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官能症是什么?神经官能症怎么办?神经官能症症状有哪些?

赖利-戴综合征,是罕见的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是致病基因的纯合体,其父母不一定发病,但都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该病主要发生于德系犹太家族阿什肯纳兹犹太人的后代,患者近亲中基因携带者约 l/50。随着临床护理的进步,赖利-戴综合征已从曾经致命的儿科疾病转变为现在的慢性罕见性疾病。赖利-戴综合征在北美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后裔中的出生患病率约为 1:10000,在以色列约为 1:3700,但在产前筛检的逐渐普及后(1995 年),大约以每年 3 个新发病例的速度稳定增长。患病人口的平均年龄为 24 岁,最老的患者目前为 60 岁。国内尚未查到相关的发病率资料。该病为家族遗传性疾病,其遗传方式表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且大约 99% 的患者的致病基因都直接来源于前苏联西部某个德系犹太人家族。而该致病基因位于 IKBKAP 基因上。临床特征包括阵发性高血压、痛觉敏感度降低、神经性吞咽困难、出汗过多、步态共济失调(具体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和视神经病变(具体表现为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目前还没有逆转病程的特异性治疗方法,但有相应的对症治疗方法,可以延缓病程的发展。该疾病主要死亡原因为睡梦中的猝死和吸入性肺炎。该疾病为遗传病,有赖利-戴综合征家族史的患者在妊娠时需注意产检结果,如果在检测结果中显示有胎儿有高危患病风险,家长应考虑终止妊娠的可能。

别称

神经症

概述

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症或精神神经症,是一组神经机能性疾病的概括。患者往往会经历各种辅助检查,但多数都查不出身体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它包括很多种精神障碍类型,如焦虑症、强迫症、恐惧症、疑病症、神经衰弱等。

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可能与人格特质、遗传、脑损伤、负面的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

多数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有明显的痛苦感和强烈的求治欲望。有些人可伴有头痛、失眠、疲乏无力等,还有人伴有心悸、恐惧感等。正因如此,不少患者辗转就诊于心内科等科室,但始终查不出问题所在,非常苦恼。

如有相关症状,请及时就医。医生通过就诊者描述的主观感受,可初步诊断。如果伴有相关躯体症状,医生会建议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可能性的躯体疾病。在此需要提醒,如果反复在内科科室就诊,都查不出问题,要意识到可能是心理问题,并及时去心理科就诊。

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是以心理疏导为主,医生可能会酌情给予一些药物,以减轻不适症状。

加强日常调养,进行自我调节,劳逸结合,保持积极的心态等,有助于快速缓解症状,还可减少复发。

预防该病,应注意调理好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此外还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症状

神经官能症引发的症状复杂多样,总的来说,多数人可表现为情绪不稳定、精神活动能力降低,有明显的痛苦感和强烈的求治欲望。有些可伴有头痛、失眠、疲乏无力等;有的则有心悸、胸闷、恐怖感等;还有人每当情绪紧张时,就会出现腹泻。患者一般没有基础疾病,也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神经官能症有哪些症状?

不同类型的神经官能症,有着不同的症状特点。

强迫症

多在青少年或成年早期发病。

头脑中反复出现一些不合情理的、缺乏现实意义和情绪意向的观念或行为,自己都能感觉到,并且可以意识到自己所强迫的举动是错误的。虽然试图去克制自己,但还是违反自己的意愿,反复去做,难以控制。

例如,反复洗手或洗衣服;反复检查门锁好了没有;看到插电的插座,就有想触摸的冲动等。

广泛性焦虑障碍:内心紧张不安,预感好像有特别不好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可是又应付不了这种不愉快情绪。

惊恐障碍

惊恐反复突然发作,可没有预测性地自发在任何环境、场所中。

在发作的间歇期,由于对前面所发生的惊恐事件惴惴不安而担心再次发病,患者会出现预期性焦虑症状,心跳加速、力不从心。

由于担心发病时得不到别人的帮助,患者会出现回避行为。

恐怖症

包括广场恐怖症、社交恐怖症、特殊恐怖症。后两者常常出现在 20 岁之前,部分人可能会有过自杀想法。

特殊恐怖症主要表现为,对某一个具体的动物或物体有一种不合理的恐惧。患者大都有着胆小、内向、害羞、过分认真、依赖、争强好胜等性格特征。

神经官能症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神经官能症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部分人由于对该病缺乏正确的了解,反复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若长此以往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不利于病情的康复。

病因

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可能与人格特质、遗传、脑损伤、负面的生活事件等因素有关。该病常常因多个原因引起,比如性格内向、神经质、家庭不和睦、情绪表达受限、生活单调乏味、父母采取不良教养方式、人际关系紧张、情绪明显不稳定等。

神经官能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人格特质:性格内向、自卑、敏感、紧张、抑郁、偏执、天真、胆小依赖等人格特点,更容易发生神经官能症。

遗传:该病有家族聚集倾向。

脑部损伤:曾经患过脑炎、癫痫、发生过脑外伤等,可能会诱发该病。

生活事件、精神应激事件:发病前往往遭受较多负性生活事件,这些事件多具有不可预期、不可控制、不符合主观愿望的特点,容易造成严重的精神刺激,由此导致发病。比如,家庭失和、失业、经济困窘、丧偶、人际关系紧张等。

不良的教养方式引发:父母严厉惩罚、过分保护、过分干涉、拒绝否认等不良养育方式,会使孩子在与父母的交流互动中得不到应有的支持,久而久之必然造成心理问题。

有些患者的发病可能与某些神经递质、化学物质改变有关。

神经官能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呈现逐步增高趋势,60~79 岁人群患病率最高。

性别:与男性相比,女性更易于罹患此病。

文化程度:学历越低,患病率越高。

婚姻状况:丧偶、分居、离婚等婚姻状况是高危因素。

工作状况:下岗、无工 我们,比有工 我们患病率高。

遗传因素:家中如有成员得过该病,则风险较高。

人格特征:个性古板、焦虑、办事严肃、多愁善感、悲观、敏感、保守、孤僻人格的人,更易患神经官能症。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当出现上面提到过的症状,且已严重影响到生活、工作、学习时,应及时就医,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神经官能症?

由于神经官能症一般找不到实际性的器官病变,相关检查很难查出异常,所以,医生诊断该病时,主要是依据患者描述的主观感受。

如果患者伴有相关躯体症状时,医生也会建议进行相关辅助检查,以排除可能性的躯体疾病。

另外,不同的神经官能症类型,都有根据各自特点制定的量表,医生可能还会结合这些量表,综合考虑后做出准确判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您哪里不舒服呢?

出现这些情况多长时间了?

通常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些症状呢?

出现症状后吃过什么药吗,效果如何呢?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

检查结果没问题,可是为什么我会出现症状呢?

需要治疗吗,怎么治疗比较好呢?

怎样防止症状反复发生呢?

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以心理疏导为主,同时医生会酌情给予一些药物,以减轻不适症状。

心理疏导

可进行的心理治疗有很多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疾病类型等,一般为多种方法联合使用。

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于病程较短的人,单纯的支持性心理治疗即可使病情缓解。

医生首先会与患者建立信任、融洽的关系,然后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分析症状的本质、病因,消除其顾虑,指导患者如何去面对、解决,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森田疗法: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接受自己的状态,不要对病情过分关注,不要企图排斥。应对自己的症状不以为然,逐渐打破精神交互的怪圈,慢慢忘记自己的症状。您可以记住森田疗法的“八字真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并在生活中去揣摩、尝试。

认知疗法

通过改变患者的错误认识过程,以及由这一过程所产生的观念,来纠正其适应不良情绪和行为。

谈话过程中,医生会让患者尽可能放松,试图帮助其有意识地想象一些愉快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消除疑病心理。

精神分析疗法

让患者对个人的潜意识获得领悟,释放被压抑的紧张情绪。

使用这种方法治疗的人,一般需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和心理学头脑。这种疗法治疗的时间较长,但较为彻底,疗效好。

药物治疗

抗焦虑药:包括苯二氮䓬类药和血清素 1A 受体部分激动剂。苯二氮䓬类药主要有奥沙西泮、劳拉西泮、阿普唑仑、地西泮等;血清素 1A 受体部分激动剂主要有坦度螺酮、丁螺环酮等。

抗抑郁药: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β 受体阻滞药:如普萘洛尔等。

日常注意

加强日常注意调养,进行自我调节,不仅有助于快速缓解症状,还可减少复发。

生活有规律,合理安排生活,尽量做到劳逸结合。

保持积极的心态,学着去调理自己的心态,尤其是遇到突发事件或者压力时,应寻求合理的排解方式,比如:

适当做一些放松练习,如深呼吸;

可以和身边的亲人、好朋友诉说自己的压力,也可选择喝酒放松、聚餐放松、唱歌放松的方法;

参与娱乐、文体活动;

可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听一些轻松的音乐。

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如打太极拳、散步等,以增强身体素质。

好的休息环境,能使人心情平静,情绪稳定。所以要保持居室内空气流通、安静、整洁、光线明亮;可在床头柜、屋内墙壁上放置一些淡雅花卉和挂画,以调节紧张情绪。

家人应给予患者适当的鼓励,让患者做一些自己感兴趣、力所能及的事情,转移注意力。

预防

预防该病,应注意调理好情绪,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还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

尽量避免长期不良的心理因素,如过度紧张、过分思虑、抑郁、忧愁等。面对各种压力,应当学会采取一些措施释放、排解,比如,与他人沟通交流、多参加娱乐活动等。

多进行社交活动,提高个体应付能力。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疲劳。

均衡饮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强神经系统功能。

如有失眠情况,特别严重时,要积极进行诊治,改善睡眠。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健儿消食口服液的功效与作用-健儿消食口服液说明书

2023-8-3 0:11:30

药品

麝香镇痛膏的功效与作用-麝香镇痛膏说明书

2023-8-3 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