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睡行症
概述
梦游症(somnambulism),也称睡行症(sleep walking),患者在半醒状态下,起床在室内或户外行走或做一些简单活动。
目前尚不清楚梦游症确切的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有关。睡眠不足、压力过大等因素也可能诱发。
梦游症常发生在入睡后 2~3 小时,一般持续几分钟。发作时,患者表情茫然,目光呆滞,没有言语反应,也不容易唤醒。患者会表现为在室内走动,有时甚至会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意识清醒后,患者不记得发作过程。
对于有梦游症的儿童,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大多数会在 15 岁前后自行消失。如果是成人则需要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梦游症的干预以预防伤害为主,当患者发生梦游时,应引导其回到床上入睡,而不要尝试唤醒,次日早晨也不要告诉或责备,否则会造成患者挫败感及焦虑感。在患者卧室内不要放置危险物品,以防意外发生。必要时,睡前还应关闭或锁上门窗。
症状
梦游症有哪些症状?
发作时,患者意识呈朦胧状态,可在室内走动,但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或在他人引导下安静地回到床上。
此外,梦游症还会表现为其他行为:
坐在床上,睁开眼;
发作时不易唤醒,对他人呼叫无言语反应;
清醒后短时间有茫然或困惑感;
在清醒后(无论是发作后,还是次日清晨),不记得发作过程;
夜惊。
有时,梦游症还会表现为:
穿衣服、说话、吃东西等日常活动;
离开卧室或走出家门;
开车;
异常行为,如在衣柜里小便;
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性行为;
突然清醒后易发脾气。
梦游症有哪些危害?
受伤,比如跌倒或跳出窗户,在室外游荡,开车或其他危险行为;
经历长时间睡眠中断,会导致白天过度嗜睡,影响学习、工作;
感到尴尬、难堪、焦虑;
打扰他人的睡眠。
患者在梦游中伤害他人的情况比较少见。
病因
梦游症确切的病因尚不得而知,可能与遗传有关。另外,还有一些因素会增加其发病风险。
梦游症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梦游症是一种睡眠障碍,即睡眠-觉醒节律异常或紊乱。梦游症常发生在入睡后 2~3 小时内(即睡眠最深的阶段)。
很多因素都可导致梦游症,包括:
睡眠不足;
压力大、焦虑不安;
发热感染,尤其是儿童;
睡眠环境被干扰。
有时,梦游症还会诱发于某些疾病或情况,包括:
睡眠呼吸障碍,例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
服用了某些药物,如催眠药、镇静药或用于精神疾病的一些药物;
过多饮酒;
不宁腿综合征(RLS);
胃食管反流病(GERD)。
梦游症有哪些高危因素?
遗传。父母有梦游症时,子女的发病风险增高。
年龄。儿童比成人更常见,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就医
何时应就诊?
偶尔发生的梦游,不用太过于关注,通常会自行消失。但如果是以下情况,则应及时就诊咨询医生:
经常发生。例如,每周超过 1 次或每晚数次;
梦游发作过程中有危险行为或造成了伤害;
严重影响到自己或家人的睡眠;
导致白天过度嗜睡或精神不振;
成年后首次发生;
进入青春期后仍持续发生。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
儿科
精神心理科
医生是如何诊断梦游症的?
医生首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既往病史。此外,患者还需要做一些检查或评估:
夜间睡眠监测(多导睡眠图)
多在睡眠实验室进行,通过传感器记录和监测患者的脑电波、血液中的氧气水平(血氧饱和度)、心率和呼吸频率,以及睡眠时眼球运动和腿部运动情况。
监测过程中,可能还会录像记录睡眠中的行为。
医生可能会问的问题?
首次发现或注意到这些症状是什么时候?
过去有睡眠问题吗?
是否有家人出现过睡眠障碍,尤其是梦游症或夜惊?
描述与梦游有关的情况或问题?比如醒来发觉自己在另一个房间?
是否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症状,如打呼噜、睡眠中呼吸困难、睡后不解乏、白天嗜睡等。
需要咨询医生的问题?
梦游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需要做哪些检查?
病情严重吗,是不是会一直出现?
应该怎么治疗?
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
治疗
偶尔的梦游症不用太过关注,通常没有必要治疗。如果梦游症发作比较频繁,对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造成干扰,则可能需要治疗。治疗一般侧重于加强安全、预防伤害和消除诱因。
如何治疗梦游症?
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可能会选择以下治疗方式:
对因治疗:如果梦游症与缺乏睡眠,睡眠障碍或其他疾病有关,那么应先改善睡眠或治疗疾病。
调整药物:如果梦游症与服用某些药物有关,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梦游症通常不使用药物治疗,但如果经常梦游或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影响,医生一般会建议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某些抗抑郁药物。这些药物能改善睡眠,并减少梦游发作的频率。
心理治疗或催眠治疗:接受心理咨询,学习放松练习、自我催眠等,对改善梦游症也有一定的帮助。
日常注意
确保居室安全
如果梦游症导致了伤害或可能造成伤害,可以考虑:
在睡前关闭和锁定门窗;
如果卧室在楼上,需要换到一楼;
将尖锐或易碎的物品放在不可触及的地方;
不要让孩子睡在双层床的上铺。
轻轻引导梦游者入睡
患者梦游发作时,没有必要唤醒,可引导其回到床上睡觉。如果被突然唤醒,患者可能会产生恐惧情绪,有时会比较容易冲动或发脾气。
睡眠充足
疲劳可能会导致梦游症。如果睡眠不足,应早一点休息或及时补觉。尽可能避免睡觉时有噪音,或解除其他干扰睡眠的因素。
睡前放松
睡前可听舒缓的音乐、泡温水澡、冥想或做放松练习。卧室布置得尽量舒适安静。
避免饮酒
饮酒会干扰睡眠,并可能成为梦游症的诱因。
预防
虽然还没有办法来完全预防梦游症的发生,但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发作可能,包括:
睡眠充足,充分休息;
避免压力过大,注意放松;
避免入睡前刺激(视觉或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