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子宫颈糜烂,宫颈糜烂
概述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过去被称为“宫颈糜烂”,原本只在宫颈管内有的柱状上皮,延伸到了宫颈管外口,肉眼看起来像“糜烂”,其实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宫颈糜烂”曾被错误地认为是宫颈癌的高危因素,但事实上与宫颈癌无关。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种假性糜烂,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并非疾病,不需要治疗。
但出现白带增多、阴道异常出血、下腹坠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症状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生理现象,没有什么症状,但当宫颈受到物理、化学、生物性因素的影响,可能使宫颈发生炎症,可以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加或血性分泌物、腰骶部酸痛、腹部下坠等症状。当女性出现如下症状需要就诊,排除宫颈部位的炎症和肿瘤。
白带增多:呈黏稠或者稀薄或者水样,颜色可以白色、黄色或者淡粉色,也可伴有异味,比如腥臭味。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宫颈或者阴道以及子宫内膜发生炎症,需要及时就诊。
阴道异常出血:可以表现为月经之外的阴道淋漓出血,性生活之后阴道出血,需要及时就诊,判断出血的来源和原因。
下腹坠痛:当发生宫颈炎、盆腔炎时,可能出现下腹坠痛和腰骶部不适。
病因
宫颈位于子宫体的下段,又分为宫颈管和宫颈阴道部。宫颈管的表面是柱状上皮,宫颈阴道部的表面是复层鳞状上皮。这两种上皮细胞交界处常位于宫颈管外口,称为宫颈鳞-柱交界部。
鳞-柱交界部的位置并非恒定,在女性不同的年龄段呈动态变化,这种变化与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增高或降低等因素有关。如刚出生的女婴受母亲高雌激素的影响,柱状上皮会向宫颈阴道部扩张,交界处外移;幼儿随着母体雌激素影响消失,柱状上皮退回至宫颈管;青春期后,特别是育龄期,随着雌激素升高,柱状上皮又开始外移至宫颈阴道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个生理性过程,不需过度紧张和特殊治疗。但是外移的柱状上皮以及鳞-柱交界处(详见“病因”版块)在形成过程中,柱状上皮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合并感染。此外,鳞-柱交界处是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癌的好发区域,因此,生育年龄女性如果出现阴道分泌物改变或者阴道异常出血要及时就医,即使没有任何不适,也应定期进行妇科宫颈检查。
就诊时需要做什么检查?
第一步:做人乳头瘤病毒检测(HPV)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这是生育年龄女性必查项目。
第二步:当上述结果出现异常时,视情况进一步做阴道镜及宫颈活检;当上述结果均正常且没有任何症状时,为生理性柱状上皮异位,不需治疗,定期复查。
第三步:如果有相应的症状,在必要时做沙眼衣原体、淋病奈瑟菌相关分泌物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相应治疗。
就诊时医生会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是否有什么症状?
症状是何时出现的?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需要治疗吗?
会影响怀孕吗?
会发生癌变吗?
生活中应该注意什么?
治疗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并非疾病,对其治疗属过度医疗行为,几十年来,人们将电熨、激光、冷冻等方法用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的治疗,现在看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甚至是非常危险的。
首先,不做宫颈筛查即行物理治疗,很可能遗漏宫颈浸润癌或高级别癌前期病变。
其次,治疗还可能带来以下伤害:
如宫颈外口粘连或闭锁,导致经血排出障碍
宫颈创伤导致长期反复的宫颈炎症
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交出血、血性白带
因宫颈机能受损导致妊娠流产或早产等
特别要指出的是,用物理疗法将“宫颈糜烂”改变成外表光滑的宫颈,并不意味着从此不再发生子宫颈癌,反而“混淆视听”,一些外表光滑的宫颈可能在宫颈管内隐藏着病变。
日常注意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生理现象,无需过度关注。
预防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生理现象,与女性雌激素水平有关,无需预防。从防癌的角度,建议女性朋友:
有健康的性生活,不过早有性行为,有稳定的性伴侣,要过有保护的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减少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机会。
做好避孕和计划生育,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流产和分娩对宫颈的伤害。
定期体检,有性生活的女性应该每 2~3 年进行一次HPV和TCT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