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称
泌尿生殖系统支原体感染
概述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系由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等感染所致的泌尿生殖道炎症,其中人型支原体和生殖支原体可导致盆腔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阴茎包皮病变,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主要导致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易反复,可致男性不育、女性不孕。
世界各地均有,但发病多少似与该地区男、女性生活混乱有关。女性下生殖道为解脲支原体主要寄居部位,围生期解脲支原体传播途径包括母婴垂直传播(宫内和产道)和分娩后水平或医源性传播,人型支原体寄生于人体生殖道及泌尿道。
本病主要是支原体感染人体泌尿系统或生殖系统所致,性活动混乱人群比普通人群感染率高。
本病按感染病原体不同分为解脲支原体感染、人型支原体感染、生殖支原体感染。
泌尿道感染多有尿急、尿频、尿道烧灼感、尿痛、排尿困难和尿道出现分泌物等症状;生殖系统感染可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不孕、自发性流产。
本病以抗感染治疗为主,根据病原及药敏选择,可选四环素、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辅以对症治疗。治疗关键点及难点均在于彻底消灭病原体。
本病的危害主要是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影响生育:支原体感染对精子生成、游动及精子与卵子的结合均有影响,导致男性不育及女性不孕;孕妇感染可致流产,亦易发生羊水过多、妊娠中毒症、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炎等。
血源感染及孕期宫内胎儿感染危害严重,可致畸胎、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感染及围生期死亡。
症状
随感染部位不同,症状表现不同。泌尿道感染常见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征,女性生殖系统感染常见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常见症状包括:
尿道炎: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征为最常见症状,伴排尿困难,尿道烧灼感;尿道口出现分泌物,尿道外口红肿。
急性膀胱炎:尿频、尿急、尿痛最典型症状,可有肉眼血尿(洗肉水样),排尿期尿道烧灼感,排尿终末期疼痛加剧,会阴部、耻骨上区疼痛、膀胱区轻压痛。
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发热、腰痛为最常见症状,多为钝痛或酸痛,伴寒战,伴全身酸痛,常伴有尿急、尿频、尿痛症状。
慢性肾盂肾炎:慢性病程,出现多尿、夜尿增多常见,可有乏力、低热等非特异症状,间歇性出现腰痛,可伴尿路刺激征(具体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发展至终末期可出现肾功能不全,可有乏力、水肿、食欲不振、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症。
阴道炎与宫颈炎:最常见和典型的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
盆腔炎: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出现畏寒、发热,下腹痛伴肌紧张,压痛明显,盆腔可有肿块。输卵管炎及子宫内膜炎可继发女性不孕。
生殖系统感染:可导致男性不育及女性不孕,孕妇感染可导致流产,易发生羊水过多、早产、胎膜早破等症。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可能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部位不同,表现及并发症有差异。
常见并发症包括:
尿路慢性感染: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膀胱炎、前列腺炎可导致尿路慢性感染。
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肾盂结构改变,继发肾功能不全。
孕妇感染妊娠相关并发症:流产、羊水过多、妊娠中毒症、早产、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炎。
围生期死亡风险增加:宫内感染胎儿可致畸胎、先天性心脏病、围生期感染增加围生期死亡风险。
女性不孕不育: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可导致女性不孕不育。
败血症、腹膜炎:免疫缺陷者可发生败血症、腹膜炎。
病因
感染或携带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的人群经密切接触,尤其性接触传染给健康人,受感染孕妇妊娠期间感染胎儿,分娩时亦可感染新生儿。人型支原体寄居于人体生殖道及泌尿道,免疫力低下可发生机会性感染。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常见原因是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引起。
成人性活动混乱者容易感染,通过性接触感染。
感染孕妇妊娠期可发生宫内感染胎儿,自然分娩时产道感染新生儿。
哪些人容易患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
人群普遍易感,凡有接触支原体的机会,均有可能感染。
有如下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性活动混乱者容易感染;
不注意个人私处卫生容易感染。
有如下不可变因素的人群,容易罹患该疾病:
受支原体感染母亲妊娠期及分娩时可感染新生儿;
免疫力低下人群。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发热;
尿路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
排尿困难;
尿道烧灼感;
尿道出现分泌物;
尿外口红肿;
腰痛;
下腹疼痛。
如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就医或拨打 120:
出现畏寒、发热,下腹痛伴肌紧张,压痛明显;
妊娠妇女发热、腰痛伴尿路刺激征;
妊娠妇女出现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
高热伴剧烈腹痛。
建议就诊科室
感染科
肾内科
泌尿外科
妇科
医生如何诊断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
当医生怀疑为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时,可通过问诊(是否有不洁性生活史、出现尿路刺激症状或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来初步诊断,在行尿培养、阴道分泌物培养后,进行病原学诊断来确诊。不孕不育患者在排除结核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同时,应重视支原体感染对生育影响的可能性。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尿常规:为常规检查,用以协助判断是否有泌尿道感染,尿镜检可见白细胞、红细胞(尿隐血阳性)。
支原体分离培养:目的是确诊感染的病原体,并可进一步行药敏试验指导选择抗生素针对性治疗。采集尿液、尿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宫颈分泌物培养,在使用抗生素之前送检以及多次送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培养阳性可做病原体鉴定及药敏试验,指导抗感染治疗。
特异性核算检测:检查目的是初步筛查可能的病原体。可采用基因探针法及光电导继电器法检测支原体特异性核酸。
内镜检查:包括膀胱镜、阴道镜、宫腔镜,可直接观察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病变,亦可取子宫内膜及输卵管标本分离支原体,有确诊价值。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什么时候出现症状的,有些什么症状?
何时有过不洁性生活史?
配偶是否有相似症状?
出现症状后是否就医过?做过什么检查?有无明确诊断?
是否治疗过?怎么治疗的?治疗后症状有改善吗?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疾病会不会传染给家人,通过什么方式传播?
日常生活需要注意什么?
家人是否需要检查及治疗?
什么治疗方法最有效?
能否彻底治愈?
具体属于哪个部位感染?是否合并相关并发症?
治疗
病因明确,直接进行病原治疗。针对病原选用相应抗生素,规律足疗程治疗。
药物治疗
人型支原体
四环素、克林霉素:用以消灭支原体,四环素为快速抑菌剂,近年来有耐药现象,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可见过敏反应、肝毒性。克林霉素为快速抑菌剂,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发挥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多见。
解脲支原体
红霉素、多西环素、左氧氟沙星:快速抑菌剂,用以消灭支原体,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红霉素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耳毒性,多西环素抗菌活性高于四环素,耐药菌株少,用药次数少,不良反应轻;左氧氟沙星为喹诺酮类常用药,为杀菌剂,经肾脏排泄,尿中浓度高,泌尿道感染优选,且作用持续时间长。
生殖支原体
多西环素、红霉素:用以消灭支原体,为抗病原治疗基础。红霉素大剂量使用可产生耳毒性,多西环素抗菌活性高于四环素,耐药菌株少,用药次数少,不良反应轻。
疾病发展和转归
若不接受有效病原治疗,泌尿道感染可上行感染,出现急性肾盂肾炎,甚至支原体入血引起菌血症。长期慢性感染导致慢性膀胱炎、慢性肾盂肾炎。生殖道感染未经积极有效治疗可导致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引起不孕症,妊娠期感染可导致流产、早产、胎膜早破,继发宫内感染胎儿导致胎儿畸形、先心病,围生期感染及增加围生期病死率。
经过及时有效的抗菌药物治疗,急性泌尿道感染可取得良好效果;慢性感染与疾病阶段相关,如慢性肾盂肾炎已发生肾盂结构改变、输卵管炎症已导致输卵管堵塞则难以逆转结构改变。
日常注意
注意个人卫生,有症状及时正规医院诊治,避免耽误病情。
具体日常注意事项如下:
注意个人卫生,尤其私处卫生,穿棉质透气内裤,每日更换清洗,定期换新,不混用内衣裤。
固定一个性伴侣,避免与多个人发生性关系,出现症状勿忘配偶及性伴侣,同时检查、治疗。
用药注意事项: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足疗程治疗,不要私自用药。患者会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用药物期间要需注意药物相关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情况,在症状轻可耐受范围内可继续服用药物,密切观察;若出现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应及时就诊,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儿童及孕妇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定期复查:患者应根据情况每 3 个月到半年复查尿常规、血常规、尿培养、阴道分泌物常规及培养。复查阴性并且无症状可每年复查 1 次。
饮食:在使用抗生素期间,应该注意饮食上营养、清淡、容易消化,多吃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豆类、瘦肉等,少吃或不吃辛辣食物,限制动物内脏、油炸、烧烤以及油腻食物。
运动:日常注意患者应加强锻炼,选择慢跑、羽毛球、健身操等中强度有氧运动,每次运动需大于 30 分钟,每周锻炼 3~5 次
预防
泌尿生殖系支原体感染主要经性接触传播,避免性混乱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
具体预防方法如下:
针对可变的因素,预防方法如下:
避免性混乱:固定配偶性伴侣,避免与多个人发生性关系。
注意个人私处卫生:勤换内裤,每天温水清洗,必要时可用妇炎洁清洗。
密切接触的体弱或有其他严重疾病者,可用四环素、红霉素、喹诺酮类药物预防。
做好孕前检查,发现感染积极治疗。
针对不可变的因素,以下方法也有助于预防:
孕妇感染积极治疗,预防流产、胎儿宫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