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扁平细胞癌,棘细胞瘤,棘细胞癌,翻花疮,表皮样癌,鳞状上皮细胞癌,鳞癌
概述
鳞状细胞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多见于有鳞状上皮覆盖的部位,如皮肤、食管、子宫颈、阴道等处。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系:年龄,免疫功能低下,某些基因注异常,过度日光照射,病毒感染,化学致癌物,吸烟,其他相关癌前病变(继续发展下去会有癌变可能),家族中有人得癌症,不太注意外阴部位的卫生等。
本病早期表现根据病变的部位不同有差别。在皮肤上,可以表现为红色的硬结,以后可发展成突起的、外形与“疣”(一种针尖大的丘疹,表现为圆形或多角形,呈灰黄或污褐色)相似的损害,常有溃疡、脓性分泌物等。在食管上,患者也可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即起初只觉得吞咽较硬的食物时有困难,之后则需吃米粥等半流食,继续发展只能进牛奶等流食,最后甚至连水都无法吞咽。在子宫受损害时,患者会发现阴道出血、白带等阴道分泌物增多;还可能会感觉到外阴持续性瘙痒、疼痛或压痛,外阴皮肤颜色发生变化或皮肤增厚,以及外阴肿块等。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早期诊断是治疗的关键,其治疗的难点是制定较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如果治疗不及时,本病可能会引起感染,骨髓炎或骨膜炎,肺不张(患者可能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肺炎,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等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恶病质(人体的多种器官和脏器障碍引起的极度虚弱的中毒状态),影响患者的寿命。
预后与鳞状细胞癌的分化程度、发生部位、病程、治疗方法及患者全身状况有关。
症状
本病早期表现为患处红色硬结,以后可发展成疣状损害,常有溃疡、脓性分泌物等,也可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或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
鳞状细胞癌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当鳞状细胞癌发生在皮肤:
红色硬结:患者会可能一开始会发现是淡红色坚硬小结节,表面光滑、有光泽;结节逐渐增大过程中,中央出现像“肚脐眼”般的凹陷。同时,陆续还有新发结节。
疣状损害:皮肤上还可能表现为突起状、外形与“疣”(针尖大的丘疹,圆形或多角形,灰黄或污褐色)相似的损害。这些损害破溃后就形成了像“火山口”一样的溃疡。这些溃疡的边缘坚硬、高起并外翻,溃疡底面高低不平,有污垢坏死组织和恶臭、脓样分泌物。当溃疡发展较快时,便向深处浸润,可侵蚀到肌肉和骨骼。
当鳞状细胞癌发生在食管:
进行性吞咽困难:当鳞状细胞癌发生在食管时,患者起初只觉得吞咽较硬的食物时有困难,之后则需吃米粥等半流食,继续发展只能进牛奶等流食,最后甚至连水都无法吞咽,但进展缓慢。
当鳞状细胞癌发生在阴道或子宫颈:
阴道出血:当鳞状细胞癌发生在因,80%~85% 的患者会出现阴道出血,多表现为性交后阴道出血,也可为绝经后阴道出血,出血量可多可少。
白带等阴道分泌物增多:多发生在阴道出血以前。最初阴道分泌物可以没有任何气味,后可带有恶臭味。
外阴持续性瘙痒、疼痛或压痛。
外阴皮肤变化:如颜色变化或增厚。
外阴肿块。
鳞状细胞癌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感染:主要为受损部位的皮肤红肿、皮温升高、疼痛等。
骨髓炎:表现为发热、骨痛、行走困难、局部红肿等。
骨膜炎:肿胀、疼痛、功能障碍、肌萎缩(肌肉体积缩小,严重时患者会发现一只胳膊明显比另外一只胳膊细)等症状。
肺不张:表现为胸闷、气急、呼吸困难、干咳等症状。
肺炎: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脱水、食欲减退等。
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饮水或进食时剧烈咳嗽,伴有痰多或发热,胸骨后疼痛或肩部牵涉性疼痛(如其他部位疼连带肩部也跟着疼)。
病因
鳞状细胞癌的病因十分复杂,其发病是由个体体质易感性及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外源性损伤关系较为密切。但实际上,此病的具体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鳞状细胞癌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本病病因尚未明确,但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基因异常:某些基因异常会导致本病。
紫外线:紫外线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所明确定义为 Ⅰ 类致癌物,可能是导致该病的原因。
哪些人容易患鳞状细胞癌?
有如下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老年;
家族中有人罹患该病。
有如下可改变危险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病:
需长期室外工作,接受大量紫外线照射;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及器官移植后,常规应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者;
患有以下疾病的人群,如光化性角化病、砷角化病、疣状表皮发育不良、黏膜白斑、着色性干皮病、胃食管反流病等;
缺乏硒、锌等微量元素;
不注意外阴部位的清洁和卫生:如不经常清洗外阴,使用劣质卫生巾等。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无明显原因原有的皮损破裂、溃疡、流脓;
骨痛、行走困难;
局部肌肉萎缩、相关功能障碍;
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嗜睡、脱水、食欲减退;
饮水或进食时剧烈咳嗽,伴有痰多或发热,胸骨后疼痛或肩部牵涉性疼痛(如其他部位疼连带肩部也跟着疼)。
建议就诊科室
肿瘤科
皮肤科
消化内科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鳞状细胞癌?
当医生怀疑是鳞状细胞癌时,可通过实验室检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来初步诊断,并通过病理检查来明确诊断。
具体相关检查如下:
肿瘤标志物:抽血检查,通过检查鳞癌抗原(SCC)等相关肿瘤标志物进行初步诊断。
经皮活检:取皮肤组织活检,借助病理检查手段来明确诊断。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既往有过肿瘤病史吗?何种肿瘤?是否治疗?疗效如何?
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每次持续多长时间?有加重或缓解原因吗?
以前有类似的症状发生吗?和这次相比有什么不同?
出现这些症状后做过什么检查?是否接受治疗?效果如何?
有相关肿瘤家族史吗?有相关癌前病变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病情严重吗?
还会有更严重的症状出现吗?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有什么治疗方法?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治疗效果如何?
治疗
手术切除是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咪喹莫特:可诱导合成及释放细胞因子,使细胞因子发挥抗病毒及抗肿瘤作用。
靶向免疫治疗药物:可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诱导癌细胞的死亡,常用药物如西妥昔单抗、尼拖珠单抗等。
其他局部治疗药物:如 5-氟尿嘧啶、维 A 酸类制剂、皮损内注射干扰素等。这些药物可延缓疾病的进展。
化疗:常选择铂类(顺铂、卡铂等)联合氟尿嘧啶类(5-氟尿嘧啶等),可延缓肿瘤的进展,也可提高放疗杀死肿瘤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在切除肿瘤同时连同边缘正常组织一同切除,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莫式(Mohs)显微手术:有助于清除肿瘤,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其他治疗
激光与冷冻治疗、放射治疗、光动力治疗、声动力治疗及基因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均可延缓疾病的进展。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正规治疗,可发展为感染,骨髓炎,骨膜炎及淋巴结转移,肺不张,肺炎,食管、气管或支气管瘘等,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寿命都有极大影响。
若接受正规治疗,患者的治愈率和复发风险与以下因素有关系:肿瘤大小、位置、有无远处其他器官的转移、有无淋巴结转移等。
日常注意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术后注意引流管的通畅,避免挤压,术后第 1 天正常量为 300 毫升以内,若过多,应及时告知医生等。
放疗注意事项:接受放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放疗部位皮肤的肿胀、破溃等异常,患者可以局部涂抹康复新液,但必须要在正规中医院和研究院所的医生指导下遵医嘱用药。注意保护放疗部位皮肤,不要有损伤和破坏。
化疗注意事项:接受化疗的患者,治疗期间或治疗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食欲差、乏力等不良反应,为化疗常见反应,一般可以忍受。若实在难以忍受,或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症状,请及时就医。
用药注意事项:患者需注意不良反应,若出现头痛、肌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定期复查:手术切除肿瘤后,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和复查。一般为每 6 个月到医院复查 1 次,主要复查胸腹部 CT 等项目。
饮食:术后 1~3 天需流质饮食(稀饭、肉汤等),而后逐渐转为半流质饮食(面条),若患者无不适,大约 2 周后可正常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宜,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腌制、发霉、辛辣等食物,防止暴饮暴食。
运动:术后第 1 天患者应卧床休息,尽量避免下床走动;术后 3 天,患者可适量在床边活动;术后 1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
其他:戒烟;积极治疗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
预防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对于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可用如下预防方式尽量避免:
长期室外工作,可戴遮阳帽、穿外套等防晒措施;
积极治疗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
积极治疗皮肤溃疡、炎症、烧伤、日光性角化症、胃食管反流病等癌前病变;
补充硒、锌等微量元素;
戒烟;
保持好外阴部卫生,可经常清洗外阴。
对于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下方式也有助于疾病的预防或防止疾病复发:
有肿瘤家族史或应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可定期到医院体检,行肿瘤标志物的化验,并行影像学、病理学检查,以查找可能存在的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