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孤独症是什么?小儿孤独症怎么办?小儿孤独症症状有哪些?

儿童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periventricular leukomalacia,PVL),属于继发性的脑白质病变,多见于早产儿,以及出生时出现窒息,经治疗后最终存活下来的儿童中

别称

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

概述

小儿孤独症是一种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 3 岁前起病。该病会对患儿情感、语言、思维、感知觉、动作和行为等诸多方面产生影响。

全球发病率约为 0.02%~0.13%,多见于男童,男女比例约为 4~6∶1。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本病的病因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神经和免疫因素有关。

患儿表现为严重的社交障碍、语言障碍及刻板、重复行为等。

主要治疗包括行为矫正疗法、心理干预和教育、药物治疗等。治疗的难点在于治疗周期漫长、现有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无法量化,以及缺乏社会的关注和支持等。

孤独症的患儿大多数不能融入社会,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本病目前尚无治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监测和干预治疗,建立健全的孤独症健康教育网络,促使患儿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孤独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儿科医生、心理治疗师以及全社会的关心与支持。

症状

小儿孤独症患儿的主要表现是社会交往障碍、语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称为“坎纳三联症”。其他症状包括智力障碍、感知觉异常、多动、兴趣单调和注意力分散等异常行为。

小儿孤独症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小儿孤独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社会交往障碍: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状,患儿往往不能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在幼儿阶段即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毫不关心、旁若无人的状态,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总是独自一人,与父母也缺乏真正的亲近。

语言障碍:是最早、最容易能被家长注意到的症状,常表现为自言自语、机械性的重复语言、无法组织正常的语句等。

重复刻板行为: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患儿常专注于一种或几种游戏活动。如反复堆积木、喜欢听音乐但对动画片没有兴趣、经常穿同一件衣服、在特定的时间出门等。

智力异常:常见于脑发育异常患儿,表现为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学习成绩差。简单的加减乘除计算法则都不能理解和记忆。

感知觉异常:包括错觉和幻觉等,如看见绳子就说有蛇,身边没有任何生物却能想象出来人、动物或动画人物并与之对话、玩耍等。本症状不常见,一旦出现往往提示病情严重。

兴趣单调:如只对音乐感兴趣等。

多动、注意力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如上一秒还在画画,下一秒就去玩画笔等。

小儿孤独症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该病无并发症。

病因

小儿孤独症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小儿孤独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认为与遗传、神经和免疫等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患儿基因缺陷是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神经因素:脑发育异常,导致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免疫因素:免疫功能缺陷的患儿在病毒(如巨细胞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感染后,会造成神经中枢损害或发育异常,从而导致小儿孤独症。

哪些人容易患小儿孤独症?

孕产期危险因素:先兆流产、孕期服药史、早产、新生儿缺氧或窒息、难产。

男童:此病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男童患病风险较女童高。

先天性残疾、艾滋病、肿瘤患儿:患病儿童因自身疾病的影响,心理压力较正常儿童大。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患儿在幼儿时期出现言语障碍,如自言自语、经常重复说话以及不能正常组织言语;

患儿经常独自一人,不与同龄小朋友玩耍;

明显的智力落后。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患儿出现自残行为时。

建议就诊科室

儿科

心理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小儿孤独症?

当医生怀疑是小儿孤独症时,将通常行脑电图、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行为观察和量表评价等检查来确诊。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脑电图:是辅助诊断小儿孤独症最常使用的检查手段,表现为脑电波基本节律低于正常儿童。

磁共振成像:可以明确病因,是小儿孤独症重要的检查方法,脑部结构异常可以通过磁共振成像检测出。

磁共振波谱分析:可以用来检测脑细胞代谢状况,进而辅助医生诊断。

行为观察:是确诊小儿孤独症重要的方法。通过对孤独症患儿的言语、社交、智力等进行长期观察,指导医务工 我们作出最准确的诊断、判断病情以及更改治疗方法等。

量表评价:可以客观反映患儿的心理及行为评分,对诊断小儿孤独症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助于病情的评价。常用 ABC 量表、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改良婴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价。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孩子有哪些异常?

出现症状有多久了?

孩子母亲怀孕时有没有什么状况?

孩子家族里其他人有没有精神疾病?

是否曾到其他医院就诊?考虑什么病?

用药及其他治疗措施如何?疗效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是什么毛病?

病情严重吗?

需要治疗吗?

治疗效果如何?这种病可以根治吗?

会复发吗?

以后要注意些什么?

治疗

本病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矫正疗法以及心理干预和教育。

药物治疗

抗精神病药物:作用是改善患儿的焦躁易怒症状,代表药物为氟哌啶醇和氯丙嗪等。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和视物模糊等。

抗抑郁药物:作用是减轻患者重复刻板等异常行为,代表药物为盐酸纳曲酮等。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视物模糊和便秘等。

中枢兴奋药物:作用是减轻患儿多动症状,促进患儿集中注意力,代表药物为哌醋甲酯等。常见不良反应为失眠和头痛等。

其他治疗方法

心理干预和教育: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让患儿掌握更多的语言技巧、生活技能和知识,更好地融入家庭和集体。

积极参加系统性人际关系发展训练课程:帮助患儿恢复正常的情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让患儿拥有灵活思维方式以及社交信息的处理、前瞻和回顾能力。

行为矫正治疗:是儿童孤独症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主要是为了促进患儿的社会适应和言语能力的提高。

应用分析行为疗法:即从个体需要出发,把语言训练放在首位,塑造正性行为。

家庭心理治疗:患儿家长应掌握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给予患儿鼓励、解释以及纠正其异常行为;耐心的配合语言训练,避免对患儿冷淡、打骂和责罚;定期到康复机构进行评估和咨询。

疾病发展和转归

本病目前尚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积极的配合心理治疗师和临床医师治疗、评估,再加上积极的家庭心理治疗,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社会适应力,从而走向社会,走出孤独。

如若不积极治疗,患儿可能无法适应社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负担。因此,本病需要早期发现、密切监测和及早干预治疗,从而可以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治疗效果。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皮疹、恶心和呕吐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及时到医院就诊。

定期复查:每 3~6 个月需要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脑电图、脑部磁共振等项目。配合心理治疗师完成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

饮食:

饮食中要有足够的维生素,摄入富含维生素 A、维生素 C 和维生素 E 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和鸡蛋等;

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如牛奶、牛肉、猪肉、鸡肉、鱼肉等;

禁忌烟、酒、烧烤和油炸食品等。

运动:可以参与更多的集体运动项目,如篮球、足球和排球等。每周 4~5 次,每次 1~2 个小时。

其他:患儿家长应掌握正确的科学教育方法,给予患儿鼓励、解释以及纠正其异常行为。耐心的配合语言训练,避免对患儿冷淡、打骂和责罚。

预防

本病的病因不明确,故无确切的预防方法。通过以下方法,可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孕前需父母双方做健康体检,有条件者可行基因检测。

孕期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戒烟忌酒、早睡早起、避免剧烈活动、合理膳食、避免性生活等。

孕期需注意防寒保暖,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孕期感冒。

孕期禁用致畸药:如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黄体酮、雄激素、抗癌药物紫杉醇等。

孕期需建立保健卡,严格按照孕期保健卡时间到医院检查。

对于先天性残疾、艾滋病和肿瘤患儿,需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控制病情,家属给予更多关心和鼓励。

积极到心理治疗师诊室就诊,缓解精神和心理压力。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诺氟沙星胶囊的功效与作用-诺氟沙星胶囊说明书

2023-8-3 7:57:52

药品

舒心糖浆的功效与作用-舒心糖浆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