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老年抑郁病,老年抑郁症
概述
老年期抑郁障碍是指首次发病在老年期,以持久的抑郁心境为基础,以焦虑症状为突出特点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沮丧、行动迟缓以及躯体不适感。
患病率逐年增加,且女性老年患者多于男性。
情感障碍的病因目前还不清楚,可与病前性格、遗传、生化和社会心理因素等有关。
躯体症状明显,如胸闷、气短、疲乏无力、消化功能减退、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抑郁典型症状明显,如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
以抗抑郁药物综合治疗为主,治疗的难点在于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对药物更加敏感,不良反应明显增加。
患者容易有自杀倾向,且患者一旦实施自杀,自杀成功率比青壮年高。
目前无有效的控制手段。早期发现、老年人的家属给予更多的关怀与理解、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有效地预防老年抑郁。
症状
早期多出现躯体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焦虑、担心等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抑郁的特质症状。
老年抑郁障碍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心理症状以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为主要表现;躯体症状明显,如胸闷、气短、疲乏无力、消化功能减退、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
老年抑郁障碍的常见症状包括:
心理症状:焦虑、抑郁和激越的混合状态,兴趣索然,精力下降是最常见的核心症状,自我评价低是情感低落的伴随症状。
自杀观念和行为:常见的自杀企图方式为过量服用药物。
昼夜节律改变:昼重夜轻的节律变化,患者伴有早醒且感觉头昏昏沉沉的,入睡前感到轻松些。
心血管系统:如心慌气短、恶心、呕吐、胸部憋闷、心前区疼痛、背痛等。
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最常见,表现为腹部胀满、胃口不好、腹疼、便秘、腹泻、多伴有体重减轻等。
睡眠障碍:入睡困难、噩梦、早醒。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头晕、心悸(感到心脏快速、剧烈跳动或心跳漏了一拍)、气短、四肢麻木以及感觉异常,如皮肤烧灼感、出汗多、身上有气四处乱窜等。
疼痛综合征:如头痛、背痛、腹痛和全身的慢性疼痛。
内脏功能下降症状:如口干、口苦、食欲不振 、厌食腹部不适、喉部堵塞感、周身乏力、性欲减退、体重减轻、明显消瘦等。
精神运动性迟滞、淡漠:常表现为躯体及肢体活动的缺乏和缓慢,面部表情减少、语言阻滞,即话有气无力,面无表情。
认知功能障碍:最明显的症状包括记忆力、计算力、理解和判断力等全面的认知功能下降,也称为抑郁性假性痴呆。患者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的想法才是正确的,且总是忘记自己把东西放在了哪里。
精神病性症状:是所有症状中最严重的,以幻觉与妄想为主,即总是听到别人的议论或者是看到不存在的事物(比如鬼)。
老年抑郁障碍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老年痴呆
病因
本病病因、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
老年抑郁障碍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下述原因相关:
遗传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生活事件类型多为家庭冲突和躯体疾病,社会地位的改变是影响老年人情绪的重要因素;
病前人格特征:回避,固执;
生化代谢异常;
神经内分泌;
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皮质下脑组织结构改变的发生率增加。
哪些人容易患老年抑郁障碍?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遗传:亲属中有人罹患相关疾病;
性格:为人敏感,多愁善感。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慢性躯体疾病:如胃溃疡、帕金森病,风湿关节炎、肿瘤等患者;
慢性内科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胃肠疾病;
慢性疼痛:如周围神经病理性疼痛、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纤维性肌痛;
反复求医者;
近期有心理应激者。
就医
当老年人群出现两周明显的躯体不适感,经检查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且吃药无缓解、且伴有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减退、经自身努力调节后仍不能缓解时,请及时就医。当老年人实施自杀且未成功时,请立即就医或 120 急救电话。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有两周的明显躯体不适感,如胸闷、气短、疲乏无力、消化功能减退、恶心呕吐及体重减轻,经各方检查,找不到明确的病因,且吃药无缓解。
表现出过分焦虑和过分担心,往往把问题看得复杂化,行为方面表现坐卧不安、搓手顿足;
老年人表现出情绪低落、无法开心、对以前感兴趣的事也提不起兴趣,总是无法理解别人在说啥。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发现老年人实施自杀且未成功者。
建议就诊科室
心理科
神经内科
精神科
医生如何诊断老年抑郁障碍?
当医生怀疑为老年抑郁障碍时,将通过访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心理测验和精神状态检查来明确诊断。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问诊:询问躯体症状、心理感受及其社会影响,用以了解患者的潜在因素。
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如头颅 CT/MRI,排除其他躯体疾病。
心理测验: 如 SCL-90 量表、抑郁量表、焦虑量表等,用来判断患者的心理健康、抑郁、焦虑程度。
简易精神状态检查:可排除认知障碍,与老年痴呆鉴别。
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没有全身病史?是不是首次发病?
出现躯体症状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过吗?之前是如何的?使用了那些药物治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吃药治疗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治疗
躯体症状明显,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能缓解躯体症状。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能缓解抑郁相关躯体症状,其治疗目标是降低自杀与自伤的风险、缓解抑郁症状、恢复病前功能、整体综合治疗(包括治疗躯体疾病),以及预防和复发。药物治疗可联合其他治疗,争取更大的疗效。抗抑郁药有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使用,并定期复查。
常用的药物包括: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和氟伏沙明,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等 5-HT 亢进症状。
四环类抗抑郁剂:该类药主要用于抗抑郁治疗,如马普替林、米安色林等。
三环类抗抑郁剂(TCA):包括阿米替林、丙米嗪等,有提高情绪、缓解焦虑、增进食欲、改善睡眠等作用,对各种抑郁状态有效。
其他治疗方法
睡眠剥夺治疗:适合所有抑郁症,通过睡眠的剥夺,增加患者睡眠的趋力。
电休克治疗:主要适用于对抗抑郁药无效、因某些原因不能耐受抗抑郁剂引起的不良反应、有强烈自杀观念者,是一种针对严重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适用于轻度抑郁焦虑或重度抑郁恢复期患者,通常需与药物治疗相配合。可减轻和缓和心理社会应激源引起的抑郁症状、也可以改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能最大限度使患者社会功能恢复。明显心理社会因素及不良环境所致抑郁可选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对明显依赖和回避行为可选用认知和行为治疗。
维持治疗:其作用是能有效老年抑郁患者的复燃率、复发率。
疾病发展和转归
如不接受正规治疗,患者可出现抑郁症状加重,如情绪低落、沮丧,以及躯体不适感。生活质量会大大下降,甚至还会出现幻觉、妄想、自杀等。
老年抑郁症的患者预后效果是比较差的,有 25 % 的老年抑郁病人经治疗会完全康复并保持这种状态,60 % 的病人会复发,近 20 % 的病人会持续处于病态之中。 即在所有老年抑郁患者中大概 1/3 会有改善,1/3 不变,1/3 越来越差。
日常注意
老年人注意保持心情舒畅,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医生建议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不要有要忘记吃,下次一起吃的行为。抗抑郁药有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不良反应时,请及时就医。
定期检查:一般治疗后 3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主要检查抑郁的程度和服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
社交:多参加老年人的集体活动。增加社会支持,减少个人失落感,有利于更快恢复。
运动:多锻炼身体,运动时间为 30 分钟及以上,要出汗。减少身体的不适感,不给心理痛苦增加负担,如爬山、遛狗、健步走、慢跑、广场舞等
自我调节:注意休息,避免因睡眠问题的困扰出现自杀意念。对自己的能力有适当的了解,不做过大的期望。
预防
具体的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丰富文化生活内容,减少精神紧张。
注意脑功能状态,防止缺血性脑疾患导致的精神异常,要防止脑动脉硬化的发展,加强脑血循环。必要时可以进行预防性治疗措施。如服用降血脂、减轻血管脆性、促进小动脉扩张的药物等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的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要注意预防老年期的身体健康,每年定期做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早做治疗;
注意患者对使用的任何药物的耐受情况。多锻炼身体。降低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针对为人非常敏感,多愁善感这一气质类型,老年人可以增加自己的娱乐,多看舞台剧,小品,下象棋,出门同老友好友聚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