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神经性食欲不振与贪食症
概述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是两种常见的以进食状态异常为特征的综合征。
神经性厌食症:是指人主动通过节食等方式将体重降至标准值以下,而造成的进食障碍;
神经性贪食症:是指人经反复性的暴饮暴食后,为防止体重增加而导致的补偿性催吐行为。
本病好发人群为女性,尤其是 13~20 岁的青少年,30 岁后少见发病,男性患病极少,仅占患病人数的 5%~10%。13~14 岁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为 1%,神经性贪食症的患病率为 4%,而 17~18 岁的女性患病率更高,两种病患病率都高达 10%。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病因包括自身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
神经性厌食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厌食,体重减轻,闭经,神经敏感,心理变态,拒绝治疗等。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症状包括贪食,常有饥饿感,呕吐,恐惧变胖,精神异常等。
治疗方法:通过心理治疗减轻或消除患者对肥胖的恐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需摄入高热量食物,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进食应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主要服用抗抑郁和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治疗关键点: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是治疗的关键。治疗难点:患者常否认自己患病,拒绝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通过节食、催吐等方式减肥可导致营养不良、闭经、急剧消瘦甚至危及生命。神经性贪食症患者的暴饮暴食会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频繁催吐会导致肌无力、血液中钾浓度降低、痉挛等。
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根源上是患者的心理问题导致的,所以在青春期时要给予青少年进行适当的心理教育,树立青少年健康的审美观,将患病风险降到最低。
症状
神经性厌食症的症状包括厌食、体重减轻等,神经性贪食症的症状包括贪食、催吐等,两者都有心理变态、精神异常的症状。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厌食和贪食:患者在患病期间表现为无饥饿感,失去食欲,或主观忽视饥饿感。患者自发严格控制进食量,日进食量小于 150 克,大约相当于 3 个鸡蛋的重量,并且切断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糕点、饮料、糖果等。此类控制饮食的行为可在发病前一年就发生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常常有饥饿感,在短时间内要摄入大量高热量食物,如冰激凌、糕点、薯片、饮料等,平均 1~2 小时摄食一次。
消化系统异常: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常伴有腹痛、胀气,即腹部压力大,有饱胀感、便秘等症状。
体重变化: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发病后,体重急剧下降,多在标准体重的 15% 以下。男性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身高(厘米)-80)×70%,女性标准体重的计算方法为(身高(厘米)-70)×60%。有些患者为了更加苗条而做高强度的运动,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恶病质。部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体脂过高,呈肥胖型,少部分患者体重减轻,这部分患者在暴饮暴食后,经常用手指或牙刷刺激喉咙催吐,或服用泻药强制腹泻。
营养不良及低代谢: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皮肤干燥,皱缩,皮下脂肪缺失而容易怕冷,体温可低于 36 摄氏度,基础代谢率明显降低。呼吸减慢,血糖、血压降低,抵抗力下降。严重营养不良可导致四肢水肿。
精神异常及心理变态:多数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不承认自己患病,抗拒治疗,虽然自身已呈现病态消瘦,但仍觉得自己很胖或会继续发胖。有交流障碍,不信任别人,性格孤僻,情绪低落,甚至有自杀倾向。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对食物无法抗拒,连做梦都想着吃东西,常常有偷吃的行为。部分患者害怕发胖而产生恐惧心理。
闭经及第二性征退化:几乎所有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都会出现月经停止来潮的现象,多数发生在发病之后,少数在发病之前,患者的性功能衰退,乳房和子宫相继萎缩,阴毛和腋毛也会脱落。
其他症状:部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腮腺增大,面部呈满月面,即面部圆且大,形似满月。常伴有腹胀、腹泻及便秘等症状。频繁催吐可致肌无力、低钾血症及痉挛等。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神经性厌食症的进展过程,可能出现恶心、呕吐、顽固性便秘等并发症。神经性贪食症可能会出现低钾血症、痉挛、肌无力等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恶心、呕吐。
低钾血症。
胃痉挛。
病因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主要病因包括自身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学因素等。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心理因素:青春期时不适应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不能对自己的体重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只盲目地追求苗条。
社会因素:人们以瘦为美的观念使很多女孩通过节食的方式减肥。
生物学因素: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可能受遗传因素影响。下丘脑的摄食中枢可以调控人的摄食行为,此疾病与下丘脑功能异常相关。
哪些人容易患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女性:女性步入青春期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臀围增大、乳房隆起、月经来潮等。此期女性不适应身体上的变化,心理压力过大,更容易患病。
年轻爱美的女性:为了追求苗条而通过节食减肥导致患病。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一段时间内频繁恶心,呕吐,且伴有进食困难。
四肢水肿:表现为四肢肿大,用手指按压可见明显凹陷,并且恢复为正常状态的速度较缓慢,为营养不良所致。
急剧消瘦,短时间内体重急剧减轻至标准体重的 85% 以下,浑身乏力。
经常饥饿,食量极大并且总有吃不饱的感觉。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昏厥:若患者昏厥,应立即送往医院就诊。
肌无力:身体的部分或全部骨骼肌没有力气,感到疲惫。
建议就诊科室
精神科
消化内科
医生如何诊断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当医生怀疑是神经性厌食症或神经性贪食症时,将通常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月经时间是否正常,在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月经情况后,可能进一步通过影像学等检查予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体重检查: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常低于标准体重 85%,并伴有明显的营养不良外观。部分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呈肥胖态。
月经检查: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常常有闭经症状。
心理健康检查: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大多性格孤僻,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体重,尽管自己已经皮包骨头,但还是认为自己胖。神经性贪食症患者无法控制对食物的欲望。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曾通过节食或催吐的方式减肥?
是否经常有饥饿吃不饱的感觉并有偷吃行为?
是否常常暴饮暴食后催吐或服用泻药?
月经正常吗?
是否有低血糖症状,经常感觉乏力,甚至出现晕厥?
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不适症状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患这种病?
我应该怎样改善饮食?
我该如何配合治疗,需要做哪些检查?
预后如何?
我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再次患病?
治疗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首先需要克服心理障碍,其次要饮食配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促进肠胃蠕动的药物:如甲氧氯普胺、氯贝胆碱等,可帮助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产生饥饿感从而进食。也可促进神经性贪食症患者肠胃中食物的消化与排出。
抗精神抑郁药:如氯丙嗪、丙咪嗪、劳拉西泮等,目的是防止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产生抑郁情绪甚至是轻生的念头。
激素类药物: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等,目的是调节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内的激素水平,改善患者的闭经症状。
手术治疗
此项无内容。
其他治疗方法
精神治疗:耐心开导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与患者建立充分的信任,纠正患者对标准体重的错误认识,使患者意识到疾病的严重性。
饮食治疗:营养均衡的饮食利于患者身体恢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应多吃含糖类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奶制品等。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应少吃富含脂肪的食物,如肥肉、巧克力等,而应该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谷物等。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抑郁症,有自杀倾向,死亡率高达 5%~2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经过正规治疗后,大部分患者会痊愈,极少复发率,对生活质量无较大影响。
日常注意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均衡饮食,配合治疗。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在家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药物。
饮食: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应多吃含脂类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蛋、坚果、牛奶等。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应少吃坚果、零食、饮料等高热量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
运动: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进行适当运动,也可一周 2~3 次,每次一小时左右,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其他: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充分信任医生和家人,敞开心扉,与医生和家人多沟通,对自身体重树立正确的认识,并积极配合治疗。
预防
青春期女性是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的高发人群,家长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与教育。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家长应帮助青春期女孩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日常饮食注意避免暴饮暴食。
正常进食后不要服用泻药或催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