磁导率基本均匀的现象,通过磁场效应激发的交变电场直接作用在脑细胞和脑血管上,改变脑细胞膜电位,促进细胞膜内外物质的交替。增强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细胞新陈代谢,使酶的活性增强改善代谢环境,快速激活神经元使其突触释放递质平衡,以减少、防止递质病理性含量骤增或骤减。临床症状得到迅速缓解,患者感到神清气爽,头脑清醒。

疾病进展及预后

恐音症是一个终身疾病,通常起病于 9~13 岁,常见于女孩。患病快速,但与任何一个事件均无关。但是如果经过积极的配合心理治疗,采用系统脱敏的治疗方法,或者是生物基因脑神经递质平衡疗法,大部分患者还是可以康复的。

日常注意

尝试脱离当下不舒服的环境:恐音症始于某个触发点,这个触发点通常是口头发出的声音—吃饭时发出的声音、呼吸声、咀嚼声、哈欠声、口哨声,有时是一个小的重复性动作,例如某人坐立不安、推挤您或晃动他们的脚。这种疾病会影响社交生活。如果遇到让你不舒服的情况,可以尝试避开餐馆,或与配偶、家人或室友分开吃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可能会产生视觉上的触发点。看到有人准备吃东西或把东西塞进嘴里可能会激起您的憎恶感。这是也建议您立刻提醒自己,选择暂时离开。

如果感受到自己无法控制自己的状态,建议立刻选择就诊。

预防

生活方式也起着重要作用。定期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并控制压力。

处于嘈杂的环境时,还可以佩戴耳塞和耳机来隔离声音。

在家中设置没有人会发出噪音的安静区域或安全地带。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蒲公英片(龙门)的功效与作用-蒲公英片(龙门)说明书

2023-8-3 4:34:42

药品

罗红霉素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罗红霉素胶囊说明书

2023-8-2 23:4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