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是什么?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怎么办?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症状有哪些?

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婴幼儿在发育过程中,大脑白质中的髓鞘结构未能正常发育,导致神经传导功能受损。是引起脑瘫的一种常见病理表现。少数也发生在周围神经轴突的髓鞘结构未形成。临床上并未有具体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但总体上发病率低。早产、低出生体重、窒息、缺氧缺血性脑病、外伤、感染等因素,可导致患儿出生后髓鞘发育不良。髓鞘发育不良是脑瘫的病理结构表现之一,故常具有脑瘫的临床特征,如运动障碍、异常姿势、活动受限等。可伴发有感觉、知觉、认知、交流和行为障碍,以及癫痫。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同时结合营养脑细胞治疗、物理治疗及康复训练等综合治疗。早期诊断髓鞘发育不良型脑瘫,有助于患儿的预后,以防在大脑发育关键期丧失发育机会。疾病的主要危害:对患儿自身,大脑发育障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活动受限、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成长,可继发肌肉、骨骼的问题,如肌肉肌腱挛缩、骨骼扭转、髋关节脱位和脊柱畸形等;增加家庭、社会的负担。加强孕期保健,定期进行检查,防止早产及新生儿缺氧、窒息等措施是预防该疾病的主要方法。

别称

宫颈微小浸润癌

概述

指在高级别上皮内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变3级)基础上镜检发现小滴状、锯齿状癌细胞团突破基底膜,浸润间质。

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的定义:鳞状上皮肿瘤浸润间质深度小于 5 毫米,并进一步分为 IA1(间质浸润深度< 3 毫米)和 IA2(间质浸润深度 ≥3 毫米,<5 毫米)。

其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注(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 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性出血。

妇科检查宫颈可光滑,或仅见局部红斑、白色上皮,或子宫颈糜烂样表现,未见明显病灶。

宫颈细胞学检查、HPV 检测、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组织检查,是诊断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主要检查方法,其中宫颈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疾病的可靠方法。

直接蔓延、淋巴转移是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转移的主要方式,其中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症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

需与宫颈良性病变(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子宫颈息肉、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宫颈结核性溃疡)、宫颈良性肿瘤(宫颈肌瘤、宫颈乳头瘤等)和子宫颈转移性癌相鉴别。

手术治疗是首选治疗方案。

症状

绝大多数患者无特殊症状,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性出血。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注常见症状有哪些?

分泌物增多:部分患者仅表现为白带增多。

阴道排液:偶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臭味。

接触性出血: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生接触性出血。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外阴、阴道炎:若患者表现为白带增多或阴道排液,由于长期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阴道的炎症,表现为外阴及阴道潮红和瘙痒。

泌尿系感染:部分患者由于长期分泌物刺激或接触性出血,可出现尿急、尿频、尿痛等泌尿系感染症状。

病因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注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多个性伴侣、吸烟、性生活过早(<16 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等因素有关。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常见的病因有哪些?

HPV 感染:目前已知 HPV 共有 160 多个型别,40 余种与生殖道感染有关,其中 13~15 种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高危型 HPV 产生病毒癌蛋白,其中 E6 和 E7 分别作用于宿主细胞的抑癌基因 p53 和 Rb 使之失活或降解,继而通过一系列分子事件导致癌变。

性行为和分娩次数: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 岁、早年分娩、多产与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有关。

吸烟:可增加感染 HPV 效应,屏障避孕法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哪些人容易患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高危型 HPV 感染者;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 岁、早年分娩、多产者;

与有阴茎癌、前列腺癌或其性伴侣曾患宫颈癌的高危男子接触的妇女。

就医

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液或接触性出血时,需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宫颈是否发生病变。若体检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 HPV 高危型感染,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液或接触性出血时,需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宫颈是否发生病变。

体检发现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或 HPV 高危型感染,需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行宫颈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建议就诊科室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注?

症状: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液或接触性出血。

妇科检查:宫颈外观可正常或仅糜烂性改变,主要是鉴别诊断排除宫颈良性病变或良性肿瘤可能。

宫颈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应在性生活开始 3 年后或 21 岁后开始,并定期复查。

HPV 检测: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 25 岁以上女性的宫颈癌筛查。

阴道镜检查:细胞学检查异常伴 HPV 检测阳性,或细胞学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及以上、或 HPV16/18 型阳性者,建议行阴道镜检查。

宫颈活组织检查:任何肉眼可疑病灶,或阴道镜诊断为高级别病变者均应行单点或多点活检。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年龄。

月经、生育史。

有无症状。

若有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排液症状,进一步询问分泌物或排液的量、颜色,有无合并阴道出血或腹痛,有无发热,有无瘙痒等。

若有接触性出血,进一步询问症状持续的时间,出血的量及有无伴随症状等。

有无诊治经历,做过哪些检查?

患者可能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怎么得的这种疾病?

跟生活习惯、个人卫生有没有关系?

还需做哪些检查?

严重吗?能治疗吗?

需要怎样治疗?

影响结婚、生育吗?

会不会复发、转移?

治疗

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全身情况、医疗技术水平及设备条件等,综合考虑制定适当的个体化方案。

手术治疗:手术的优点是年轻患者可保留卵巢及阴道功能。

无生育要求者,IA1 期无淋巴注脉管间隙浸润者,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按 IA2 处理。IA2 行改良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行前哨淋巴结活检。

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患者,IA1 期无淋巴脉管间隙浸润者可行宫颈锥切术(至少 3 毫米阴性切缘),IA1 期有淋巴脉管间隙浸润和 IA2 期可行宫颈锥形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切除术或考虑前哨淋巴结活检。肿瘤直径<2 厘米的 IB1 期可行广泛宫颈切除术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或考虑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放射治疗:适用于全身情况不适宜手术者。

全身治疗:包括全身化疗和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主要用于复发、转移的患者。

疾病发展或转归

早诊早治,可治愈。

若诊治不及时,疾病将继续进展为更高期别的宫颈癌。

若妊娠期间发现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对于不要求维持妊娠者,其治疗原则和非妊娠期的早期宫颈癌基本相同。对于要求维持妊娠者,妊娠 20 周前经锥切确诊的 IA1 期可以延迟治疗,一般不影响孕妇的预后,其中锥切切缘阴性者可延迟到产后治疗;妊娠 20 周之前确诊的 IA2 应终止妊娠并立即治疗。妊娠 28 周后诊断的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可以延迟至胎儿成熟再行治疗。

日常注意

宫颈癌的预后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等密切相关,有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预后好,复发率低。

治疗后 2 年内应每 3~6 个月复查1次;

3~5 年内每 6 个月复查 1 次;

第 6 年开始每年复查 1 次;

随访内容包括妇科检查、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胸部 X 线摄片、血常规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超声、CT 或核磁等。

预防

宫颈微小浸润性鳞状细胞癌注是可以预防的肿瘤。

推荐 HPV 预防性疫苗的接种(一级预防),通过阻断 HPV 感染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普及、规范子宫颈癌的筛查,早期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二级预防);及时治疗高级别病变,阻断子宫颈管浸润癌的发生(三级预防)。

开展预防子宫颈癌知识宣教,提高预防性疫苗注射率和筛查率,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声明:本站部分健康资讯内容来源于网络投稿。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邮箱:1363349721#qq.com(#改为@)。本站信息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如有身体上的不适请及时就医。
药品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效与作用-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2023-8-2 23:41:04

药品

银黄颗粒的功效与作用-银黄颗粒说明书

2023-8-3 4: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