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执状态是什么?偏执状态怎么办?偏执状态症状有哪些?

进行性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 progressiva,MOP),又叫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良,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遗传病,全身多处的结缔组织可发生进行性的骨化,以先天性拇指畸形和进行性横纹肌骨化为特征,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功能丧失。非常罕见,其发病率约为 1~6/1000 万,无性别、种族等差异,而据国内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1/5 病例于婴儿期或胎儿期起病。由 2 号染色体编码 BMP 信号途径中的 ACVR1 基因单个突变所致。当发生变异而改变原有基因,将会导致骨骼形成和修复的信号紊乱。病初的典型表现为软组织复发性疼痛性肿胀、压痛,皮下硬结,一般 2~8 个月即可出现骨化。并可出现骨骼畸形,关节及活动障碍。目前尚无确切有效预防和治疗方法。新生儿期早期诊断,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延缓病变进展。病情发展目前无法被阻止,到 30 岁时大多数患者无法行走,只能坐轮椅或卧床,成为“石头人”。患者的死因通常由于胸壁固定,导致呼吸运动受限以及肺部感染。目前主要措施是避免导致异常骨化加重的刺激,如感染、跌倒、局麻、活检和肌注等,ACVR1 基因的发现使得未来 5 年中开发阻止骨骼形成的有效药物成为可能。

别称

偏执性精神病

概述

偏执状态以突出偏执妄想而无幻觉为特点,它既无偏执狂那样的系统性妄想,又与偏执性精神分裂症的妄想分散、荒诞离奇、伴有幻觉、发生人格衰退等症状有所不同。偏执状态似乎是介于偏执狂和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之间的一种状态。偏执状态患者一般预后相对较好,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有的患者最后趋向精神衰退。

偏执状态的患病率比偏执狂多,目前尚没有该病的确切发病率。本病多于中年(30~40 岁)起病,似女性更常见,且以未婚者居多。病前性格多为主观、固执、好强等,约 1/3 患者于起病前存在心理压力因素。

该疾病通常是在性格缺陷的基础上,遭遇社会环境因素中的刺激事件或压力事件后发展而来的。

分为系统性精神偏执症、夸大性精神偏执症、虚构性精神偏执症、幻想性精神偏执症。

本疾病的主要症状是妄想,常见的妄想包括被害(即认为他/她被阴谋算计、被欺骗、被监视、被跟踪等)、嫉妒(即认为他/她的配偶或爱人不忠)、钟情(即认为另一个人钟爱自己)、夸大(即个体坚信自己有一些伟大的天赋、洞察力或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等形式。本症患者多无幻觉,若存在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

当患者出现兴奋、激动或影响社会治安行为时,可采用低剂量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必要时应用注射剂;偏执状态的治疗要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治疗相结合,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激动,也能减轻或消除妄想;精神治疗在治疗中尤为重要,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辅以家庭和社会治疗;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助于妄想的改善。

本病最大的危害是如果突然遇到重大的生活事件,易形成新的情绪爆发,偏执观念,从而对自己和对别人造成伤害。

目前无有效的控制手段。早期发现、药物治疗配合有效的心理干预有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症状

妄想是偏执状态最主要的症状。常见的妄想包括被害、嫉妒、钟情、夸大等形式。妄想接近现实,往往涉及家人、邻里和同事。本症患者多无幻觉若存在幻觉则历时短暂且不突出,病情进展缓慢,患者可在不涉及妄想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

偏执状态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常见症状包括:

妄想:常见的妄想包括被害(即认为他/她被阴谋算计、被欺骗、被监视、被跟踪等),嫉妒(即认为他/她的配偶或爱人不忠),诉讼(即坚信受委屈、受打击而反复诉讼)、钟情(即认为另一个人钟爱自己),夸大(即个体坚信自己有一些伟大的天赋、洞察力或取得了一些重大的发现),疑病(即对自己健康情况的贬低)等形式。妄想接近现实,往往涉及家人、邻里和同事,一般不泛化。被害妄想大多与诉讼妄想相关。他们总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而无休止地上告,意志很坚强,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无幻觉:本症患者多无幻觉。

病因

该病通常是在性格缺陷的基础上,遭遇社会环境因素中的刺激事件或压力事件后发展而来。

偏执状态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可能与下述因素有关:

偏执性人格:如固执偏见、敏感多疑、自我中心、人际关系差、易将别人的行为误解为有敌意或轻视的含义等;

遗传:目前二者之间具体关系尚不明确。

哪些人容易患偏执状态?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不良的性格特征,具有偏执性人格特征的人群易罹患该疾病;

生物学因素亲属中有该疾病患者的人罹患的可能性大,但目前尚不能明确其间关系;

较大的年龄、社会隔离、新晋移民、感觉器官功能异常是罹患此类疾病的高危因素。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如受到刺激,具有偏执性人格的人,当遭遇某种心理社会因素或内在冲突刺激,自己不能妥善应对,而将事实加以曲解或长期耿耿于怀,逐渐形成偏执状态;

如外界压力,具有偏执性人格的人,遭受过大的外界压力且不能很好地调节是,容易形成偏执状态。

就医

当患者出现钟情、夸大、嫉妒、被害、躯体(涉及躯体的功能和感觉,如患者会坚持自己有某些生理或外观上的残疾或缺憾)、混合型妄想(此亚型适用于没有一个妄想主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如患者既觉得有人要害自己,又觉得自己身患重病,诊断时有多个妄想主题)时,请及时就医。当患者症状严重到出现自残行为或伤及他人时,请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出现与现实生活内容不符的妄想,如钟情(认为另一个人钟爱自己)、夸大、嫉妒、被害、躯体(如涉及躯体的功能和感觉,如患者会坚持自己有某些生理或外观上的残疾或缺憾)、混合型妄想(如此亚型适用于没有一个妄想主题占主导地位的情况,如患者既觉得有人要害自己,又觉得自己身患重病,诊断时有多个妄想主题)等;

除了自己之外,不相信任何亲朋好友,坚信程度达到痴迷的程度;

与患者过去的受教育水平、生活经历以及过去为人处事的态度、方法都格格不入。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者症状严重到出现自残行为或伤及他人。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科

医生如何诊断偏执状态?

当医生怀疑是偏执状态时,将通常问诊、进行相应的躯体、神经系统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确诊。

问诊:医生可通过问诊了解到患者是否存在人格缺陷、发病诱因(如精神刺激、心理压力)、妄想症状以及有无幻觉等症状,来诊断偏执状态。

神经系统检查及其他辅助检查:其作用为排除躯体疾病及代谢中毒状态所致功能受损而出现妄想的患者。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的全身病史和精神病史有哪些?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曾到别的医院就诊了吗?治疗了吗?疗效如何?

妄想的具体内容都有什么?是否出现了幻觉?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如何治疗?

治疗效果如何?

会复发吗?

治疗

偏执状态的治疗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精神治疗相结合。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氯氮平、利培酮等,患者出现兴奋、激动或影响社会治安行为时应用,以改善妄想性障碍的症状并防止恶化或复发。

其他治疗方法

精神治疗:包括心理干预、家庭干预等。偏执状态的治疗要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治疗相结合,精神治疗在治疗中尤为重要,精神治疗配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激动,也能减轻或消除妄想。

家庭和社会治疗:不厌其烦地向患者解释、分析、推理和改变患者所处的环境,均有助于妄想的改善。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的起病多较缓慢,多因一些事件诱发,妄想虽多呈持续慢性形式,但也可在短期内消失。本疾病预后较偏执狂好,如果病前人格缺陷不突出,起病有明显处境因素,经适当综合治疗和环境调整可使症状减轻。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在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时,若出现心慌、头昏、头痛、手抖等症状时,请及时就医。

家庭干预:家属和照料者不要就妄想观念的内容与患者辩驳,应努力稳定患者情绪。

康复:试着通过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适量运动、自我减压等方式改善伴随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躯体不适,减少伤害性行为。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预防方式如下:

对于外界刺激和心理压力等可变危险因素,放松心情、自我减压、转移注意力等可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病。

对于更年期女性,若发生妄想症状(如被害、嫉妒、钟情、夸大等)而又无幻觉时,请及时求医。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抗精神病药物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复发。

对于有偏执性人格特征或有家族史的人,应定期做心理咨询,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的功效与作用-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说明书

2023-8-3 2:17:57

药品

维生素C片的功效与作用-维生素C片说明书

2023-8-3 7: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