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密闭空间恐惧症
概述
幽闭恐惧症是一种对封闭空间的恐惧症。当患者进入密闭、狭窄环境或空间时,会出现焦虑、恐慌反应。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各年龄层均可发病。
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如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性格因素(脆弱、胆小、害羞)、心理压力、处理问题的经验少等。
当患者进入密闭空间时,如拥挤的公共场所、车厢、电梯、机舱内等,不自主地出现焦虑、恐慌情绪。患者出现相关症状时,应及早就医。医生通过了解症状,询问相关病史,进行量表测试后给出明确诊断。
幽闭恐惧症主要以心理治疗为主,通过分析性心理疗法,患者能了解、分析、认识病情,从而减轻焦虑;同时接受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以改善紧张、焦虑情绪。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还应放松心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家人的鼓励、关心也很重要。
引发幽闭恐惧症的原因较复杂,无法从根本上预防此病。
症状
幽闭恐惧症有哪些症状[1][2]?
幽闭恐惧症的常见症状包括:
一旦处于让自己感到恐惧的密闭环境中,就会不自主地想逃离,总担心会出什么事;
患者可能会出现惊恐发作(也称急性焦虑发作),可表现为:头晕、心跳加速、出冷汗、浑身发抖或麻木、肌肉抽动、脸部潮红、感觉窒息、胸闷、呼吸急促、恶心、眩晕、腹部不适等,有些人甚至会晕倒;
患者通常知道自己的恐惧是过度且不合理的;脱离恐惧环境时,焦虑症状一般有所缓解或恢复正常。
幽闭恐惧症可合并有下列病症:
焦虑症;
强迫症。
病因
幽闭恐惧症是什么原因引起的[3][4]?
导致幽闭恐惧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
环境因素。过分粗暴、压抑的社会或家庭环境,极度教条、严厉的教育,会使人的心理成长单一化,难以对客观事物做出正确判断。对外界紧张、敏感程度较高,久而久之可能形成幽闭恐惧症。
个性因素。有些患者可能受到父母影响,从小依赖性强、胆小、怕事、害羞、高度内向、固执、敏感多疑、心胸狭窄等,也容易出现幽闭恐惧症。
童年创伤。不少幽闭恐惧症患者,曾在幼年时受到非常多或重大的心理伤害。
精神压力。当引发幽闭恐惧症的各种因素互相冲击时,人会产生精神压力,若这些压力超过自身的承受能力,就可能导致发病。
幽闭恐惧症的危险因素有哪些[1]?
曾患有神经系统病变;
心脏病患者;
肥胖症患者;
遗传性的性格脆弱;
有不愉快的童年;
巨大的精神压力。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进入某些密闭环境或空间时,不自主地出现焦虑、恐慌情绪,甚至失去控制,想要迅速逃离;
处于密闭环境中时,出现这些不适:头晕、心跳加速、出冷汗、浑身发抖或麻木、肌肉抽动、脸部潮红、胸闷、呼吸急促、恶心、眩晕、腹部不适、晕倒等。
就诊科室
精神科
心理科
医生如何诊断幽闭恐惧症?
就诊时,医生会了解患者相关症状和病史,还会进行问卷测试明确诊断。
临床上,幽闭恐惧症一般包含下列几个诊断原则:
一旦处于恐惧情境中,几乎能立即引发焦虑反应;
患者知道自己的恐惧是过度而不合理的;
患者会逃避该情境,或强忍痛苦与焦虑来面对;
这些逃避行为,让患者感到焦虑、痛苦,已经严重干扰正常生活、工作、社交。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每当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或场所时,会感到恐惧不安?
处于恐惧环境中时,症状会立即发作吗?
当症状出现时,知道自己的反应是过度而不合理的吗?
出现在密闭的空间时,是否特别想逃离?
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有这种异常情况的?
有没有其他脑部疾病?
童年是否有过很糟糕的经历?
近期的精神压力大吗?
这些症状有没有严重影响到正常生活?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的病情严重吗?
如果尽量不去容易诱发恐惧的场所,病情会不会减轻?
惊恐发作时,我应该怎么做?
这个病必须长期服用药物吗?
这个病能彻底治好吗?
如果经常去恐惧的场所,尝试克服恐惧,能改善病情吗?
这个病会遗传吗?
治疗
幽闭恐惧症以心理治疗为主,主要采取解释性心理疗法,减轻患者的焦虑,鼓励他们重新进入感到害怕的环境或场所;同时辅以抗焦虑药等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
心理治疗[1]
治疗幽闭恐惧症的常用方法有下列几种:
系统脱敏法:医生对患者恐惧的场景进行由弱到强的排序,然后让患者先接触弱恐惧场景,再循序渐进地接触更恐惧的情境,逐渐使患者对场所的恐惧感降低,从而减轻焦虑反应。
满灌法(冲击疗法):先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然后让他尝试接触恐惧的场所,同时鼓励他不退缩、不逃避。如此反复多次治疗,直到患者的恐惧、焦虑情绪下降或消失。
可通过不同的方式让患者接触恐惧场景,如直接把患者带到真实的情境,使用录像、幻灯片等放映恐惧情景,让患者想象自己最恐惧的场面,或者医生向患者反复讲述情境中的细节等,过程中不允许患者采取闭眼睛、哭喊、堵耳朵等逃避行为。
认知行为疗法:
医生向患者说明疾病的性质,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恐惧的内容,挖掘恐惧的原因等,然后鼓励患者进入恐惧场所,反复训练,直到取得满意效果。
此法常和其他心理疗法联合使用。
药物治疗[1]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酌情使用一种或联合几种药物进行治疗。
苯二氮卓类药物:比如劳拉西泮、奥沙西泮、阿普唑仑等。
选择性 5- 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氟伏沙明等。
其他抗焦虑抑郁药物:度洛西汀、盐酸文拉法辛等。
日常注意
患者积极接受治疗的同时,日常注意还要注意:
均衡饮食,规律作息。
症状发作时,可尝试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这些都有助于稳定情绪。
多与家人沟通,让家人理解、信任并鼓励自己,一同面对和战胜疾病。
预防
引发幽闭恐惧症的原因较复杂,无法从根本上预防此病,只能尽量避免一些致病因素,降低发病风险。
家长要多关心孩子,正确引导、教育孩子,避免他们在童年时期遭受心理创伤。
避免让精神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下,适当放松一下自己,心理压力大时,可尝试与亲朋好友沟通、交流,或者外出旅游、参加娱乐活动等。
父母一旦发现孩子有过度胆小、害羞、依赖性等情况,要及时给予引导、纠正,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