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盆腔囊肿,是指卵巢、输卵管或周围结缔组织的囊性肿块,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流行病学显示,盆腔囊肿从胎儿至老年的所有年龄段女性都可见,发病率在 2.5%~7.8%[1][2][3]。
常见为卵巢肿块,可分为生理性囊肿、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
处理取决于盆腔囊肿的类型、症状出现的紧急程度以及恶性肿瘤的疑似程度。
评估盆腔囊肿的目标是确定病因。该过程通常十分棘手,因为盆腔囊肿类型繁多,一般需要手术探查才能确诊。指导评估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月经周期、盆腔囊肿的大小、位置、肿瘤标志物、影像学特征等。
许多盆腔囊肿患者并无症状,偶尔发现或妇科普查时发现。有些盆腔囊肿表现为腹痛、痛经、发热、异常子宫出血、膀胱直肠的压迫症状等。如果盆腔囊肿伴有腹水、腹胀、体重迅速减轻,则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盆腔囊肿的诸多类型中,可能存在严重健康问题需尽快干预的疾病(如宫外孕、附件扭转),或者输卵管/卵巢癌等恶性疾病,故处理上应该结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超声检查等辅助检查,初步判断盆腔囊肿的性质,并确定急症或可疑恶性肿瘤,进行相应的治疗。
盆腔囊肿的危害主要与种类、性质、有无并发症(如破裂出血、感染、扭转、恶变)等有关。
症状
许多盆腔囊肿患者并无症状,偶尔发现或妇科普查时发现。有些盆腔囊肿表现为腹痛、痛经、发热、异常子宫出血、膀胱直肠的压迫症状等。如果盆腔囊肿伴有腹水、腹胀、体重迅速减轻,则高度怀疑恶性肿瘤。
盆腔囊肿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腹痛:大多数为胀痛或隐痛。当出现盆腔囊肿扭转、或破裂出血时,可表现为急性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和(或)腹膜刺激症状(腹部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等。因此,盆腔囊肿伴随急性腹痛者,需要立即就诊,并且可能需要紧急干预。
痛经或性交痛: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巧克力囊肿)是盆腔囊肿的一种特殊类型,可伴有痛经、盆腔痛或性交痛,并影响生育。
发热:输卵管卵巢脓肿的典型表现包括下腹痛、发热、寒战、阴道分泌物异常和附件包块。
不孕症:常见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输卵管积水、盆腔包裹性粘连等。
异常子宫出血:多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间期出血。存在月经异常伴有盆腔囊肿的育龄期女性,首先需要 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监测明确妊娠情况,警惕宫外孕的发生。
压迫症状:当盆腔囊肿较大时,可以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输尿管,引起输尿管扩张、肾盂积水;压迫直肠,引起肛门坠胀、便秘等。
腹胀、腹水:多见于附件恶性肿瘤,少数良性肿瘤也可以出现。
无症状者:绝大部分为生理性囊肿(黄素化囊肿),或输卵管积水等良性包块,在体检或完善常规检查时意外发现。生理性囊肿在月经来潮后多会自然消失,或观察期间自然消失。恶性肿瘤极早期亦可无症状。
盆腔囊肿的常见并发症有哪些?
常见并发症包括:
盆腔囊肿破裂:最常见的破裂见于宫外孕破裂、卵巢黄体破裂以及巧克力囊肿破裂,少见卵巢恶性肿瘤破裂等。症状轻重取决于破裂口大小、流入腹腔囊液的性质和量。当流入腹腔的液体过多时,患者不仅腹痛剧烈,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排便感。若为破裂出血,出血较多时可进一步出现头晕、晕厥,甚至休克。
蒂扭转:多见于卵巢囊肿,卵巢悬韧带为卵巢供血,卵巢囊肿可绕悬韧带扭转,当急性扭转无法复位,囊肿及卵巢则可能因较长时间的缺血导致坏死,变成紫黑色,从而失去功能。
生殖系感染:女性生殖道短,外界病原菌可通过生殖道逆行至腹腔,感染输卵管、卵巢,从而导致输卵管/卵巢脓肿,感染控制效果不佳时,甚至可导致脓毒血症,威胁患者生命。
盆腔粘连:巧克力囊肿可使异位病灶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进而导致慢性盆腔痛,甚至不孕。
恶变:主要发生于卵巢,若存在下列情况应警惕恶变:绝经后内异症患者,疼痛节律改变;囊实性包块;卵巢囊肿直径>10 厘米;影像学检查有恶性征象;血清 CA125(是很重要的卵巢癌相关抗原)>200 U/ml。
病因
相比育龄期女性,儿童及青少年更少发生盆腔囊肿,儿童和青少年最常见的是来源于生殖细胞的肿瘤。绝大多数附件肿块见于育龄患者(包括初潮后的青少年),其中多为良性。这是因为许多良性附件肿块的发病机制与月经周期或生殖激素有关。宫外孕和卵巢黄体囊肿则与妊娠相关。而卵巢输卵管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
盆腔囊肿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生理性囊肿:与女性激素及月经周期相关,多为卵巢的功能性囊肿,如卵泡囊肿、黄体囊肿、黄素囊肿,常见于育龄期女性。胎儿和新生儿中偶可见卵巢滤泡囊肿[4]。
良性包块:原因多样。常见的巧克力囊肿、输卵管卵巢脓肿、输卵管积水、包裹性积液等;以及卵巢良性肿瘤,如成熟型畸胎瘤、单纯性囊肿、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
恶性肿瘤:在青春期前年龄组常见为生殖细胞来源肿瘤,而青春期后女性附件恶性肿瘤多来源于卵巢或输卵管上皮。
哪些人容易发生附件肿物?
不孕或不育的女性:不孕或不育的女性存在持续排卵,持续排卵使卵巢表面上皮不断损伤与修复,导致卵巢肿物的发生风险增加。而多次妊娠哺乳和口服短效避孕药则有保护作用。
促排卵:促排卵药物可增加卵巢肿瘤的危险性。
环境因素:工业的各种物理或化学产物可能与附件肿物的发病有关。另外,某些女性在社会、工作及家庭中承受较大压力,长期处于精神和心理紧张的应激状态,后者可能通过内分泌调节从而导致卵巢肿物的发生。
遗传因素: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有卵巢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家族史者,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升高。
上皮性卵巢癌的风险增加与以下因素有关:年龄较大、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宫内节育器的使用、吸烟。同时,与卵巢癌风险降低相关的因素包括:妊娠史、母乳喂养史、口服短效避孕药以及输卵管结扎。
就医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许多盆腔囊肿患者并无症状,育龄期以后女性相对容易发生盆腔囊肿,因此建议育龄期以后女性定期做健康体检。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突发剧烈下腹痛:无论有无停经史,无论月经规律与否,无论下腹痛是出现在吃了饭之后还是同房之后,只要存在突发剧烈下腹痛,都应该立即急诊就诊。如果痛的同时还出现脸色苍白、头晕甚至晕厥等,应该立即呼叫 120。
异常子宫出血:平时月经规律的女性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如经期延长或缩短、经量增加或减少、周期延长或缩短等。若有性生活史,无论相隔几天或几月,均应自测尿检或去医院就诊,明确是否怀孕,直至完全排除宫外孕;若无性生活史或检查未怀孕者,妇科门诊就诊。
进行性加重的痛经:许多女性自初潮开始即存在痛经,但需注意的是若存在痛经逐渐加重,也需要妇科门诊就诊,排除相关卵巢肿瘤(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既往已知附件包块伴随其他症状:有部分附件包块为体检时意外发现,无相关临床症状,且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考虑暂不需要手术但需长期随访者,在随访期间出现发热、下腹痛、异常阴道出血等症状,均应立即急诊就诊。
建议就诊科室
急诊
妇科
生殖健康门诊
医生如何诊断盆腔囊肿?
就诊时,医生会根据妇科查体(双合诊、三合诊)结合盆腔超声,明确盆腔囊肿有无。但盆腔囊肿的诊治中最为重要的是对其进行分流,将急症与可疑恶性的先分流出来积极处理,而对于生理性或良性肿瘤,则需要根据患者年龄及生育要求等综合考虑制定治疗方案。
具体介绍相关检查:
妇科查体:包括双合诊、三合诊、肛查、后穹窿穿刺、腹穿,可先于实验室检查或影像学检查明确有无包块,特别是辅助明确有无腹腔内出血。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及中性粒细胞比值可初步明确患者有无感染及炎症,而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数可初步判断患者有无贫血。
hCG:尿 hCG 检测速度快,可对于 hCG 值较低时可能漏诊,故一般仅急诊检验,情况不急者建议血 hCG 排除妊娠。对于 hCG 阳性者一定要积极排除宫外孕。
CA125、HE4 等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术前辅助明确盆腔囊肿良恶性具有参考意义,对卵巢恶性肿瘤的术后随访具有较高意义。
妇科彩超、阴道彩超:对于有性生活史者,经阴道彩超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附件有无包块,盆腔有无积液等对盆腔囊肿的急症情况判定有较高意义。另外,影像学上的外观,是评估附件包块良恶性的最重要因素。分析显示,盆腔超声诊断卵巢癌的敏感性为 86%~91%,特异性为 68%~83%[5]。
其他影像学检查:如 CT、MRI(磁共振成像)或 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用于卵巢癌的明确及随访,适用于有条件者。
腹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囊肿状况,并对盆腹腔进行探查,可疑部位活检,抽吸腹腔液,行细胞学检查。
医生可能询问患者哪些问题?
有没有症状?严重程度如何?每次持续多长时间?已经出现症状了多久?
出现病症前有无诱因(如有无同房等)?
是否有不洁性交史?
月经及婚育情况如何?
有无痛经?
有无家族史、药物过敏史?
曾经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
是否接受过治疗?治疗效果如何?
患者可以咨询医生哪些问题?
我为什么会出现盆腔囊肿?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目前都有哪些治疗方法?哪种方法最适合我的病情?医保能报销吗?
是否会复发?是否会影响我生育?
我是否需要调整某些生活习惯?
这个病有传染或遗传的可能吗?我的家人需要接受筛查吗?
治疗
盆腔囊肿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病史、年龄、症状、体征以及恶性肿瘤的疑似程度以及对生育的要求等加以选择,强调治疗个体化。
非手术治疗
期待疗法:如果考虑为生理性囊肿,可以观察随访,一般 2~3 个月内自行消失。如果考虑良性囊肿(如输卵管系膜囊肿等),且较小(直径小于 4 厘米)、无症状,可以随访观察。
药物治疗:大部分囊肿不需要药物治疗,部分炎性囊肿、巧克力囊肿可以采取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盆腔囊肿持续长大,或伴随有腹痛、发热、不孕等症状,或考虑囊肿有感染、扭转、破裂出血,或考虑为卵巢肿瘤,应行手术。
手术方式可以选择腹腔镜或开腹探查:具体手术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疾病发展和转归
生理性囊肿通常在随访中自行消退。
非生理性、非肿瘤性、良性、单纯性囊肿通常保持不变。而肿瘤性囊肿通常会逐渐增大,需要手术探查,且无论肿瘤性囊肿为良性或恶性,术后均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故对于该类患者建议长期随访。其中良性肿瘤中如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可能引起不孕,手术后尚需辅助药物延缓复发,必要时需生殖门诊就诊,行辅助生殖相关咨询及治疗。恶性肿瘤如卵巢癌等术后,建议积极辅助放化疗,以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日常注意
盆腔囊肿因囊肿主要位于盆腔,故主要表现为下腹痛,且发生年龄自胎儿至老年女性,故存在下腹痛的任何年龄段女性,均需警惕附件包块。
若存在下腹剧烈疼痛、发热或异常子宫出血者,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盆腔超声对于盆腔囊肿的定性有较高辅助意义,根据病史体征、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可基本对盆腔囊肿进行评估。存在急症或高度怀疑恶性肿瘤者,建议积极手术探查。
盆腔囊肿的发生可能与生殖道感染有关,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有毒物理化学物质,改善生活习惯,提高免疫力等,对预防盆腔囊肿有一定作用。
对于尚处于监测阶段存在盆腔囊肿的女性,日常注意生活中需避免剧烈运动、提重物等,且无论何种原因出现突发剧烈下腹痛,均需立即就诊,明确附件包块变化情况。
预防
盆腔囊肿病因不明确,多因素起作用,并且其组织学发生复杂,因此预防作用有限,主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减少复发。
适龄婚育:尤其是伴有痛经者,应尽早生育。
药物避孕:育龄期女性已有子女或暂无生育计划者,可选择口服短效避孕药,如优思明、优思悦等,通过抑制排卵可到达避孕及保护卵巢功能的作用。
防止经血逆流:月经期间,禁止一切激烈的体育运动及重体力劳动;经期避免性生活;尽早治疗宫颈粘连等并发经血潴留的疾病。
改善生活习惯:长期熬夜、烟酒、辛辣饮食等生活不良习惯,可能造成女性肥胖、免疫力下降,而改善这些习惯,加强运动及营养,提高免疫力,则可以降低生殖道逆行感染风险,减少盆腔炎性疾病发生。
筛查体检:大多数遗传性乳腺癌和卵巢癌患者具有 BRCA 基因突变,故对于存在家族史的女性可进行相关基因筛查。而对于无家族史的女性亦可在体检时进行 CA125 肿瘤标志物、超声检查,以及联合应用这些方式的筛查。