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Adnexal cyst,子宫附件囊肿
概述
在女性生殖系统中,卵巢和输卵管统称为子宫附件,简称附件。附件囊肿包括卵巢囊肿和输卵管囊肿两类疾病,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肿瘤。以卵巢囊肿多见,国内部分研究显示,100 位育龄期女性中就有 15 位患有卵巢囊肿[1]。
病因:盆腔感染和内分泌失调是附件囊肿最常见的病因,遗传因素、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精神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也与本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分类:附件囊肿一般分为生理性囊肿和病理性囊肿,前者是正常的生理周期变化引起的囊肿,多数可自行消失。后者是指由各种疾病引起的囊肿,往往需要手术治疗明确诊断。
症状:大部分囊肿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囊肿较大(直径>5 厘米),常会引起下腹疼痛、坠胀、性交痛,以及无规律的阴道出血等,严重时可能突然出现腹部剧烈疼痛、发烧、呕吐、头晕、乏力、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
治疗:对于生理性囊肿而言,大多数不需要特殊治疗,往往会自行消失,部分患者需要通过药物治疗,以缓解症状或消除囊肿。但是,如果囊肿直径>5 厘米,或者持续很久(2~3 个月经周期)都没有消失,或是引起了明显症状,则考虑为病理性囊肿,一般需要手术明确诊断并接受相应的治疗。手术治疗方式包括微创手术(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如果任由囊肿生长,囊肿可能会从一个生长成多个。囊肿不断变大,可能会出现囊肿扭转,导致严重的腹痛。不断变大的囊肿还有可能破裂,引起剧痛和内出血。不仅如此,一部分囊肿还有恶变的可能,发展为恶性肿瘤。
预防:本病没有明确有效的预防方法,定期检查是发现附件囊肿的重要手段。
症状
大多数附件囊肿无明显不适症状,且部分患者会自行消失[2],但当囊肿长到足够大时,可能引起下腹疼痛、腹部肿胀、腹部有压迫感等,严重时可能会突然出现腹部剧痛、发烧、呕吐等症状。
附件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附件囊肿的常见症状包括:
下腹疼痛:囊肿所在的那侧下腹部,出现钝痛或尖锐的疼痛;
月经紊乱;
下腹部坠胀感、压迫感;
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
发烧、呕吐;
头晕、无力;
呼吸、心跳加快。
附件囊肿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包括:
囊肿蒂扭转:囊肿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是囊肿发生蒂扭转的重要原因,可导致囊肿破裂、坏死和继发感染,常表现为下腹部剧痛、恶心、呕吐、甚至休克,需要紧急手术。
囊肿破裂:不断变大的囊肿可能在剧烈活动时破裂,囊肿越大引起破裂的可能性越大,特别是直径>5 厘米时,破裂风险较高。
出血:可导致阴道不规则出血,囊肿破裂还可能导致盆腔内出血。
囊肿恶变:良性囊肿一般不会发生恶变,但极少数仍有恶变可能。
病因
大多数附件囊肿是随月经周期发展变化的,这种囊肿称为生理性囊肿,多数会在 1~3 个月内自行消失。还有一部分囊肿与月经周期无关,是由各种疾病导致的,这样的囊肿叫做病理性囊肿,如盆腔感染引起的附件囊肿。
附件囊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内分泌紊乱:体内各种激素和神经系统,对生殖系统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分泌激素的腺体和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垂体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异常、卵巢功能异常等,都会引起体内激素水平的异常,可能导致附件囊肿的发生。
盆腔感染:个人卫生习惯欠佳、过早性生活(女性开始性生活年龄<18 岁)、经期同房、性伴侣过多、正常分娩及人流术等,均有可能导致盆腔感染,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就可能诱发附件囊肿。
卵泡功能异常:女性卵巢每个月都会形成一个叫卵泡的囊状物,当卵泡成熟后就会打开释放卵子。如果体内激素水平异常、卵泡壁增厚、卵细胞死亡等原因,导致卵泡没有打开,就形成了附件囊肿的一种常见类型——卵泡囊肿。
黄体功能异常:卵泡释放卵子后,为了促进卵子受孕,会转变为能够产生雌激素和黄体酮(也称为孕激素)的腺体样结构,这时卵泡被称为黄体,如果垂体释放的激素水平异常、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等情况,导致液体聚积在卵泡内,就会形成另外一种常见的附件囊肿——黄体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当然是长在子宫内的,如果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其他部位,就称为子宫内膜异位,如果生长在卵巢上,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附件囊肿——又称为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叫做巧克力囊肿)。
哪些人容易患附件囊肿?
具有以下危险因素的女性,容易罹患附件囊肿。
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怀孕:排卵时形成的囊肿,有时会停留在卵巢上,持续整个孕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卵巢部位,就会引起附件囊肿。
盆腔感染患者:盆腔感染严重的话可能会扩散到卵巢,可能导致卵巢囊肿。
内分泌腺体功能紊乱:内分泌腺是体内能够分泌激素的一类器官,其中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卵巢等分泌的激素,都和生殖系统功能密切相关,如果这些腺体功能异常,就可能导致附件囊肿的发生。
曾患有附件囊肿:单个卵巢囊肿的患者,有可能出现更多的囊肿。即便通过药物或者手术治疗后,囊肿消失,部分患者仍有复发的可能性。
具有家族遗传史的患者:肿瘤多具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直系亲属出现过其他部位或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如胃癌、卵巢癌、宫颈癌、输卵管癌等,应当密切关注自身健康,如果发现附件囊肿应当高度警惕恶性肿瘤,或其他部位癌症转移到附件区域的可能。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史:如果因为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安全事故等接触过致癌物、放射性物质等有毒有害物质,有可能导致肿瘤发生,这类患者出现附件囊肿时,也应当高度警惕恶性肿瘤,或其他部位癌症转移到附件区域的可能。
就医
附件囊肿一般没有症状,但当囊肿足够大时,可能出现腹痛、腹部坠胀等情况,应该及时就医。如果突然出现剧烈的腹痛,可能伴有发烧、呕吐、头晕、无力,可能是囊肿发生了扭转或破裂,这时可以拨打 120 或请家人立即送往就近医院。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下腹部疼痛;
腹胀;
腹部肿胀隆起、有压迫感;
阴道不规则出血;
性交痛;
下腹部坠胀感;
月经紊乱。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突然剧烈的腹痛;
血压下降、呼吸急促、心跳加速;
发烧、呕吐、头晕、无力。
育龄期妇女出现上述情况时,除了考虑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外科常见疾病外,还应当考虑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如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卵巢囊肿破裂、急性盆腔炎及盆腔脓肿等。这些疾病一般起病急、症状重、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均有可能导致生命危险。因此,出现上述情况应当及时拨打 120 求助,切莫耽误治疗。
建议就诊科室
妇产科
普通外科
急诊科
医生如何诊断?
医生通过询问症状,初步可以判断囊肿的情况,然后结合一系列相关检查,可以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形态以及性质(如囊性或实性)。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妇科 B 超:B 超具有无痛苦、无损伤、无放射性、价格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等优点,因此深受患者和医生的欢迎。妇科 B 超或彩超能确定囊肿的位置、大小、并确定囊肿是囊性的还是实性的。
腹部 CT:尽管 B 超检查优点很多,但由于 B 超穿透力弱,因此无法检测肺部、胃肠道等空腔脏器,且成像过程中容易受干扰,对结果准确性和病变性质判断有一定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症状较重、病情紧急,或考虑合并腹部其他疾病时,还应当进行腹部 CT 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当然,CT 价格相对昂贵、有辐射,而且孕妇、婴儿及高龄老年人一般不能做 CT 检查,因此很多时候不作为首选检查,这就是为什么部分患者做了妇科 B 超还要做腹部 CT 的一个重要原因。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测试: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由胎盘的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妊娠、卵巢囊肿、葡萄胎及子宫癌等多种疾病均会导致该检查结果升高。因此该检查是妇科及肿瘤科常用的一项检查,早早孕试纸即为一种简易的检测方法。
腹腔镜检查:通过腹腔镜医生可以直接看到囊肿的大体情况,可以观察腹腔的情况,并且可以提取周围组织进行活检,最终确诊囊肿性质。
肿瘤标记物检查:是预测和判断是否有肿瘤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很多情况如基础疾病、药物等均对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因此肿瘤标记物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患肿瘤的可能,但升高也不一定就患有肿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都有哪些不适?有没有下腹部疼痛、坠胀感、性交痛、阴道出血等表现?
疼痛厉害吗?持续多长时间?在什么部位?能否忍受?
有没有发热?
有没有接触过致癌物及放射性物质?
直系亲属有没有肿瘤患者?
最早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症状的?
月经规律吗?末次月经是什么时候?
以前得过哪些疾病?过盆腔炎和卵巢囊肿吗?
在哪些医院治疗过?做过哪些检查?都用了哪些治疗?效果如何?
有没有生育打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良性疾病还是恶性疾病?会不会恶变?
有可能自行消失吗?
可以保守治疗吗?
手术方式有哪些?
有什么后遗症吗?
会复发吗?
会影响我怀孕吗?
会遗传吗?
平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治疗
囊肿的治疗取决于囊肿大小及性质、症状轻重、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等。大多数附件囊肿是生理性原因引起的,有可能自行消失或只需药物保守治疗。如果囊肿生长迅速、体积较大,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则考虑病理性囊肿,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密切观察
多数囊肿可能是由于月经周期引起的,这时候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 1~3 个月后去医院复查附件彩超,看囊肿有无消退。
药物治疗
避孕药物:避孕药物虽然不能让囊肿消失,但是可以防止卵巢囊肿反复发生。
激素类药物:对月经不规律的患者,必要时可用雌激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患者,应当积极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感染引起的附件囊肿。
原发病的药物治疗:对内分泌紊乱患者,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肾上腺功能异常等导致的内分泌紊乱,在治疗附件囊肿的同时,应当针对这些原发病积极治疗。
手术治疗
生理性囊肿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病理性囊肿如果持续时间长、生长迅速、体积较大、临床症状明显,或根据肿瘤标记物、妇科 B 超、腹部 CT 等检查结果考虑恶性肿瘤可能,则需要及时手术治疗,以便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生育要求以及囊肿情况,选择卵巢囊肿剔除术或者附件切除术(包括输卵管和卵巢)。
卵巢囊肿剔除术:适合年轻、有生育意愿的患者;
附件切除术:适合绝经后及没有生育意愿的患者。
如果囊肿明确为恶性肿瘤,可能会需要切除子宫、卵巢和输卵管,并可能进行放疗和化疗。
附件囊肿手术可通过腹腔镜或开腹完成:
腹腔镜手术:这是一种需要麻醉的外科手术。医生会在患者的腹部切一个小口,通过小切口插入一根纤细、前端带镜头和光源的管子,通过这个管子医生可以看到卵巢,从而切除囊肿。这种操作一般适合 7 厘米以内大小的囊肿。这种手术属于微创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
开腹手术:如果囊肿体积大,腹腔镜不能取出,就需要行开腹手术。
疾病发展和转归
生理性附件囊肿一般可自行消退,少数需要药物治疗。病理性囊肿如果为良性肿瘤,通过药物及手术及时治疗后一般能够痊愈。这两者预后均较好,发生癌变可能性极低,经过正规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都不受影响。
如果囊肿为恶性肿瘤,预后就因人而异了,因为受组织分型、手术情况、术后化疗的情况等多种因素影响。
附件囊肿如果不及时复查和治疗,可能出现囊肿蒂扭转、囊肿破裂出血,极少数的良性肿瘤转变为恶性肿瘤,以及恶性肿瘤进展为晚期等情况,将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造成严重影响。
日常注意
附件囊肿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主要包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有病情变化及时复查等。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腹腔镜术后护理注意事项:及时换药,保持切口清洁干燥,注意观察有无异常分泌物及红肿,一般 7 天左右拆线。
服药注意事项:遵医嘱服药,不可擅自停药、减量。同时还要注意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如果服用避孕药物(一般都含有雌激素或孕激素),应该注意观察月经变化,及时复诊,根据医生指导调整药物,必要时应该复查肝功能。
如果服用抗生素类药物,要注意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用,不能饮酒。一旦有过敏相关的症状,如皮肤瘙痒、发红,恶心、呕吐、呼吸短促等情况,请及时就诊。
如果患者正在同时服用抗凝药物,需要告知医生,因为抗生素有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定期复查:请遵医嘱或定期(一般 3 个月左右)到医院复查,监测腹部 B 超等。密切观察身体变化:如果出现腹痛、盆骨痛、腹部肿胀等情况,及时就医。
避免剧烈运动:包括跑跳、激烈的性生活等,这些都有可能造成囊肿破裂出血。
预防
虽然没有预防附件囊肿的办法,但是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减少囊肿发生的可能性:
尽量避免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和致癌物:如果因为工作不得不接触,需要注意防护,如带口罩、穿职业防护服。
定期进行妇科体检:特别是曾经患有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直系亲属有肿瘤疾病的患者。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例如经期不宜盆浴,勤换卫生巾和内裤,每天用清水清洗外阴(不建议用肥皂和其他清洁产品,以免破坏阴道自然防护机制,增加感染机率)。特别是产后及人流术后的患者,发生盆腔感染导致附件囊肿的可能性较大。
性生活注意事项:避免过早性生活(女性性生活年龄小于 18 岁)、经期同房及性伴侣过多,以减少细菌病毒感染和妇科肿瘤发生风险。
关注心理健康:保持良好心态,有精神心理障碍的患者及时就医,积极寻求心理辅导和药物治疗,防止引起内分泌功能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