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症是什么?梦游症怎么办?梦游症症状有哪些?

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又称甲基丙二酸尿症,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代谢病。由甲基丙二酰辅酶 A 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代谢缺陷所导致。根据酶缺陷类型,可以分为 MCM 缺陷型(Mut 型)及维生素 B12 代谢障碍型(cbl 型)两大类。轻症、晚发性病例预后尚好,本症常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治疗原则为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甲基丙二酸血症(methylmalonic acidemia,MMA)是一种在我国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有机酸代谢病。根据酶缺陷类型,可以分为 MCM 缺陷型及维生素 B12 代谢障碍型。致病机制是甲基丙二酰辅酶 A 变位酶或其辅酶钴胺素代谢缺陷引起酸蓄积。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消化系统症状如呕吐、喂养困难、肝大等以及神经系统症状如运动障碍、意识障碍、抽搐、发育迟缓或倒退、小头畸形等。本病的治疗原则为饮食治疗、药物治疗和对症治疗。MMA 总患病率在国外不同人种之间为 1/169000~1/50000。中国台湾地区约 1/86000。中国大陆尚无确切数据报道,根据新生儿串联质谱筛查结果估算出生患病率约 1/28000,但北方有些地区发病率可高于 1/10000。轻症、晚发性病例预后尚好,本症常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

别称

睡行症

概述

梦游症(somnambulism),也称睡行症(sleep walking),患者在半醒状态下,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

目前尚不清楚梦游症确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有关。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诱发。

梦游症常发生在入睡后 2~3 小时,一般持续几分钟。发作时,患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没有言语反应,也不容易唤醒。患者会表现为在室内走动,有时甚至会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意识清醒后,患者不记得发作过程。

对于有梦游症的儿童,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大多数会在 15 岁前后自行消失。如果是成人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梦游症的干预以预防伤害为主,当患者发生梦游时,应引导其回到床上入睡,而不要尝试唤醒,次日早晨也不要告诉或责备,否则会造成患者挫败感及焦虑感。在患者卧室内不要放置危险物品,以防意外发生。必要时,睡前还应关闭或锁上门窗。

症状

梦游症有哪些症状?

发作时,患者意识呈朦胧状态,可在室内走动,但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在他人引导下安静地回到床上。

此外,梦游症还会表现为其他行为:

坐在床上,睁开眼;

发作时不易唤醒,对他人呼叫无言语反应;

清醒后短时间有茫然或困惑感;

在清醒后(无论是发作后,还是次日清晨),不记得发作过程;

夜惊。

有时,梦游症还会表现为:

穿衣服、说话、吃东西等日常活动;

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

开车;

异常行为,如在衣柜里小便;

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性行为;

突然清醒后易发脾气。

梦游症有哪些危害?

受伤,比如跌倒或跳出窗户,在室外游荡,开车或其他危险行为;

经历长时间睡眠中断,会导致白天过度嗜睡,影响学习、工作;

感到尴尬、难堪、焦虑;

打扰他人的睡眠。

患者在梦游中伤害他人的情况比较少见。

病因

梦游症确切的病因尚不得而知,可能与遗传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其发病风险。

梦游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梦游症是一种睡眠障碍,即睡眠-觉醒节律异常或紊乱。梦游症常发生在入睡后 2~3 小时内(即睡眠最深的阶段)。

很多因素都可导致梦游症,包括:

睡眠不足;

压力大、焦虑不安;

发热感染,尤其是儿童;

睡眠环境被干扰。

有时,梦游症还会诱发于某些疾病或情况,包括:

睡眠呼吸障碍,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服用了某些药物,如催眠药、镇静药或用于精神疾病的一些药物;

过多饮酒;

不宁腿综合征(RLS);

胃食管反流病(GERD)。

梦游症有哪些高危因素?

遗传。父母有梦游症时,子女的发病风险增高。

年龄。儿童比成人更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偶尔发生的梦游,不用太过于关注,通常会自行消失。但如果是以下情况,则应及时就诊咨询医生:

经常发生。例如,每周超过 1 次或每晚数次;

梦游发作过程中有危险行为或造成了伤害;

严重影响到自己或家人的睡眠;

导致白天过度嗜睡或精神不振;

成年后首次发生;

进入青春期后仍持续发生。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梦游症的?

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既往病史。此外,患者还需要做一些检查或评估:

夜间睡眠监测(多导睡眠图)

多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通过传感器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脑电波、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睡眠时眼球运动和腿部运动情况。

监测过程中,可能还会录像记录睡眠中的行为。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首次发现或注意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过去有睡眠问题吗?

是否有家人出现过睡眠障碍,尤其是梦游症或夜惊?

描述与梦游有关的情况或问题?比如醒来发觉自己在另一个房间?

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如打呼噜、睡眠中呼吸困难、睡后不解乏、白天嗜睡等。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梦游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是不是会一直出现?

应该怎么治疗?

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

治疗

偶尔的梦游症不用太过关注,通常没有必要治疗。如果梦游症发作比较频繁,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干扰,则可能需要治疗。治疗一般侧重于加强安全、预防伤害和消除诱因。

如何治疗梦游症?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会选择以下治疗方式:

对因治疗:如果梦游症与缺乏睡眠,睡眠障碍或其他疾病有关,那么应先改善睡眠或治疗疾病。

调整药物:如果梦游症与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梦游症通常不使用药物治疗,但如果经常梦游或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影响,医生一般会建议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某些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能改善睡眠,并减少梦游发作的频率。

心理治疗或催眠治疗:接受心理咨询,学习放松练习、自我催眠等,对改善梦游症也有一定的帮助。

日常注意

确保居室安全

如果梦游症导致了伤害或可能造成伤害,可以考虑:

在睡前关闭和锁定门窗;

如果卧室在楼上,需要换到一楼;

将尖锐或易碎的物品放在不可触及的地方;

不要让孩子睡在双层床的上铺。

轻轻引导梦游者入睡

患者梦游发作时,没有必要唤醒,可引导其回到床上睡觉。如果被突然唤醒,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情绪,有时会比较容易冲动或发脾气。

睡眠充足

疲劳可能会导致梦游症。如果睡眠不足,应早一点休息或及时补觉。尽可能避免睡觉时有噪音,或解除其他干扰睡眠的因素。

睡前放松

睡前可听舒缓的音乐、泡温水澡、冥想或做放松练习。卧室布置得尽量舒适安静。

避免饮酒

饮酒会干扰睡眠,并可能成为梦游症的诱因。

预防

虽然还没有办法来完全预防梦游症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发作可能,包括:

睡眠充足,充分休息;

避免压力过大,注意放松;

避免入睡前刺激(视觉或听觉)。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功效与作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益心复脉颗粒的功效与作用-益心复脉颗粒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